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眼科醫生的一天

醫者仁心,職責總在催促愛爾眼科醫生邁步向前。他們檢查、診治、手術、複查,崗位在哪裡,哪裡就會點亮患者希望之光。從先進技術的運用到精益求精的苛求,從德藝雙馨的鑄就到患者命運的扭轉,愛爾醫生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秋日平常的星期五,衡陽愛爾眼科。早上七點五十分,門診大廳已是人頭攢動,這注定又是羅維驍院長忙碌的一天。每年5000餘例白內障手術,400餘例ICL晶體植入手術,早已讓羅維驍蜚聲雁城。眼看患者在等,羅維驍快步走進辦公室,扔下手提包,拎起白大褂,邊走邊穿,眨眼功夫他就出現在門診大廳。

中國眼科醫生的一天

“羅院長來了!”一位眼尖的患者激動地叫出了聲。面對術後首次複查和即將手術的患者,現在羅維驍要做的,就是在檢查設備之前,抓緊與他們真誠溝通。羅維驍拿起病歷簿,大聲“點名”,並依次“講評”。

“手術做的很成功,您看您現在視力有了0.6,比剛來醫院時視力好太多了!”“現在角膜還有些水腫,看東西會受點影響,過幾天視力還會持續提升。”“您現在的眼壓情況還不夠穩定,需要再觀察一下,晚一點才能確定今天能不能做手術。”

中國眼科醫生的一天

科技的先進,醫生的責任,患者的配合,成功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在羅維驍看來,這種真心的溝通利於醫患信任和醫患關係的建立,這個流程也被他延續多年。九點將至,羅維驍關掉設備,起身向身旁的年輕醫生交待患者後續的檢查細節,繼而大步流星走向手術室。

一塵不染的愛爾眼科手術室,就是羅維驍的“戰場”。日復一日的執著堅守,他戰勝各種眼疾,收穫無數榮譽。此時,羅維驍飛快地一邊換上“全副武裝”,一邊詢問手術的準備情況,他在拉上口罩前又習慣性地大聲喊道:“送今天第一個患者!”手術開始了。

中國眼科醫生的一天

羅維驍全神貫注,手眼協同,熟練地在顯微鏡下完成精密的手術操作。有時,為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羅維驍還不時與患者聊天,介紹手術進展。羅維驍十來分鐘的手術,患者就將贏來一生的光明。手術連臺,羅維驍看上去略顯疲憊。每到這時,他總是習慣於完成一例手術之後,利用更換手術器材的間隙,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興奮了再繼續“戰鬥”。

中午時分,羅維驍翻看“手術安排表”,發現餘下的手術不多了,他決定中午加個班,爭取把今天的手術做完。他與團隊一起叫來盒飯,狼吞虎嚥,又立刻返回手術檯。當做完最後一例手術,時針已經指向下午兩點鐘,羅維驍這才回到更衣室,摘下口罩和帽子,坐在沙發上眯了一會兒。

中國眼科醫生的一天

二十分鐘後,重新換上白大褂的羅維驍,又精神抖擻出現在診室裡。現在是接診時間,一位白內障患者術後首次複查。老人術後雙眼遠視力0.8,近視力1.0。“現在視力比年輕時還要好”“老花眼鏡也不用戴了”“羅院長醫術高明”。老人所有的點贊足以讓羅維驍忘記身體的疲憊。一番點贊,也標誌著另一次接診序幕的開啟。

繁忙中,時間來到下午五點鐘,接診完最後一個門診病人,羅維驍回到七樓的辦公室,翻看微信上的未讀信息,大部分是“下週手術安排”和“疑難患者病例討論”。羅維驍放下手機,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又趕緊打開電腦,把下週的工作安排妥當後,又思考著醫院的未來......晚上七點鐘,羅維驍驅車回家,此時天色已暗。

中國眼科醫生的一天

十五年來,風雨兼程,羅維驍之所以不覺得勞累,除了堅韌的毅力,精湛的技術,相濡以沫的還有一路陪伴的醫生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