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一口一個「主兒」讓人頭皮發麻:歷史上究竟如何稱呼?

最近,大製作《如懿傳》開播,小編也粗略看了。第一集節奏有點慢不想看,群眾安利我,說六集以後好看。跳著看了六集,還是看不下去,群眾又說,十幾集以後就好看了。

終於,十幾集之後開始宮鬥了。有點熟悉的意思了。我倒是對其中宮女太監口中的“主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如懿傳》一口一個“主兒”讓人頭皮發麻:歷史上究竟如何稱呼?

“主兒”這個詞,單獨拎出來說,發音要時時注意,一不注意,或者說快了,就變成了“主”。聽著宮女大頻率的說著“主”、“主”,我以為他們是虔誠的教徒在禱告呢。

那麼,清朝的內廷到底面對面是怎麼稱呼這些妃嬪呢?(背地裡的稱呼可能與當面有所不同,電視呈現的是當面稱呼。)

第一個不可取的當面稱謂,便是“小主”。

“小主”一詞的來源,是金易的《宮女談往錄》。《宮女談往錄》一書裡記載,以尊卑排序,後宮分為太后、主子、小主們,三個等級。作者金易,原名王錫,1917年生人。根據其《自序》,其在四五十年代的時候和街坊老宮女“榮兒”有所接觸,聽她談了很多宮中和宮女的故事,而在八九十年代才由作者一邊回憶一邊記錄出來。

實際上,為了方便講述,當年的宮女可能比較籠統的按自己的認知和宮女太監們對主子的背後稱呼,將妃位以下的主子們稱為小主。但是,小主作為當面稱謂,我認為是不妥的。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多小的官員,都是官。有句俗話說,別拿村長不當幹部。你敢當村長的面叫他小村長嗎?你敢,那說明你彪。可能你背後叫他不就是個芝麻小官,但是當面還是要規規矩矩的叫他村長吧。比如清朝後宮的答應,雖然是位份最低的,你總得叫她答應,那也是皇上封的,你叫她小主子,誰告訴你她小的?再小也比宮女太監大吧。

所以說,《如懿傳》這次也放棄了這個稱呼,沒有再使用小主。

《如懿傳》一口一個“主兒”讓人頭皮發麻:歷史上究竟如何稱呼?

第二個不可取的群體性稱謂,便是“主兒”。

“主兒”這個稱謂,看似有北京特色,實際上根據北京話的特點,於尊重、正式的場合,很少有在詞尾加兒化音的情況,何況以卑稱尊,其稱謂更不可能加兒化音。所以如果“主兒”這個稱謂真的存在,也是一種戲謔的稱呼,如逗孩子一般,不是尊重他人的一種稱呼,同時,正如一個宮女無論與皇后是什麼關係,也不能稱呼她為“皇后主兒”一樣,這種稱呼也不是“關係密切”的體現。

“主兒”這個詞,就好像現在職場稱呼“頭兒”一樣,一兩個人之間這樣稱呼,是個性,是好玩,全公司成百上千個人,都叫自己的領導“頭兒”,你能想象那個場景嗎?

況且這兩個音單獨發起來特別彆扭,發重了感覺很刻意,發輕了感覺就成了“主”。讓人恍惚來到大型宗教現場,十分別扭。

《如懿傳》一口一個“主兒”讓人頭皮發麻:歷史上究竟如何稱呼?

那麼,清朝宮廷裡,宮女太監們對於妃嬪,到底當面怎麼稱呼呢?一般來說,可以稱皇帝冊封的位份+娘娘,比如嫻妃娘娘,也可以稱嫻主子,嫻主妃,這些應該都沒有什麼大錯的,也是有歷史資料印證的。

根據朱家溍對清宮太監耿進喜等人詢問的記錄,清宮太監、宮女們稱呼後宮的時候,從大體上稱呼為“各宮主位”、“皇后主位們”,由此亦可見到皇后和主位要進行區分,即皇后為皇后,主位為後宮妃嬪。

而對於妃嬪的稱呼,瑾妃、珍妃的本家侄子唐海炘在《我的兩位姑母瑾妃、珍妃》一文中寫道:

“下車進了東門,在殿外聽候傳叫。只聽太監一聲高喊:‘瑾主子有旨,傳六、七爺進見。”

“姑母踢毽子的姿勢很好看……太監和宮女們在旁邊喝彩叫好:‘瑾主妃踢得妙!’”

同時,根據清代檔案,宮中還有“某妃/某嬪娘娘”等等稱呼,都可以見到宮廷妃嬪稱呼的情況。

《如懿傳》一口一個“主兒”讓人頭皮發麻:歷史上究竟如何稱呼?

可惜木已成舟,《如懿傳》一口一個“主兒”的現實是不可能改變了,要追劇,還是要好好忍耐一番,也許習慣習慣就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