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捧紅了小豬佩奇?

“小豬佩奇”正在成為新一代現象級“虛擬網紅”,令人好奇,這個“豬豬女孩”到底是怎麼火的?作為一檔針對學齡前兒童推出的喜劇動畫片,

每集只有 5 分鐘的《小豬佩奇》前4季豆瓣評分都在9分以上,最糟糕的第5季也有8.9分。這部動畫的優勢不在於技術或者畫風,而在於主題和審美。圍繞佩奇和家人朋友的生活故事沒有一集是簡單搞笑的,而是一個個關乎佩奇如何“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人生哲理。

是誰捧紅了小豬佩奇?

從去年10 月《小豬佩奇》第5季播出開始,一個個熱點被製作出來。去年年底,一則將佩奇畫在背上的視頻開始在快手、抖音等平臺持續火爆。

網友對意大利球星吉拉迪諾佩奇文身的發掘,最終誕生“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的口頭禪以及小豬手錶佩戴秀,英國動畫主角搖身成為中國網民IP。

《小豬佩奇》所屬的英國eOne公司2017上半年業績強勢增長,它在中國的授權和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幅超過700%,不包括未取得授權的商品銷售。事實上,《小豬佩奇》意料之外大獲成功之後,eOne才在今年3月公佈在中國的IP合作方,助力佩奇在中國市場發展。

是誰捧紅了小豬佩奇?

以快手、抖音等為代表的短視頻應用在青年群體中日益火爆,大量的趣味短視頻如潮湧現,新一代為證明自己是跟得上潮流的社會人,紛紛主動融入表演並創作出更多有趣的內容。

為什麼和社會人亞文化產生奇妙化學反應,並引發如潮共鳴的是小豬佩奇,而不是喜羊羊熊出沒,更不是某種負能量的卡通形象?年輕人的選擇中已經透露了真相——有趣、好玩之外,他們同樣需要一種充滿童趣的正能量。新生代,並沒有老一輩想的那麼頹廢。

互聯網風潮永遠是年輕人創造和引領的,從“90後”“00後”到“10後”,互聯網流行風潮的製造權柄不斷在轉移。這又是一個焦慮的世代,互聯網的迭代速度顛覆了傳統的競爭節奏。新一代在這樣的極度焦慮中,既無法擺脫困境,又急需發洩的渠道。在當年的“小豬佩奇”們走進社會之後,經受淬鍊也感受疲憊,他們想起小時候蹦過泥坑,跟小夥伴吹過口哨的日子。“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其實也是一次年輕人的懷舊。面對社會的殘酷,新生代依然努力保持著人性的溫暖,懷抱著少年人的勇氣與責任,是小豬佩奇走紅的另一層原因。

是什麼捧紅了小豬佩奇?誰又能說,新世代就是沒文化的?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建立屬於這個時代的亞文化地標。如果老一代失去對新文化的理解與感受,只送上“膚淺”二字,那不同世代之間還如何能說,我們都曾是“小豬佩奇”?

是誰捧紅了小豬佩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