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上海出台 「體育產業30條」,助推體育產業創新發展


放大招!上海出臺 “體育產業30條”,助推體育產業創新發展


2018年8月29日,上海《關於加快本市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滬府發〔2018〕31號)(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該《意見》包括總體要求、重點發展領域、構建現代體育市場體系、完善和落實體育產業政策四個部分共計30條政策,被稱為上海“體育產業30條”,在上海體育圈引起重大反響,對上海創新推動體育產業發展、打造世界體育之都具有重要意義,該《意見》亮點紛呈,本文將重點分析《意見》呈現出的四大亮點,並就上海體育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亮點一:預期發展目標實現重大調整,體育產業發展全速駛入“快車道”

2017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的《上海市體育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滬府辦發〔2017〕10號)中提出到2020年,上海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500億元;2015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滬府發〔2015〕26號)中提出到2025年,上海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此次出臺的《意見》中對發展目標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2000億元左右,到2025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左右。賽迪顧問認為,上海調整體育產業發展目標是基於近幾年其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現狀,2014-2017年,上海體育產業規模由767.05億元提升至1266.93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依據發展目標,未來幾年上海體育產業規模仍將保持年均20%左右增速。

亮點二:聚焦重點領域進行發力,“以點帶面”推進體育產業全面發展

《意見》中提出上海將重點發展體育賽事、健身休閒、體育服務業、體育貿易及體育裝備五大領域,體育賽事方面,通過完善重大賽事佈局、打造職業賽事高地、擴大本土原創賽事影響力、提高賽事質量和效應等加快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健身休閒方面,通過豐富健身休閒服務項目、加強健身休閒設施供給、優化健身休閒產業佈局等提升健身休閒產業能級;體育服務業方面,重點提高體育場館服務水平、支持體育中介服務、體育傳媒服務發展;體育貿易方面,通過促進體育用品貿易聚集、擴大體育服務貿易規模等打造國際體育貿易中心;體育裝備方面,提升高端體育裝備研發製造能力,促進智能體育裝備發展。

亮點三:堅持市場驅動發展,構建現代體育市場體系

通過支持體育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通過打造一批體育產業聚集區、推進體育產業與文化旅遊、健康養老、影視動漫等行業的融合發展來創新體育產業發展方式,通過豐富體育產品供給以挖掘大眾消費潛力、打造智慧體育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以倡導體育消費理念等擴大體育消費,不斷提高長三角協同發展水平及國際化發展水平,並通過深化體育“放管服”改革等共同構建現代體育市場體系。

亮點四:創新“財稅+金融+土地+人才”政策保障體系,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財稅方面,明確提出構建“專項資金+投資基金+購買服務”的財政綜合支持體系,通過發揮政府專項資金及相關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建立產業基金、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大眾健身等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同時,針對高新技術體育企業、社會體育服務提供者、體育企業等給予稅收優惠支持。金融方面,通過加大體育產業信貸支持力度、發揮自貿區金融政策優勢、構建體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運動裝備融資租賃公司、發展體育保險等支持體育產業發展。

土地方面,最為突出的亮點是允許體育產業項目使用工業、研發用地,可以“帶產業項目”掛牌方式供地,同時,支持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體育場館、體育產業園區、體育特色小鎮等,並給予用地等政策支持。人才方面,通過加大體育人才引進力度、建立高端體育人才醫療保障機制、實施上海體育人才培養計劃、建立體育產業智庫等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賽迪建議:借他山之石推動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加速打造世界體育之都

根據賽迪顧問研究,上海體育產業發展綜合實力目前處於全國前列,但仍存在產業規模較小、產業結構有待優化、體育產品及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同時,與東京、巴黎、倫敦、紐約和洛杉磯等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打造世界體育之都,上海採取推進體育產業做大做強、優化調整體育產業結構、豐富體育產品供給等舉措的同時,也可對標學習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的發展經驗,通過借鑑學習相關城市的體育體制機制、重點發展體育產業領域及其發展路徑、體育人才培養、體育文化培育等方面的經驗,加快打造世界體育之都。

(鄧傳林)

更多內容請搜索並下載滿天星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