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表面上冷靜許多,但私底下卻一直暗流湧動搶位區塊鏈服務平台

BAT表面上冷靜許多,但私底下卻一直暗流湧動搶位區塊鏈服務平臺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區塊鏈在創業者和投資者的爭執下成為了新風口,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更是無所不在。在各種3點鐘群遍佈世界各地,商業BP裡充斥著發行代幣,連街邊大媽都在談論區塊鏈的時候,BAT(百度、阿里和騰訊)作為我國互聯網界巨頭卻在此番風口中顯得低調了許多。

區塊鏈這麼火爆,肯定少不了國內互聯網巨頭們的佈局,以BAT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們其實早就嗅到了區塊鏈的浪潮並開始了佈局。很多人很疑惑為何巨頭對區塊鏈的態度“變”了? 事實上,並不是巨頭的態度變了,而是他們的態度在以前沒有明確說出來而已。

現在隨著數字貨幣的低迷和ICO被監管部門明確禁止,區塊鏈技術也已洗盡鉛華,成功地去ICO和去數字貨幣化,成為一個行業都認可的極具潛力的基礎技術。無論是馬化騰、馬雲還是李彥宏,都認可了區塊鏈技術革新,並在這個戰場開始投入精力。BAT也更加願意公佈自己的區塊鏈技術佈局和未來規劃。因此,表面上看BAT終於開始佈局區塊鏈了,事實上卻是大家一直很重視。BAT等巨頭早就已經開始佈局區塊鏈,而且主要還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層面的佈局,但基本與大熱的虛擬貨幣、ICO無關。由於區塊鏈的技術和場景探索尚處於早期,還未迎來真正爆發時機。此前巨頭們對於區塊鏈態度均是謹慎而低調地佈局,做了卻不怎麼說,只不過現在才大張旗鼓地做、願意公開來談而已。

BAT表面上冷靜許多,但私底下卻一直暗流湧動搶位區塊鏈服務平臺

BAT對區塊鏈技術的佈局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現在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正在加速區塊鏈業務的佈局,雖然戰火還未全面燃起,不過在這短兵交接的前夜,三大巨頭做了哪些軍備競賽值得我們去回顧和學習借鑑,也可以藉此分析看看互聯網巨頭佈局區塊鏈對區塊鏈技術和未來發展的影響。

騰訊出新——推動技術產業發展新金融

馬化騰在兩會上發表了自己對於區塊鏈的看法,“區塊鏈是一個好的技術,但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需要建立有效的應用模式,騰訊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在各個場景中的應用。”

騰訊在2015年就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了,並在2015年底就成立了區塊鏈團隊,7月30日,騰訊申請了區塊鏈相關商標共23個,據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官網信息顯示,騰訊已於近期申請infcoin、波幣、Qbanking、LinkBanking、波動星球、波動星等區塊鏈相關商標,共計23個。

騰訊的大多數佈局都是圍繞區塊鏈+金融而展開的。

正如同馬化騰所言,騰訊在區塊鏈的應用上也早有佈局,目前在供應鏈金融、騰訊微黃金、物流信息、法務存證、公益尋人等領域,騰訊均基於區塊鏈技術進行了場景化探索,如騰訊微黃金目前在區塊鏈上已經累積超過4000萬條交易記錄;公益尋人平臺累積超過300個尋人案例;法務存證平臺也已經對接了多家銀行的幾萬條存證。

相比較阿里,騰訊更加註重區塊鏈在金融、技術場景融合方面的佈局。

BAT表面上冷靜許多,但私底下卻一直暗流湧動搶位區塊鏈服務平臺

小結:騰訊在區塊鏈上的佈局更多集中在金融領域,在技術和產業聯盟的推動上也做了動作。得益於社交領域的優勢,騰訊在區塊鏈的應用上(公益尋人、黃金紅包)能夠迅速找到場景。但其長遠目的還在金融領域,或許是想依靠區塊鏈的技術發力新金融,從而獲取和阿里螞蟻金服對抗的資本。

阿里務實——將區塊鏈落地到生活場景中

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和《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顯示中顯示,阿里巴巴以49的區塊鏈專利總量排名第一,如果將這些能力用於“挖礦”或者用於“發幣”毫無疑問阿里巴巴的股票也將大為受益,不過阿里巴巴顯然志不在此。

阿里在區塊鏈領域的佈局,主要還是集中在電商以及延伸的金融領域。阿里巴巴在區塊鏈方面的嘗試應該在國內頂級互聯網公司中算是比較領先的,而且更多的也是偏應用方面的嘗試,在生活化場景應用中,阿里無疑是做的最好的。

在區塊鏈技術改造內部場景時,阿里也在通過合作尋找更多的落地場景。比如,阿里與微軟、小蟻、法大大等合作開發“法鏈”,推出基於阿里雲平臺的郵箱存證產品,通過在法鏈上備份的電子郵件和雲服務,阿里將使中國法院能夠大規模地採用數字證據郵件;阿里健康與江蘇常州市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基於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以解決醫療機構“信息孤島”和數據安全問題。

阿里將區塊鏈的技術對於阿里商品中每個環節的記錄中,2017年10月11日,螞蟻金服CTO程立在螞蟻金服金融科技開放峰會上首度披露未來的技術佈局——“BASIC”戰略,支持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等,第一個落地場景將是海外奶粉品牌的追蹤,先是產自澳洲、新西蘭的26個品牌的奶粉。

幾乎同時,天貓國際宣佈升級全球原產地溯源計劃,未來將覆蓋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3700個品類,14500個海外品牌,也將向全行業開放。簡單的說阿里在利用區塊鏈技術後可以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嚴防造假。這些數據會包括產品的原產國、啟運國、進口口岸、保稅倉檢驗檢疫單號、海關申報單號等等,只要在淘寶的物流詳情頁面查看“商品物流的溯源信息”就可以查到。

相比騰訊和百度兩家集中在金融領域,阿里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要更廣泛,尤其是在商品供應鏈和物流方面。

BAT表面上冷靜許多,但私底下卻一直暗流湧動搶位區塊鏈服務平臺

小結:由於金融和電商領域的先天優勢,阿里在區塊鏈技術上相比百度和騰訊也更加突出,在區塊鏈佈局上更容易找到應用場景。無論是公益,互助保險,還是商品正品溯源,區塊鏈技術都能很好的應用在阿里內部去提供解決方案。另外在對外合作上,阿里更像是在推動“區塊鏈+”的模式,意圖發掘更多應用場景。

百度在AI上All in了資源,在區塊鏈的佈局上,似乎比AT要慢了一些,目前主要集中在了金融領域。2015年百度金融成立了區塊鏈技術團隊,2016年投資了美國區塊鏈技術公司Circle,去年百度區塊鏈技術開始大面積落地,百度金融成為主要的應用者。

在平臺方面,百度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主要是幫助企業聯盟構建屬於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平臺。據報道,在推出半年後,百度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已經支撐了超過500億元資產的真實性問題,成功應用於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交易所等業務。

在C端場景方面,百度此前推出了一款名為區塊鏈寵物狗“萊茨狗”,火了一把,事實上這個產品只是被百度金融用來展示其公有鏈技術實力的一個營銷,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業務。

百度負責人表示,“萊茨狗”項目是百度在區塊鏈應用領域的全新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萊茨狗的唯一性。數字狗並不具備現金交易功能,領取時可獲得微積分,未來用戶可通過使用百度內部產品獲得微積分。

百度傾心消費金融的背景是,消費升級為中國經濟轉型注入了活力,百度對自己的定位也尤為明確:打造專業化ABS一站式服務平臺,以資產服務商角色參與消費金融ABS創設。在業務層面,百度區塊鏈在去年下半年加快了落地步伐,最重視的是金融特別是ABS項目的應用。

ABS全稱是資產支持證券化,即將一個項目資產的預期收益證券化,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防止項目重複融資、確保資產收益透明可追溯等等。

百度金融在2017年5月與其他金融機構聯合發行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項目,發行規模4.24億;2017年9月,“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是國內首單場內公募ABS;

ABS是一種融資的模式,百度給的解釋是:以項目所擁有的資產為基礎,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簡單來說就很像代幣私募的方式。

百度金融這次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底層資產質量透明度和可追責性。減少繁瑣的步驟和信息斷層,溯源的問題。

百度在區塊鏈的佈局更多也是集中在金融領域。

BAT表面上冷靜許多,但私底下卻一直暗流湧動搶位區塊鏈服務平臺

小結:在技術上百度開放了自己的BaaS平臺,幫助企業聯盟構建屬於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平臺;同時也在融資模式ABS上使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效率和透明度,除此以外並未有過多延伸。更多的是為了提高用戶在百度各類應用上的粘性,尤其是為了扶持當前百度金融旗下扶不起的百度錢包。

2018年年初以來,區塊鏈技術被稱為時代新風口,眾多互聯網、金融巨頭和傳統行業紛紛佈局區塊鏈,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場景,期望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區塊鏈概念在社會各界迅速引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