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高關稅與清朝閉關鎖國有何區別?

瑞雪豐年151668326


提到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閉關鎖國”四個大字。但是,關到底閉了多少,國到底鎖了多久,卻很少有人瞭解。

清軍入關後,並未實現完全統一。即便相繼消滅了幾個南明的小朝廷,可鄭成功及其後人還盤踞海島之上,與滿洲人抗爭。

為了維護海疆穩定,清統治者腦洞大開,想將鄭氏孤立於海島之上。順治和康熙兩朝時,曾多次頒佈禁海令,在沿海地區實行海禁,並將沿海居民遷往內地,史稱“遷界”。這是“閉關鎖國”的雛形。

↑《康熙王朝》中姚啟聖主張禁海

到康熙朝時,清政府收服了鄭氏後人,實現了統一。於是又開放海禁,允許通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乾隆二十二年。在這段時間裡,清政府的對外貿易比較活躍,甚至已經超過了明朝時。

但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日漸崛起,清王朝的壓力越來越大,同時覺得口岸過多也會不利於管理。於是自乾隆二十二年開始,決定停止廈門、寧波、定海等港口的貿易,命洋船隻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這是全面的“閉關鎖國”,並一直持續到了鴉片戰爭。

↑清代繁盛的貿易區:廣州十三行

其實,清朝的閉關鎖國,並非完全禁止貿易,而是保留了廣州口岸。大家所熟知的“十三行”,便是這一時期最為繁盛的貿易區。換言之,清代與前代一樣,重農抑商,而面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湧入,又深感壓力,於是採取了限制海外貿易發展的政策。

閉關鎖國政策,並未將大清朝隔絕起來,也從沒有禁絕通商。其真正的危害在於,統治者自身思想的自我封閉,盲目地以“天朝上國”的身份自居。這,才是導致清王朝落後的根源。

↑清代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內在原因

再來看美國不斷提高關稅的行為,是否與清朝的閉關鎖國一致呢?

大家不要忘了,特朗普從未採取任何斷絕貿易的行為,而是在不斷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國家(主要是我們)的商品提高關稅。

從國際貿易關係的角度來講,這是在不斷地提高貿易壁壘,其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並脅迫對方降低關稅,實現並擴大自己的貿易順差。簡單來講,就是想少賠錢、多賺錢。

↑美國不斷提高貿易關稅

這是一種生意人的思維,與清朝閉關鎖國的政治性策略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特朗普自己也清楚,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世界上幾個大的經濟體,也早已難以彼此分離。正因如此,他有任性、自私的資本:無論關稅怎麼提高,大家還是會和我做生意。

特朗普這個生意經,非常難纏。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早已將洞悉了多方利益糾葛下的生存法則,於是他在自信不會被世界經濟孤立的前提下,不斷地宣揚和實踐“美國至上”。

我不願意承認,卻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在多數貿易摩擦的案例中,真正佔據主動權的,其實都是太平洋彼岸的那個美國大叔。

從樣的形勢來講,美國不斷提高關稅,並不是拒絕與人貿易,而是想借此給自己贏取更多的利益;而清朝的閉關鎖國,雖然沒有禁止國際貿易,甚至在貿易順差的情況下,依然不屑於繼續擴大貿易規模,而是一種謀求自我安定的政治性措施。所以,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碣石樵子


明確地說,都是維護其霸權地位。但一個是農業文明的封建王朝,毫無國際貿易可言;另一個則是高度工業化、現代化、科技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且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貿易實力。


兩者之間當然有本質上的區別!美國提高關稅壁壘恰恰是為了遏制對手的崛起,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而清朝實行閉關鎖國乃是自命清高且以“天朝上國”自居,拒絕與世界貿易往來。

說到底,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霸權,擁有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名至實歸,且至今,保持118年世界經濟第一桂冠的頭銜不退。另外,美國更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在以美元為推動力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美國始終受益最大。只不過,近年來在世界貨物貿易上處於部分逆差狀態,比如說,2017年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了1510億美元。但是美國擁有全球科技和金融的絕對優勢,一直都是世界第一服務貿易大國,去年更是達到了1.5萬億美元。


那麼,美國總統特朗普揮舞著貿易大棒,向全球發動貿易戰,僅僅是為了那一點逆差嗎?顯然不是,特朗普用意很明確,就是通過貿易戰逼迫盟友及對手“俯首稱臣”,最終達成協議後改革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現行規則,比如說,與歐盟達成的零關稅、零壁壘和補貼的自貿協定,緊接著與日本等國相繼談判達成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自貿協定。這樣以來,佔據全球70%以上經濟總量的發達國家就可以在美國的旗下擁有全球貿易規則與秩序的話語權和制定權。任何想要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經濟體都需要找他們談判,其條件之苛刻可以預見。美國遏制對手崛起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是,清朝作為落後的農業文明時代的封建專制政權,懼怕與外界的聯繫,想通過封閉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這是消極的也是不得人心。與美國的單邊主義完全不同。因為美國恰恰是要在經濟全球化中取得經濟、貿易霸主地位。


東震木


這道問題很有意思,筆者願意試著用對比方式評論以下,但鑑於對歷史掌握不足,不對之處還請各位專家和網友指正。

主動作為與被動為之

美國是世界霸主,特朗普上臺後提高關稅是要求他國做出打開市場、調整產業政策,進而讓美國經濟獲得更大收益。拿起關稅大棒,美國可以見誰打誰。清朝時期,中國國力嬴弱,任人宰割。清政府欺內媚外,閉關鎖國為的是加強統治力,不得不做的事情。

貿易保護與孤立落後

美國此次提高關稅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經濟重商主義,採取如此措施的目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維護美國所謂的經濟安全。清政府閉關鎖國為的不是經濟,中國經濟仍是世界第一,主要是文化和科技等領域不接受世界最先進的事務,天天弄神弄鬼也不相信科學,夜郎自大、認為自己仍是世界第一,導致中國軍事、科技、文化實力十分落後,失去了國家的文化與科技安全,清朝是在“讓中國不斷落後”。兩者鮮明對比,不言自明。

高歌猛進與步步退讓

從結果看,美國把提高關稅作為談判砝碼,迫使其他貿易伙伴做出讓步。從目前看,韓、加、墨、歐、日均在讓步,特朗普提升關稅的威脅正在奏效,讓美國的極限施壓貿易政策屢試不爽,“雙邊”獲得利益、“多邊”重塑規則。清朝的閉關鎖國之後,效果就是到處割地賠款,弄得中國經歷了近1個世紀才翻過身來,恢復過元氣來。


經韜


美國不是閉關自鎖,特朗普政府是想通過關稅獲得更多有利美國的貿易機會,最好全世界全部是零關稅零補貼,這是美國的要求,跟歐盟零關稅協議就這麼簡單。而零關稅零補貼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利的,比如中國,為了發展本國的產業,從汽車 航空,金融,醫藥等等無數的領域裡設置了很多保護性的關稅,這讓美國人找茬了,要求中國也平等對待美國,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入世的時候有協議的,美國人認為現在的世貿協議不適合現有的貿易實況了,所以才有了貿易戰的開始。或者這樣說,我們還是堅持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有發展的權利,你美國是發達國家,貿易逆差是應該的。就這樣


JAC-上海


很多人都不瞭解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他不是一個貿易政策,只是一個貿易原則,是眾多的貿易政策組成的。這些貿易政策都偏向與消極對待國際貿易。由此我們說清朝的貿易政策傾向於保守,消極。統稱為閉關鎖國政策。

美國的貿易關稅政策起因是猶豫中美貿易逆差。美方覺得吃虧了。採取這種貿易訛詐的行為。最終目的不是要提高關稅,而是迫使中國在中美貿易方面對美國讓步。達到佔便宜的目的。。這是一種消極的貿易政策,長期下去對中美兩國的貿易損害很大。。。


城春草木深S


美國提高關稅,是因為原本它的關稅全世界最低,平均只有百分之二點五左右,因此美國要求其他國家降低關稅,當遭到拒絕的時,美國才提高關稅,這就叫關稅對等,並不是什麼貿易保護!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有本質的區別!


笑竹鹽開


有本質區別,美把國內高科技.資.消費市場(包括一.二.三及同行業成品)都索入了國內,不願讓別國分享利益,而清朝是把它們索到了國外,不讓國享受它們!(中國老百姓).10.2.


手機用戶51933543561


1.內涵不同。清朝的閉關鎖國是嚴格限制對外經貿、文化、科學的交流,典型的孤立主義,閉關自守。一般認為雍正禁止外國傳教士進入國內傳教是閉關鎖國開始的標誌,由此可見不光是經濟領域的一個政策;美國提高關稅目前看還僅僅侷限於經濟領域,依然屬於貿易摩擦的範圍。


2.成因不同。清庭貴族階層與漢民存在著非常尖銳的矛盾,為了防止海內外聯手反清復明,所以就試圖通過隔絕外界以維護他們的地位。當然在主觀上也有封建王朝重農抑商、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原因;美國此次的關稅摩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世界貿易體系不完善或者說不平衡導致的。在這之前,美國的平均關稅大概只有2.5%左右;而我國的總體關稅水平據商務部3月份公佈的數據是9.8%,在入世之前這個數據是15.3%。進步明顯,但是相對而言依然要高出美國不少。目前我們的經濟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二,而由於各方面原因,關稅還沒有降到另歐美滿意的程度,另其不滿。這應是美國發起摩擦的直接原因。

3.導致的後果不同。閉關鎖國直接導致我們錯過了第一次技術革命,科技、經濟全面落伍,從而最終導致了鴉片戰爭我們的全面被動挨打,開啟了百年屈辱史,積累千年的自信從此蕩然無存;而美利堅的關稅戰看起來則大有不同,目前歐洲已經禁不起敲打舉了白旗,承諾滿足其要求,共同應對另一端的大國;而包括日澳印等一種小跟班也已經紛紛拋來了橄欖枝,印太聯盟就此應運而生。由此可見美國的舉動不是愚昧狂妄,很可能是有的放矢,深謀遠慮。國人切不可再犯百年前的盲目自大的錯誤,要小心應對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