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蘇寧等跨境電商巨頭們已紛紛入局區塊鏈

阿里、京東、蘇寧等跨境電商巨頭們已紛紛入局區塊鏈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沒人希望掉隊。”8月27日,普華永道發佈《2018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稱。

區塊鏈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質,被視為繼蒸汽機、電力、信息、互聯網科技之後一項極具潛力、甚至能引發顛覆性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在過去一年中,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包括跨境電商巨頭的圍獵。

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會更加深刻地進入全球跨境貿易體系。

電商巨頭搶灘區塊鏈

阿里、京東、蘇寧等跨境電商巨頭們已紛紛入局區塊鏈

儘管其他領域對於區塊鏈尚處於觀望階段,但跨境電商巨頭們卻已紛紛入局。

在最新一期的“2018年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TOP100)”上,中國公司佔到半數以上,其中阿里巴巴更是以90項專利數排名第一。

其中,與跨境電商典型相關的是,今年2月,天貓國際與菜鳥共同宣佈,已經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該項計劃主要是為了解決跨境進口商品物流信息造假的問題。這也被認為是國內第一家跨境電商平臺使用區塊鏈技術溯源海淘商品信息。

同時,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在今年6月還試用了首筆區塊鏈匯款項目,在3秒鐘內完成了一筆交易。該公司在香港完成了AlipayHK應用與菲律賓支付應用GCash之間的資金轉移。據瞭解,港版支付寶AlipayHK上線的此項服務,也是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的傳統跨境支付方式清算時間較長、手續費較高、且有時候會出現跨境支付詐騙行為帶來跨境資金風險。未來區塊鏈支付將打造新的跨境支付方式,推動跨境業務發展。

此外,京東入局區塊鏈的步伐同樣急迫。

早在2016年,京東便成立X事業部和Y事業部,分別關注無人技術、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相關技術的探索。

此後,京東更是直接參與組建系列區塊鏈合作聯盟:2017年6月,京東集團宣佈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聯手眾多生鮮領域和消費品領域的品牌商,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2017年12月,京東又聯合沃爾瑪、IBM、清華大學成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今年1月,京東物流也宣佈正式加入全球區塊鏈貨運聯盟。

正如數據研究機構今年8月發佈的《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監測報告》所述,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將充分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通過對產品信息上鍊,進行商品信息的蒐集、整合和展示。大型平臺將逐漸與權威部門合作,提高溯源的公信力,從而提高用戶對防偽的信任度。

不只是阿里與京東,今年7月20日,國內另一家巨頭蘇寧發佈《蘇寧區塊鏈白皮書》,確認正式入局區塊鏈。蘇寧科技集團副總裁喬新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區塊鏈技術在構建獨特的信用機制等方面意義重大,蘇寧會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體系內所有場景。

行業普及仍需時間

阿里、京東、蘇寧等跨境電商巨頭們已紛紛入局區塊鏈

巨頭入局、動作頻頻,紛紛試水區塊鏈,無疑昭示著跨境電商可能迎來嶄新面貌。對於跨境電商供應鏈而言,目前區塊鏈的主要應用仍然是溯源,不過也包括供應鏈金融在內的一些前期探索。被強調的是,跨境電商和區塊鏈不是搞一個強硬的結合,一定是先選痛點,選最痛的一個點,紮下去先做。

而跨境商品的“真實度”無疑是當前最大痛點之一。此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7年“雙11”網購商品價格、質量和售後服務調查體驗報告》顯示,三成“海淘”商品涉嫌仿冒,多家跨境電商平臺涉及其中。隨著多家跨境電商巨頭入局區塊鏈技術,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一位區塊鏈領域從業者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防止篡改的分佈式記賬系統,對物流信息打假方面意義較大,這項技術從理論上可以嵌入到所有電商平臺。

同時,有業內人士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儘管目前通過區塊鏈技術打假的平臺還不多,但隨著技術與觀念的改善,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會更加深刻地進入全球跨境貿易體系,在各國間的小件貿易中做到隨時可追溯,從而加速世界跨境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跨境商品溯源本身就是一個發展很快的領域。在此背景下,倘若頭部企業應用區塊鏈,而腰部企業未能應用區塊鏈,後者的市場信譽度就會更低。因此,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未來或將呈現頭部帶動腰部的局面,“未來所有的跨境(電商)可能都要上區塊鏈溯源的系統。”

在這一過程中,並非所有區塊鏈溯源系統均為自建,“大巨頭自建可能是划算的,但是中型企業不一定划算,小型企業自建一定是虧錢的。”因此,他認為未來將出現大量的底層服務商,以賦能中小微企業。此外,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技術目前尚在“嬰兒期”。

哈佛商學院教授馬爾科·揚西蒂與卡西姆·拉哈尼就曾撰文表示,區塊鏈是一種“基礎性”技術,它有為經濟和社會體系創造新基礎的潛力,雖然其影響巨大,但要滲透到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基礎設施中,仍需數十年之久。

阿里、京東、蘇寧等跨境電商巨頭們已紛紛入局區塊鏈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廖理也曾對《經濟參考報》表示,現在的區塊鏈還處在嬰兒時期,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限制了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其表現之一,即不同國家跨境電商、供應商、品牌商的區塊鏈應用水平不一,需打通諸多環節。

在這一過程中,跨境電商反倒可以倒逼地方企業提升區塊鏈應用水平。“倘若企業有比較成熟的區塊鏈系統,跨境電商去採購時,接入接口就可,相當於跨境電商去驅動企業做這件事,有效果,但也有難度。”關於未來,他認為長尾市場,包括更多的環節,都可能會應用到區塊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