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學校本來應該是最單純、和諧、美好的地方,雖然有人的地方一定會有矛盾,可是對於還在上學的孩子內心比較單純、善良的,正在發育青春期的孩子,應該對這個世界充滿嚮往和期待為什麼會出現?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學霸遭欺凌自殺”——廣西北海合浦縣公館中學初一三班的學生陳琪琪從綜合教學樓跳樓身亡,而陳琪琪剛從廣東轉到該學校5個月的時間,如果爸媽知道這種情況當時肯定不會轉學吧!為什麼孩子還自殺呢,孩子的父母說:她在學校受欺負了,可能父母有沒有太在意,只跟和學校進行了溝通,但是悲劇還是發生了,陳琪琪以跳樓身亡來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在陳琪琪的本上,寫這樣的字樣:“你替她們背黑鍋,被她們侮辱,被打,被罵!”、因為當了好人反而被同學侮辱,被打,被罵!如果孩子第一次學會向打、侮辱她的人說不!會不會就沒有之後那一系列的痛苦呢?“我是欠你錢了,還是吃你家大米了?針對我?”這是她對這個世界的反問而只能通過文字來發洩,如此弱小、善良的孩子,壓抑多久了啊!這五個月是怎麼熬著呢啊!如果孩子跟父母或者老師是她的朋友她的內心是不是會得到釋放呢?“何必呢,活得這麼累,都是一個宿舍,真當我不知麼,在背後說我壞話?可笑!”、“離開這個宿舍”。”如果她真的跟老師說她想換宿舍,老師會不會給她換呢?會不會不問青紅皂白的說她矯情,不給她換呢?如果老師發現她最近的情緒不開心會不會主動安慰她呢?還是漠不關心只是教書而不教會她如何學會去解決問題,告訴她在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永遠比成績單上面的成績重要,我們不得而知。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陳琪琪在自殺之前還留給了父母、姐姐、同學等人5封遺書,在給父母的遺書中,陳琪琪說自己很早就已經死過一次了,如果那時候家人或者身邊的人多關注一下她,也許她就不會走上這一條路吧!內心是有多絕望的人才會對這個世界如此拒絕狠心拋棄自己的父母選擇自殺!這次真正的死亡只是再死一次,留下一句:“爸媽,對不起,我不孝。”這一句話是有多沉重的心才去面對。拋棄自己的爸媽,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看到這些我們不由得感嘆孩子到底經歷過怎麼的肉體和精神的痛苦,我們會不會反思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沒有正真的關心過孩子的內心想法,有沒有問她在學校怎麼樣?開不開心?而不是隻關心成績?我們的學校教育是不是隻關心升學率,老師只教書本上面的知識,出了事情只會逃避問題而不想怎麼樣去解決問題?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最近發生了許多校園暴力事件,如“玉溪高三學生刺傷多人,導致2人死亡,7人受傷住院治療”和“女中學生遭同學輪流掌摑,這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沒有被我們所知的,可能我們認為沒有發生重大後果就小事情,哪些孩子的心裡陰霾從未得到過重視,校園霸凌也似乎沒走進家人的視野。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讓孩子在校園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至少被人欺負了,可以有家人或者老師主動幫助他們,或者我們家長、老師看到最近孩子不開心,或者不願意去學校時,主動上去和孩子談心,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從小教會孩子對第一次學會向打、侮辱她的人說不,進行反抗,正確的尋找幫助,不要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遇事千萬不要忍,就算你忍了,他們也不會放過你,因為剛開始受欺負時你忍了,很快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你要反抗的將是整個班級。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教育他們忍讓,人敬我一尺我才能敬人一丈,人打我一下我必還回去兩下就算打輸,如果永遠一個人承受會讓自己崩潰的。校園欺凌真的會給人帶來一輩子不能磨滅的影響,我們看到很多小孩子因為校園暴力或者冷暴力導致抑鬱症。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那我們可不可以多做一點,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採取全校範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係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諮詢等。挪威於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儘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孩子怎麼了—向校園暴力說“不”

我們不希望我們的校園真的出現像《熔爐》、《蚯蚓》電影裡面的情節,更不希望再出現那麼多“陳琪琪”同學。讓我們一起向校園暴力說“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