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加速平价上网进程 光伏企业扩产“并不慌”

在全球第一市场的光环下,531新政开启了新一轮光伏去产能的周期,通过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同时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地方政府与银行在去杠杆的环境中已经难以为成本高企的光伏企业提供“弹药”,中长期前景或许可期,但短期内企业将如何自救?

根据公开资料数据统计,从531光伏新政实施以来,已经有不少于5家上市公司拟出售/出售相关资产。累计金额近50亿元。占据这两方面属性的企业或许依然有着前景可期的未来。而在此之前,产业恐慌带来的价格下探不可避免,但同时,资本市场的相关资产或许将成为交易重地。

而这一趋势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速演变。此次新政将使中国内需大幅下滑到29-35GW,并使全球光伏需求下跌到100GW以下水平,对全产业供应链造成极大压力。

然而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达53.62%;累计装机达到130.25GW,位居全球第一。因此,新政影响下,2018年的产能将锐减近一半。

而令人忧心的是,2018年前两个月扩产势头有增无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光伏企业都在扩产。2017年扩产的项目有26个,今年531新政出台前,已知的扩产项目就已经有十几个,扩产的势头猛烈。

在已知的单晶扩产计划中,协鑫宁夏有1GW高效单晶,京运通宁夏2GW单晶、阿特斯包头2GW单晶,中环内蒙15GW(公司总产能23GW左右)、晶科能源新疆4-5GW,晶澳太阳能3-4GW等单晶项目将投产,加之隆基股份单晶硅片产能25GW,单晶组件产能12GW,预计到2018年底单晶总产能将超过60GW,将是2016年底的4倍。

多晶方面,2018年计划投/扩产的项目有京运通宁夏扩产3GW、荣德扬州扩产3GW、通威股份包头、乐山配套4GW、中电科太阳扩产2GW、南玻股份宜昌扩产2GW、阿特斯包头扩产3GW,总计将扩产17GW,国内多单晶组件产能将超过70GW。

单晶、多晶领域都有扩产计划的京运通(601908.SH)近期发布了半年报。京运通指出:2018年初至今,单晶硅片产品和多晶硅片产品的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下降,硅晶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也有所波动,光伏行业下游的电站建设成本亦逐年下降,整体市场的调整和变化将对公司新材料事业部、高端装备事业部、新能源发电事业部的经营决策造成影响。

另外,京运通还是不可避免的谈到了政策有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的负面效应:新能源发电业务是公司四大主营业务之一,且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比重较大。该行业政策依赖度高,今年5月31日关于光伏发电行业的补贴政策调整对公司光伏发电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政府补贴力度削减将导致新建电站收益下降,虽然对公司已建成运营的电站项目没有影响,但可能降低未来公司光伏发电业务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

晶盛机电(300316.SZ)也在同期发布了半年报,公司2018上半年实现营收12.44亿元,同比增长53.79%;归母净利2.85亿元,同比增长101.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其截至2017年底的主营业务构成中,晶体硅生长设备的占比为80.68%,2016年这一数字为61.86%。而这一部分主营业务的占比上升与光伏产业的“井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531新政引发的行业去产能提速,下游新增设备需求的萎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作为单晶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的市场地位注定它成为了531新政后的关注热点。其技术路线与市场选择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隆基股份董秘刘晓东近期表示,新政的内容主要是鼓励技术进步,推动平价上网项目的落地,与行业本身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吻合的。从这个角度看,新政会进一步推动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推动太阳能发电实现平价上网。这使企业将重心更多地转向市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领域。他认为,未来海外新兴市场将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隆基股份的发声也预示着行业将迎来平价上网。单晶技术路线与海外新增市场将成为行业的集体共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