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南北朝民歌10首:「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最美南北朝民歌十首 似一陣清風吹入

《子夜歌》南朝樂府民歌

最美南北朝民歌10首:“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

今釋:這位女子思念心上人,想得神迷心痴,以至於在恍惚中似乎聽到心上人斷斷續續的呼喚,便情不自禁地答應了一聲。“想聞”、“虛應”的失常舉止,把這位女子如痴如醉的情態生動地刻畫出來了。

《子夜四時歌》南朝樂府民歌

《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

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夏歌》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

郎見欲採我,我心欲懷蓮。

《秋歌》

涼秋開窗寢,斜月垂光照。

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

《冬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今釋:靜默安然的心之花園裡,一個渾身散發著迷迭香的女子向我們娓娓道來。春消夏長,一年四季,那些存在於她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和憂傷。她的一切的喜悅哀傷,都和那個始終不見面容的男子休慼相關。由生到死,一直存在。

《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今釋:女主人公盼君君不歸,等書書不到,心情陷入無端的愁悵。“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她不僅自己愁思綿綿,而且也想到了情郎同樣會愁緒滿懷;他們的愁思像藍天、湖水,無邊無際,纏綿不絕。

《木蘭詩》北朝民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今釋:《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敕勒歌》北朝民歌

最美南北朝民歌10首:“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今釋:這首北朝民歌,雖然僅有二十七個字,卻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它歌詠了北國草原的富饒、壯麗,抒發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水土,對遊牧生活無限熱愛之情。

《長干曲》南朝樂府民歌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遙。

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

今釋:這首南朝民歌,在尺幅之間,便將一個風裡來浪裡去的弄潮兒寫得栩栩如生。同時,也描繪出一幅江南風情畫,是一篇動人的佳作。

《折楊柳枝歌》北朝民歌

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

敕敕和力力,女子臨窗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

今釋:這是一首北朝民歌。它感情真率,風格爽朗,直率地表現了女子迫切待嫁的心情,和南朝歌詠愛情的那種纏綿委婉的情調完全不同。

《華山畿》(選一)南朝樂府民歌

華山畿,華山畿,

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

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今釋:這首詩,列《華山畿》二十五篇之首。是說南朝宋少帝時,南徐(今鎮江)的一個讀書人,偶然見到了一位女子,從此相思成疾。以致於纏綿病死,遺言要葬在華山旁,他初見那女子的地方。於是素車白馬,迤邐而行,到得山腳下,突然拉車的牛不肯走了,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來,見了士子的棺木,沒有悲傷,沒有驚愕,很平靜地說等一下。然後回屋,梳洗、沐浴,盛裝而出,唱著這一闕歌。棺木應聲而開,女子縱身而入,不再出來。至今當地老百姓仍稱《華山畿》為“小梁祝”,小,並非是指故事長短,而可以理解為初具雛形的意思。此詩語句雖短,卻餘韻悠長。

《隴頭歌辭》北朝民歌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

朝發欣域,暮宿隴頭。寒不能語,舌捲入喉。

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今釋:站在艱危苦寒的隴山頂上,回望富麗繁華的長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見隴水一股向東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種感受真是無可名狀的淒涼和悲壯。

《那呵灘》南朝樂府民歌

最美南北朝民歌10首:“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離歡下揚州,相送江津灣。

願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

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

各自是官人,那得到頭還。

今釋:這是兩首男女對唱的情歌。其一是女聲,她在送別她的情郎時,希望她情郎的竹篙和搖櫓折斷,好讓他不去揚州,讓他們永遠廝守在一起。傳達出真切的情思和天真的願望;其二是男聲,說明他去揚州是應官府的差遣,不去是不行的,哪裡能夠中途回還?男子的對答,則表現出身不由己的遺憾和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