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自從當媽後,睡覺不僅是大人的問題更是寶寶的問題,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寶寶經常需要抱睡、奶睡、易驚醒、哭鬧等等,作為四海八荒裡最忙的媽咪,整天也被各種突如其來的問題整的神經緊繃,今天小良就再為良粉們普及一種非常簡單的哄睡小竅門,寶媽寶爸們要趕緊學起來!

進入今天的正題——嬰兒撫觸!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嬰兒撫觸起源1

撫觸源於Touch,1940年,Pr.Ribble在臨床觀察到嬰兒出生後數週經常得到母親的撫觸能促進吸收,循環功能;

1958年Dr.Harlow在實驗中發現飢餓小獼猴寧可要撫觸而不要食物,震驚心理學界;

1991年在美國邁阿密大學建立世界第一個撫觸科研中心,Dr.Mecluer專門成立了國際嬰兒撫摩指導協會。

1995年,撫觸應用進入我國,已相繼在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大城市開展對早產兒、新生兒撫觸研究,嬰兒撫觸的普及正在興起。

撫觸≠按摩2

據調查,當前中國的爸爸媽媽們對嬰兒撫觸的認知還比較淺層,僅停留在生理層面,認為嬰兒撫觸就是按摩。

其實撫觸和按摩並不相同。

嬰兒按摩是依據寶寶的生理、心理所需,以一定的手法程序所引導寶寶與父母之間產生互動的一種方式,除了安撫情緒,放鬆緊張,增強親子互動外,還能通過刺激寶寶身體的各個系統從而療愈寶寶的身體,使寶寶的免疫系統得到強化。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而嬰兒撫觸的範圍就很廣了,它不僅僅限於按摩,更多是著眼於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日常的沐浴、滋潤、按摩時光中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也是父母向寶寶傳遞愛的最佳方式。

其實在生孩子,尤其是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媽媽產道收縮就是最初的“撫觸”。皮膚是寶寶感受外界刺激最多地方,是神經系統的外在感受器,因此撫觸就是通過皮膚的接觸,刺激寶寶的腦細胞、神經系統,促進身體健康成長與發育。

父母是孩子的金牌按摩師,父母對孩子的撫觸,能夠讓寶寶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有利於誘導寶寶睡眠,改善寶寶睡前睡起後哭鬧的情況。

撫觸手法詳解31眉頭下巴額兩邊,寶寶微笑到永遠。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2胸部交叉又循環,腹部順時輕揉按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3捏擠搓滾小棒手,摸摸掌心手指尖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4小腿手法同手臂,然後腳掌腳趾尖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5背上分分又合合,寶寶撫觸愛滿滿。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撫觸注意事項4

1.媽媽首先要清潔雙手,摘下戒指、手鍊、手錶等飾品,以免硬物劃傷寶寶。

2.保持適宜的房間溫度(攝氏25度左右)和控制撫觸時間(最長不超過20分鐘),還可以放舒緩的音樂等營造氛圍。

3.撫觸時間最好選擇在沐浴前後、午睡及晚上睡覺前或者兩次進食中間。

4.嬰兒的臍痂未脫落時,腹部不要進行按摩,等臍痂脫落後再按摩;如果寶寶身上有大範圍的溼疹也不要進行撫觸,如果只是少量要注意避免。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5. 撫觸的過程,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是給寶寶帶來安靜、舒適的過程,因此撫觸的重點不是怎麼操作,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從頭到腳的過程,媽媽可以按照寶寶的喜好來安排及時調整,也可以自創幾個寶寶喜歡的動作。

6. 寶寶有六種狀態,包括哭、淺睡眠、深睡眠、安靜覺醒、活動覺醒、瞌睡。只有當寶寶在覺醒快樂的狀態下做撫觸,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孩子哭了、餓了、困了、睡了,都不要為寶寶做。

7. 剛剛出生的寶寶皮膚缺少角質層,任何粗糙的按摩都可以造成其皮膚破損,嚴重者遭遇細菌感染,因此媽媽需要塗抹嬰兒油,起到滋潤、保護寶寶肌膚的作用。

一個簡單小動作 竟讓“睡渣”寶寶變“睡神”

其實簡單的撫觸就能緩解寶寶很多的症狀,做到上面這些並不難,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的就是持之以恆的細心和耐心,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