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新區超前布局區塊鏈,引領城市發展新方向

國家級新區超前佈局區塊鏈,引領城市發展新方向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雄安新區,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此設立的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為了踐行這一標準,雄安新區在建設之初就明確發展重點,同時超前佈局區塊鏈等高新技術。雄安新區區塊鏈佈局是一個完善體系,從資金管理,到工程管控,到土地放假,再到房屋租賃,各環節計劃有區塊鏈技術介入,從而實現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共同生長的目標。

就目前來看,雄安新區區塊鏈技術已經落實到資金管理、工程管控等方面。

國家級新區超前佈局區塊鏈,引領城市發展新方向

資金管理平臺

在傳統工程項目中推進中,行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三方面:

第一,違約轉包、資金挪用、工程安全質量隱患;

第二,小微企業賬期長、融資難、融資貴;

第三,工人遭遇工資拖欠,維權困難等。

區塊鏈技術在信息透明,智能合約應用等方面的優勢,恰好能夠為治療痛點提供原型,解決傳統資金髮放過程中,因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挪用資金、截留問題。

雄安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集成管理系統,具有合同管理、履約管理、資金支付等功能。藉助該平臺,就可以變單方管理為可視化的多方管理,對資金流向全程透明監管。

國家級新區超前佈局區塊鏈,引領城市發展新方向

區塊鏈+植樹管理,方便資金使用控制

在項目施工前,雄安集團就提前把所有參與植樹工人的工資卡號收集好,關聯到區塊鏈平臺系統,動態記錄掌握工人的工作情況,造林的錢最終也直接打到每一個工人的賬戶上。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創新體制機制,創造了植樹造林的“雄安模式”:實行“投資人+施工總承包”模式,形成共建共享、充滿活力、可持續造林機制。

區塊鏈技術創新監管造林資金,能夠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共建共享森林發展,可見區塊鏈的運用對於新區建設,試水可行之後,將會有更多的實際案例運用。

國家級新區超前佈局區塊鏈,引領城市發展新方向

區塊鏈應用場景化,方便監管是優點

區塊鏈的網絡,可以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具體到應用場景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區塊鏈技術。

例如,公有鏈適合區塊鏈平臺的搭建,能夠被所有開發者使用,底層由創始團隊開發;聯盟鏈適合某個行業內成員企業,共同搭建和運營,實現信息等共享;而私有鏈屬於相應的團隊或特殊需要而搭建,可以離線使用,也可以聯網授權使用。防篡改的特點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類型的監控需求。

此次新區的區塊鏈+植樹使用區塊鏈就是為了監控專款專用,幫助資金的使用監控,實現監控成本最低,資金效率最高,結果最優。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更多的應用場景。並且將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區塊鏈的部分事務治理。

國家級新區超前佈局區塊鏈,引領城市發展新方向

想象空間很大,項目接地氣才行

在目前的區塊鏈亂象之下,區塊鏈行業應該跟新區學習。新區的區塊鏈植樹試水,雖然看似簡單,卻是實實在在的落地項目。從這點來看,區塊鏈行業確實需要這樣實事求是的精神,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生,同時項目能夠看的見摸的著。特別是在目前的區塊鏈行業亂象之下,新區的植樹行動,正是向大家指出新的方向,先落地簡單的項目,解決實際問題。

總的來說,區塊鏈的項目落地是分散的,同時也是有一定的共性。在人才缺少,技術不成熟的大背景下,區塊鏈的開發成本和入門門檻都比較高。希望國內能夠有更有優秀的公有鏈,更多優質的區塊鏈應用出現,這樣能夠更快的將區塊鏈技術的紅利,運用在提高效率、提高監管透明度、穩定性和信息加密共享等方面,解決更多生活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