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省中医院接诊心梗患者明显增多,心梗急救牢记两个“120”

俞茜茜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就像一个发动机,为人体各脏器输送血液。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当天上午,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在西湖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心血管疾病公益活动,来自省内多家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为市民现场义诊并进行健康宣教。

心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毛威教授是本次活动的义诊专家之一。他表示,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my heart,your heart”,中文可以理解为”将心比心“。设置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为了呼吁每个人在关爱自己心脏健康的同时,传递更多心脏健康知识,从而关爱他人的心脏健康。

最近省中医院接诊心梗患者明显增多,心梗急救牢记两个“120”

抽吸血栓30多次,终于恢复血流

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近段时间,浙江省中医院急诊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一周前,44岁的张先生就因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险些没能救回来。张先生是杭州人,他从20多岁开始每天两包烟,十多年前患上了高血压。当天凌晨5点左右,张先生还在睡梦中,突然觉得胸闷胸痛醒了过来。当时他没在意,以为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

到了早上11点多,此时距离张先生发病已经过去了6小时。他觉得胸痛症状越来越严重,实在忍不住了,才打了120电话,被送到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胸痛中心急救。

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在10分钟内为张先生做了心电图、心肌梗死血清学标志物在内的一系列检查,根据结果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随后的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张先生的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

毛威教授说,张先生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大量血栓,这些血栓完全堵塞了冠状动脉血管,导致血流无法通过。因此,清除血栓是当务之急。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连续抽吸了十多次血栓后,张先生的冠状动脉仍然是闭塞的,血管内的血栓仿佛抽吸不尽。

毛威教授评估了冠脉血流,在原先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抗血小板、溶栓等多种药物,同时又继续抽吸血栓,直至抽吸了20多次后,闭塞的血管终于恢复了血流。

心肌梗死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心肌梗死本来是年纪大的人多发,张先生年纪并不算大,为什么血管里会有这么多血栓?

“张先生有多年的吸烟史和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不稳定,又缺乏运动,这些都是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而最关键的是,他发生胸闷胸痛的症状后没有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耽搁了6个小时,同时也会加快血栓形成。”

毛威教授说,近几年来临床上发现,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二三十岁年轻人患急性心梗的不在少数。

毛威教授接诊过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是一位27岁的小伙子,身高一米七出头,体重将近180斤,出现胸痛不适症状后,幸亏家人及时送医,最终才避免了悲剧发生。

就在三天前,省中医院下沙院区胸痛中心又接诊了一位年仅35岁的男患者,突发急性心梗后心跳骤停,医务人员先后电击除颤数十次并做了急诊血管介入手术,好不容易才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心肌细胞一旦受损不可逆

心梗急救牢记两个“120”

随着年纪逐渐增大,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会随之增高。此外,还和家族史、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疾病史等高危因素有关。

毛威教授说,也有不少年轻人,既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不喝酒,没有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却发生了急性心梗。在排除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前提下,长期熬夜、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也会增加急性心梗发生的风险。

“不少年轻人以为自己很健康,即便出现早期不适症状,也会觉得无关紧要,忍一忍就过去了,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其实,不管是谁,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胸闷、冷汗等,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而在熬夜、过度疲劳后出现上述症状,更应提高警惕。”

大家要知道,心脏长时间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而心肌细胞一旦死亡是不可逆的。因此,心肌梗死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毛威教授提醒,如果胸骨后位置持续出现闷痛感,这是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此外,也有一部分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上臂、背部疼痛甚至牙痛。当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时,千万不能大意,尤其是有心梗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将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救命药含在嘴里,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除了及时拨打“120”外,心梗后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在发病后的120分钟内,临床称为“黄金救治时间”,这是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