簡單幾步,超材料就可自我摺疊

簡單幾步,超材料就可自我摺疊

在壓力驅動下,只需要3步,這種超材料就可以實現自摺疊。

物體越複雜,其摺疊難度越高。例如,太空衛星為了摺疊一個儀器,需要用到很多個電機。甚至一張小小的路線圖,使用者想摺疊它也要頗費心思。《自然》(Nature)9月27日報道,荷蘭萊頓大學(簡稱LU)和阿姆斯特丹大學(簡稱AU)的物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超材料,經簡單幾步,就可以實現摺疊。

摺疊原理雖然很簡單,但它涉及的步驟必須以正確的順序執行,才能實現摺疊的目標。摺疊路線圖已經讓人抓狂,而與衛星的防護罩和各種儀器臂的摺疊相比,這簡直微不足道——衛星上的儀器摺疊,每一步都需要相應的小電機在正確的時間執行正確的操作。

LU的物理學家馬丁·範·海科(Martin van Hecke)和克雷丁·庫萊斯(Corentin Coulais)等,設計了一種結構,當其兩側受到輕微壓力時,可以分幾步自摺疊。庫萊斯說:“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多級摺疊過程。如蛋白質可通過幾個步驟摺疊起來。然而在技術上,這樣的步驟並非自發過程,它需要多個電機驅動。我們希望製造出一種內置的、多級自摺疊人工材料,這樣就可以告別摺疊電機了。”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寬約10釐米的橡膠砌塊。橡膠砌塊的連接很靈活,因此它們構成的結構可以實現轉動。研究人員通過調整砌塊連接的厚度來規劃摺疊順序,對結構側面施加壓力,就可以使它形成新的、更緊湊的結構並最終在後續更多的壓力驅動下完成摺疊。庫萊斯等發現的這種超材料,只需要3步就可以實現摺疊,創下了該領域的記錄。自摺疊材料還包含內置的自我校正機制。如果砌塊連接出現錯誤,相鄰的砌塊的轉動就會出錯。通過與其他方塊的碰撞,出錯的砌塊又可以被推回正確的位置。

目前,範·海科認為他們已經取得了基礎層面上的進步,許多潛在應用可能由此產生。他說:“自動摺疊和自我校正在航天工業中非常重要,航天技術需要自動化,並且不能出錯。同樣的,在醫療領域,如果醫用探針在摺疊的時候卡住了,就很難從患者體內取出來了。我們正在試圖模擬這類自動摺疊過程,並希望通過使用更簡單的結構來理解它,進而設計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複雜結構。”

編譯:雷鑫宇 審稿:三水 責編:張夢

原文鏈接:https://phys.org/news/2018-09-self-folding-metamaterial.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