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事實上,即使沒有諸葛亮,而是隨便一個大學生在公元210年的劉備賬下效力,也會提出和諸葛亮隆中對差不多的策略。

因為,這是唯一的選擇。

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劉備在荊州混了這麼多年,人脈都集中於此,如果不優先鞏固荊州這個人脈圈才是很奇怪的事。因為,開拓總沒有穩固發展好,因為開拓面臨的是未知。

荊州是必須要鞏固和經營的,我們再來看看地圖: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徐州、豫州和司隸被曹操佔據;揚州被孫權佔據;南方的交州被士燮佔據;益州被劉璋佔據;漢中被張魯佔據;這些是劉備可以近距離接觸到的勢力,更遠一些的馬超韓遂在涼州,公孫康在幽州東邊的遼東,這兩家就不提了。

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處於210年劉備的角度,曹操他惹不起,雖然曹操赤壁戰敗,但也不是劉備可以覬覦的,事實上,孫權也不敢惹曹操;而孫權和荊州多次相爭,劉表也只能做好防禦,但黃祖還是被殺了,可見孫權也不是軟柿子;交州十分荒涼,而且偏僻,佔據交州基本就意味著放棄天下,後來的交州也投降了孫權。

按照這種態勢來看,劉備除了待在荊州努力發展之外,只能向西去搶劉璋的地盤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還需要誰來分析不成?

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赤壁之戰後,孫權立刻就行動起來,周瑜準備出兵奪取益州,但因為一些原因導致周瑜英年早逝。這說明,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都把出兵奪取益州看做下一步戰略計劃。因為,荊州和益州都只是劉備和孫權當時唯一可行的選擇。

而在劉備孫權還在為益州流口水的時候,曹操已經派兵去打漢中了。由此也可得出結論,赤壁之戰之後,曹劉孫都已經開始把目光向西南方向轉移了。

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荊州很重要,益州很重要,這當然都是對的。

但這些觀點,絕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觀點,因為當時三大勢力的高層早已經把這兩個觀點總結出來了。很多人說《隆中對》提出了偉大的戰略構思,未免也把偉大這個詞看得太廉價了。

三國曆史之所以精彩紛呈,是因為能人輩出,絕非只有諸葛亮一枝獨秀。這就是唯物史觀和英雄史觀的最大區別。

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