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让人头皮发麻:历史上究竟如何称呼?

最近,大制作《如懿传》开播,小编也粗略看了。第一集节奏有点慢不想看,群众安利我,说六集以后好看。跳着看了六集,还是看不下去,群众又说,十几集以后就好看了。

终于,十几集之后开始宫斗了。有点熟悉的意思了。我倒是对其中宫女太监口中的“主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让人头皮发麻:历史上究竟如何称呼?

“主儿”这个词,单独拎出来说,发音要时时注意,一不注意,或者说快了,就变成了“主”。听着宫女大频率的说着“主”、“主”,我以为他们是虔诚的教徒在祷告呢。

那么,清朝的内廷到底面对面是怎么称呼这些妃嫔呢?(背地里的称呼可能与当面有所不同,电视呈现的是当面称呼。)

第一个不可取的当面称谓,便是“小主”。

“小主”一词的来源,是金易的《宫女谈往录》。《宫女谈往录》一书里记载,以尊卑排序,后宫分为太后、主子、小主们,三个等级。作者金易,原名王锡,1917年生人。根据其《自序》,其在四五十年代的时候和街坊老宫女“荣儿”有所接触,听她谈了很多宫中和宫女的故事,而在八九十年代才由作者一边回忆一边记录出来。

实际上,为了方便讲述,当年的宫女可能比较笼统的按自己的认知和宫女太监们对主子的背后称呼,将妃位以下的主子们称为小主。但是,小主作为当面称谓,我认为是不妥的。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多小的官员,都是官。有句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你敢当村长的面叫他小村长吗?你敢,那说明你彪。可能你背后叫他不就是个芝麻小官,但是当面还是要规规矩矩的叫他村长吧。比如清朝后宫的答应,虽然是位份最低的,你总得叫她答应,那也是皇上封的,你叫她小主子,谁告诉你她小的?再小也比宫女太监大吧。

所以说,《如懿传》这次也放弃了这个称呼,没有再使用小主。

《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让人头皮发麻:历史上究竟如何称呼?

第二个不可取的群体性称谓,便是“主儿”。

“主儿”这个称谓,看似有北京特色,实际上根据北京话的特点,于尊重、正式的场合,很少有在词尾加儿化音的情况,何况以卑称尊,其称谓更不可能加儿化音。所以如果“主儿”这个称谓真的存在,也是一种戏谑的称呼,如逗孩子一般,不是尊重他人的一种称呼,同时,正如一个宫女无论与皇后是什么关系,也不能称呼她为“皇后主儿”一样,这种称呼也不是“关系密切”的体现。

“主儿”这个词,就好像现在职场称呼“头儿”一样,一两个人之间这样称呼,是个性,是好玩,全公司成百上千个人,都叫自己的领导“头儿”,你能想象那个场景吗?

况且这两个音单独发起来特别别扭,发重了感觉很刻意,发轻了感觉就成了“主”。让人恍惚来到大型宗教现场,十分别扭。

《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让人头皮发麻:历史上究竟如何称呼?

那么,清朝宫廷里,宫女太监们对于妃嫔,到底当面怎么称呼呢?一般来说,可以称皇帝册封的位份+娘娘,比如娴妃娘娘,也可以称娴主子,娴主妃,这些应该都没有什么大错的,也是有历史资料印证的。

根据朱家溍对清宫太监耿进喜等人询问的记录,清宫太监、宫女们称呼后宫的时候,从大体上称呼为“各宫主位”、“皇后主位们”,由此亦可见到皇后和主位要进行区分,即皇后为皇后,主位为后宫妃嫔。

而对于妃嫔的称呼,瑾妃、珍妃的本家侄子唐海炘在《我的两位姑母瑾妃、珍妃》一文中写道:

“下车进了东门,在殿外听候传叫。只听太监一声高喊:‘瑾主子有旨,传六、七爷进见。”

“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彩叫好:‘瑾主妃踢得妙!’”

同时,根据清代档案,宫中还有“某妃/某嫔娘娘”等等称呼,都可以见到宫廷妃嫔称呼的情况。

《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让人头皮发麻:历史上究竟如何称呼?

可惜木已成舟,《如懿传》一口一个“主儿”的现实是不可能改变了,要追剧,还是要好好忍耐一番,也许习惯习惯就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