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康熙十五年,那一年冬天,京城大雪纷飞,一片寒天冻土,一位穿着暧厚衣服的中年人顺着窗外飘着的雪花,远眺着远方,遥想起了四千多里之外的好友。悲伤感慨涌上心头,急匆匆提笔写下了清朝著名的清词《金缕曲词二首》。这位作者就是顾贞观,他是清代文学家,也是当时大学士纳兰明珠府上老师,《金缕曲词二首》是顾贞观求明珠的长子、即他的好友纳兰,搭救远在宁古塔服刑的好友、狱友吴兆骞。这首词,无不表达了宁古塔是苦寒之地,在那里服刑的恐怖,求纳兰搭救吴兆骞。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宁古塔,在最近的几年,每部清宫戏里,都有出现皇帝大怒之下,就会判犯人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镜头。这咋听之下,可想而知这种刑罚是一定是很残酷的。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是的,发配宁古塔是古代的刑法,简称:流。这种刑法,非常的古老,上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真正成为当时的常刑是在清代,是五大主刑罚之一,从轻到重为:笞、杖、徒、流、死。可见,流的刑罚仅次于死刑。而流刑,在清代又分为五个等级,即二千里(附近)、二千五百里(近边)、三千里(边远)、四千里(极边或烟瘴)。宁古塔至北京有四千多里,也就是说发配宁古塔所判之流刑中最重的烟瘴。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据曾在宁古塔服刑的大诗人吴兆骞,这样描述了宁古塔当地的恶劣气候,大概意思为:宁古塔一年四季都是寒苦天气,从入春到四月,日夜大风,大风得大像雷鸣电激,灰尘满天,五月到七月就是阴雨连绵,八月开始下大雪,九月开始河水就冻住了,到了十月,雪才落到地上就结成了竖硬的冰,就算白天有太阳照也不会融化。要到第二年的三月,冰才开始融化。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在宁古塔,人烟稀少,寒苦之地却是猛兽的天堂,发配到这里的人,经常会与猛兽相遇,稍有不小心就会被猛兽吃掉。所以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除了面对恶劣的环境,还要面对凶猛的野兽。除了气候与猛兽外,还有一样折磨的是给披甲人为奴。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披甲人,简单理解就是守卫边疆的将士,他们身上披着铠甲。与披甲人为奴,即发配到宁古塔的犯人给守卫边疆的将士做奴隶,并且是一辈子为奴隶。做了奴隶之后,就意味着没有了人身自由,命并不比一匹马或一头牛重要,奴主可以随时处死奴隶。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其实相比较,能来到宁古塔的犯人,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因为犯人一路行走要戴着沉重的枷锁,要陡步于悬崖、密林、山径等,枷锁是把人的手与脖子锁在一起的,没有双手来支撑徒步,很容易就摔跤、跌入深渊。在去往的路上还有各种野兽攻击,能活着到宁古塔的犯人算是幸运的了。根据明朝的记载,关于流放犯人的存活率竟然只有三分之一。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所以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这种刑罚,它甚至比死刑更具有威懾力,影响力更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长痛与短痛之分。列刑可能是一死百了,流放是长期的痛苦与折磨,最后还是难逃一死。所以也就有人宁愿死,也不去宁古塔。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难逃4种折磨!逃过第一种,可见神秘披甲人

所以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犯人是要面对流放路上、恶劣气候、猛兽攻击、为人奴隶的四种折磨,如逃过了第一种折磨,就会成为披甲人的奴隶,命归披甲人所有。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大家阅读,下期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