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寶寶成長過程中,家長都希望他有聰明卓越的頭腦,將來能光耀門楣,那如何知道寶寶是不是聰明呢?其實,寶寶大腦發育得好不好

從寶寶睡覺的“小動作”就能看出。如果有這5個表現,證明寶寶大腦發育的很好。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一、必須要媽媽哄、唱兒歌才睡

很多寶寶睡覺時,喜歡聽著媽媽的聲音,或是讓媽媽講故事、輕哼兒歌才能安心入睡,這些行為並不代表寶寶鬧人、不聽話,反而是一種好的徵兆!因為美國科學家指出:如果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年內接受聽力、視力等方面的刺激,能加速腦神經細胞間的聯繫。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寶寶聽媽媽講話、輕輕哼兒歌才能入睡,正是藉助了對聽覺的刺激,加速了大腦神經的發育,能培養寶寶的安全感,也對語言能力的學習與提升有所幫助。因此,當你的寶寶吵著要你唱兒歌睡覺時,一定不要斥責或不耐煩,溫柔地給寶寶唱首歌或講個故事,讓寶寶安心入睡。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二、睡著後經常踢被子、踢腿

很多家長有這樣一個擔憂:寶寶晚上睡覺總是不太老實,喜歡在被窩裡踢腿,有的時候甚至把被子踢開,這種表現是不是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面對寶寶反常的行為,家長總認為寶寶出現了不好的情況。其實家長不必大驚小怪,因為這極有可能是寶寶骨骼與肌肉的發育促使寶寶做出的行為。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兒科醫師指出,一歲內寶寶睡覺經常踢腿、踢被子是正常現象,是迷走神經在支配大腦神經的原因導致的。如果寶寶睡覺很香甜,且被子蓋的合適,就不必糾結寶寶是否身體不舒服,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如果擔心寶寶踢被子著涼,建議家長給寶寶準備睡袋,防止寶寶感冒。而為了避免寶寶晚上踢腿,在睡覺前不要讓寶寶太過興奮,讓神經放鬆下來,對寶寶的睡眠質量也有好處。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三、睡著後試圖翻身

寶寶睡覺前時文靜的躺姿,睡著睡著就想試圖翻身,而1-2歲寶寶在學會翻身後,睡姿更是“千姿百態”,趴著睡、青蛙睡姿、劈叉睡姿等,沒有寶寶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其實寶寶睡覺試圖翻身並不是一件壞事,有專家表示,嬰幼兒的動態睡眠比較頻繁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他們喜歡在睡覺的時候動動腿、翻翻身,這並不代表他睡不著;相反他睡得很香,也能看出試圖翻身的寶寶身體協調能力很高,四肢的骨骼與肌肉發育的很好,大腦能在睡夢中進行動作指令,可見寶寶發育的很健康。

當然,寶寶翻身雖是正常現象,家長不應阻止,但也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別再疏忽下導致寶寶摔下床或碰著腦袋,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四、睡覺時會微笑

寶寶的睡覺是最有治癒能力的笑容,而在睡覺時寶寶微笑也讓家長感到驚奇,不知道這種表現是好是壞。

然而,有報道顯示,出生的寶寶經常微笑能促進免疫力的提升,對大腦的智力發育也很有幫助。而無論是睡覺笑還是睡醒笑,都證明寶寶的身體沒有不舒服,心理狀態也很好。而且微笑本來就是情緒的表達,對寶寶的情感學習也有積極影響。

睡前家長可以給寶寶講一些溫暖美好的睡前故事,寶寶的睡夢會更香甜。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五、總喜歡抓著一個東西入睡

寶寶睡覺時喜歡抓著東西,寶媽去拿他手裡的東西時發現被抓得緊緊的,這證明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很到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關於精細動作的發展指出:精細動作能和認知發展相輔相成。當寶寶進行精細動作時,比如手部的抓握,能夠促進寶寶認知力的發展。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也能讓寶寶用手刷牙、洗臉等獨立生活行為的進行,同時十指與大腦的協調與聯繫更加緊密,從而促進大腦神經的發育,讓寶寶能更聰明!家長們可以選擇一些貼紙書、洞洞書等,鍛鍊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和認知能力發展。


高智商寶寶睡覺時,大多有這5個“小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寶寶的反常行為往往牽動著家長的心,但並不是所有的反常行為都是對寶寶有害的,家長需仔細觀察和認真諮詢,對寶寶的情況進行判斷,對寶寶智力與體魄的發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