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70天)

81天,我們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70天:

《七十難》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70天)

原文:七十難曰:經言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者,何謂也?

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陽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陰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70天)

翻譯如下:

第七十問曰:醫經中說,針刺治療時,春夏季節適宜淺刺,秋冬季節適宜深刺,這是什麼原因?

回答:春夏季節,陽氣蒸騰在上,人體的陽氣也在上,在肌表的上層,所以刺治時應取淺表而刺。秋冬季節,陽氣蟄伏在下,人體的陽氣也潛藏於皮膚之下,所以刺治時應取比較深的部位而刺。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70天)

問曰: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回答:春夏季節氣候溫暖,因而陽氣偏盛,所以必須引導一陰之氣上越來養陽,剛剛下針之時,需要深刺到與肝腎相連屬之處,待到得氣之後,將針提起,引導肝腎的陰氣上達到陽分中。秋冬季節氣候寒涼,因而陰氣偏盛,所以必須引導一陽之氣下行來養陰,剛剛下針之時,需要淺刺與心肺相連屬之處,待到得氣之後,再將針深入,推動心肺的陽氣下達到陰分中。這就是所謂的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