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娃最近每天都四五點就醒來不睡,打了雞血似的要鬧著玩,老母親血槽已空,求拯救!

相信許多寶媽都有上述一樣的困擾。


3個月以後到學齡前的孩子,夜間睡眠時間大多都在11小時左右,我們可以這樣去推算一下,看看他們早上醒來的時間到底是否真正符合他們的實際睡眠需求。

比如如果明明孩子晚上九十點才睡,早上六點就爬起來不睡了,那夜裡就睡了八九個小時,這樣的話即使是在六點以後起來,其實也能算作是“早醒”的範圍了。

可要是孩子夜晚入睡相對在比較早的時間(像傍晚六點多就睡夜覺了),那孩子如果在清晨5:30以後醒來,精神狀態非常好,可以自娛自樂,也不會很快就睏倦哭鬧,這樣的話就也可以算在能接受的範圍裡。

有的媽媽說,因為娃六點多甚至七點多起來而苦惱覺得孩子起太早,這樣的家長我勸她自己應該早點睡覺。

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早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過度疲勞

白天長期小睡不足,或是白天活動量太大,晚上入睡時間太晚,夜奶太過頻繁,導致寶寶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的話,不僅容易頻繁夜醒,同樣會導致寶寶異常早醒。

②睡眠環境差

光線進入室內太多。隨著進入室內光線增強,孩子醒來的概率就會越大,如果孩子的臥室在清晨就有相對多的光線進來,那“早醒”就很容易出現了。

清晨有明顯的噪音。如果家裡有老人習慣早起,或是爸爸媽媽需要比較早起來去上班的話,孩子往往也會開始早起。另外,大人的呼嚕聲也會對寶寶的睡眠質量產生影響。

③白天小睡時間過長

如果白天寶寶小睡的時間過長,那麼自然會減少夜晚的睡眠時間,導致早醒。比如兩歲左右的寶寶,白天睡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白天睡了3-4個小時,那勢必會導致寶寶晚上鬧著不睡覺或是早晨醒的特別早。

④季節影響

有些寶寶的生物鐘是靠日光來校準的,而夏季天亮的比較早,那麼寶寶自然就會受此影響而早醒。

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⑤家長對孩子睡眠預期不合理。這一點其實也挺常見的,我們在前面也有提到過。

一般來說,孩子的夜覺睡眠時間大概會在11小時左右,如果白天睡得多的話,可能10個小時也就夠了。

如果孩子是在下午6點左右睡的,那早上四五點起來就很正常了;要是想讓孩子早上6點以後起床,那夜覺入睡的時間可能要在7點以後,不能希望孩子夜裡都能睡12小時以上,這樣的確不太現實。

⑥孩子處在發育的特殊階段。這種情況一般是孩子在大運動時期的多,比如學翻身、學坐、學爬、學站立、學走這些階段,都會對孩子睡眠有比較大的影響,他們喜歡在夜裡起來練習技能,而“早醒”也是常見的伴隨性現象,到了清晨就更難再睡過去了。

還有一類特殊的階段是孩子生活裡出現了一些較大的變化,比如更換撫養人、搬家等等,都會因為情緒原因出現一段早醒。

⑦清晨有較強的飢餓感。有的孩子傍晚那次輔食吃得比較早,比如下午四點多就吃了,那清晨的晨奶如果也取消的話,凌晨五點多可能就會真的餓了。

另外就是孩子晚飯後的運動量太大,尤其不少家庭的老人習慣飯後出去散步活動的,帶孩子在外面玩個一兩個小時再回來睡覺,那在這樣的運動量下,孩子就消耗比較大,清晨容易餓醒來。

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⑧已形成起床早的習慣和心理期待。從實際經驗來看,孩子如果有早醒的“習慣”,大多是因為家裡老人習慣早起。

“心理期待”一般就是爸爸媽媽有時候因為想“偷懶”而想走的一些“捷徑”造成的,比如早上孩子醒得早但家長不想起,那就先放幾個玩具啥的在孩子床上,孩子醒來了就可以自己玩一會兒。

也有的家庭還會在孩子早醒時把手機扔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看看視頻,換來自己多半小時的睡眠。

⑨睡眠能力不足。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會自己睡覺,還是在奶睡抱睡安撫奶嘴睡等等這樣的“工具輔助”下入睡的,那“早醒”也就很容易出現了。

像前面說過的清晨本身易醒,再加上自己重新入睡的能力不夠的話,就非常難自己再睡過去,需要更強力的輔助才可能再次入睡。

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家長該如何糾正寶寶的早醒呢

①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在晚上入睡時可以先不拉窗簾,藉助自然光,讓寶寶適應在稍亮一點的環境下入睡。等寶寶睡著了再拉上窗簾,這樣寶寶早晨醒來時,家長就可以告訴寶寶“現在還是晚上,沒到起床時間,再睡一會兒吧!”等到了該起床的時間,家長就可以把窗簾拉開,讓光線充滿整個房間,讓寶寶意識到該起床啦!

當然,採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清晨時家裡要保持安靜,以及窗簾的遮光性一定要好!

②先觀察,不要立即安撫

如果寶寶早上醒來,家長可以先看一下大致的時間,如果才4-5點,寶寶就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那麼家長可以裝睡,不要發出聲響,可能過十幾分鍾後寶寶就又會自行睡去了。但如果寶寶是沒睡夠哭醒的,那麼家長可以抱起後或者喂晨奶後看能否安撫寶寶再次入睡。

③延後入睡或提早喚醒

以1小時為單位,讓寶寶延後一小時入睡(如:平常6點入睡,可以延後至7點),看看早晨醒的時間有無變化。

或是比寶寶醒來的時間再提前1小時輕輕地喚醒寶寶(如:寶寶習慣5點醒,可以4點時喚醒一次),然後安撫寶寶再次入睡,跨過早醒的那個時間,延長寶寶睡眠時間。

④減少夜奶次數

寶寶六個月後就可以逐步斷掉夜奶睡整覺了,但不強制斷晨奶。

這次晨奶如果想要安撫力度強到能改變早醒,最好把時間控制在凌晨4-5點之間來喂,過了5點喂可能也很難再睡,早於4點的話對早醒的改善作用一般也不會太大了。

⑤切勿養成習慣性早醒

早晨寶寶睡醒之後家長不要陪玩,更不要讓寶寶離開睡覺的床,多觀察寶寶困了的信號,並及時哄睡,這樣才不會造成習慣性早醒。

從“睡渣”到“睡神”:寶寶安睡,你再也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最後提醒大家:

上述對付娃早醒的方法,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有效,寶媽們務必堅持,切忌半途而廢。

立竿見影的魔法不好找,更多的是寶媽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心自己家寶寶的睡眠及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寶寶睡眠質量,不當操碎心的老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