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最近見到一個老同學,剛碰到的時候我真的沒認出,憔悴的樣子和之前判若兩人,還以為她生了什麼病,一問之下原來是家裡孩子太小,一直睡不了整覺.

她和孩子姥姥輪流照顧寶寶,幾乎夜不能寐,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頭髮大把大把掉,記憶水平堪比智障,整個人都是恍惚的。

她的寶寶晚上幾乎不到一小時就醒一次,想讓他睡個整覺簡直是天方夜譚。寶寶睡著了家裡連大氣都不敢喘,就怕把小祖宗吵醒。

從前覺得上班辛苦,現在覺得上班簡直都是對她的大赦,上班真美好,上班真幸福,她愛上班!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今天芽芽媽就和大家來聊聊關於寶寶睡覺這些事兒。

對於那些孩子能夠睡整覺的寶媽,可能永遠體會不到半夜每40分鐘就要醒一次的崩潰。

芽芽媽對老同學的現狀簡直不能再熟悉,我十分能理解她目前的處境。芽芽小時候,因為母乳餵養,所以晚上哄睡孩子基本就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孩子可以一邊吃奶一邊睡覺,我只能強忍睡意,咬牙挺住,有時候孩子睡著了,我卻失眠到天亮。

就這樣到一歲多,芽芽還是每晚至少醒兩三次。我也變得脾氣暴躁,並且疲憊不堪。

新生兒睡眠的特點

成年人的睡眠由五個階段組成,分別是:入睡、淺睡、熟睡、深睡、快速動眼期。其中,入睡、淺睡、熟睡、深睡這四個階段需要60~90分鐘,也稱作非快速動眼期。我們每天晚上睡覺,都會進行差不多五次這樣的睡眠循環。

而針對小baby來說,只有持續時間20~30分鐘的活躍睡眠期(類似於快速動眼睡眠)和持續時間60分鐘左右的安靜睡眠(非快速動眼期)兩個階段。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在安靜睡眠期階段,寶寶會呼吸深沉且有規律,四肢鬆軟,不容易被吵醒,這個時候也是媽媽們把寶寶放在小床上單獨睡覺的最佳時期。

而這個階段結束後,他們就要重新進入下一個睡眠期,即活躍睡眠,很容易被吵醒,如果這個時候碰觸寶寶,或者有較大的突發聲音,就會吵醒寶寶。

嬰兒睡眠的獨特性

0~3個月:首先進入活躍睡眠期,寶寶的眼睛會偶爾轉動轉動、睜開;肌肉會時不時抽動,呼吸時而平緩時而著急,翻身,還會哼哼唧唧幾聲,睡眠週期過半進入安靜睡眠階段時,呼吸會逐漸均勻,肢體抽搐的情況減少;等睡眠週期結束的時候,有的會轉入下一個週期,有的則會哭泣醒來。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3~6個月:先進入安靜睡眠階段,放下立即醒來的情況會有所減少,活躍睡眠時間相對較少。

7個月以後:睡眠週期開始延長,很多寶寶可以睡整覺。

新生兒之所以成為睡渣的原因

首先寶寶大腦沒有發育成熟,還不具備區分白天和黑夜的能力有關係。所以新生兒寶寶經常發生黑白顛倒,生物鐘混亂,睡眠不規律的情況。

其次,和寶寶身體發育有關係。剛出生的寶寶,除了吃就是睡,需要吃足夠的奶,才能增強能力,因此不少新生兒半夜不止一次地夜裡醒來喝奶。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第三,和寶寶睡覺無意識動作有關係。很多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睜眼、翻身、皺眉等小動作,但都是無意識的。家長卻認為寶寶醒了,馬上去抱,結果打斷了寶寶的睡覺,養成不健康的睡眠習慣。

最後,和寶寶睡覺容易做夢有關係。據儀器監控顯示,新生兒一睡著就做夢。我們知道,做夢都是在淺睡眠階段,這個時候,如果寶寶感受到輕微刺激都可能把自己弄醒。

除了以上情況,還需要排除外界原因,是不是需要換尿片、餵奶等等。

“睡渣”是如何煉成的?

現實生活中,寶寶變睡渣和家長的行為脫不了干係。這些打亂寶寶睡眠節奏的事情,你中了幾條?

第一個,抱著睡。

這樣寶寶不僅睡不安穩,身體還受限,肌肉無法得到充分休息,很容易就醒來了。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第二個,寶寶稍微動一下就趕緊抱起來。

上面我們談到,寶寶睡著以後會有些無意識的動作,家長會把這些動物誤解成他已經醒了,實際上這個時候抱起來恰恰打擾了寶寶的正常睡眠,應先觀察,寶寶自己是否很快又恢復睡眠,視情況再決定是否抱起。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第三個,寶寶捂太厚或穿太少。

寶寶睡覺時候穿的衣服、蓋的被子不合適,導致寶寶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是讓寶寶不舒服的,很容易讓他從不適的感覺中驚醒。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第四個,打斷寶寶的自我安慰。

有一段時間,寶寶睡著睡著就開始吃手,醒來不哭也不會找人,不一會就繼續閉著眼睛吃手,我卻覺得這個習慣不好,硬把小手掰開,寶寶瞬間清醒。其實吃手的動作是他自我安撫能力正在形成,他用吃手的方式安撫自己獨立繼續睡去,我卻阻礙了這種發展。

第五個,開燈睡覺。

為了方便照顧寶寶,晚上我總是喜歡開燈。後來我才明白,晚上開著燈睡覺,寶寶容易黑白顛倒。生物鐘亂套,睡眠自然也規律不了。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瞭解了睡渣的成因,媽媽們都想給自己兩耳光,明白了睡渣不是孩子的錯,是自己把寶寶變成了這個樣子,自己親手培養了一個睡渣。

如何培養新生兒好好睡覺?

1 天不能太昏暗,夜裡不能開燈睡覺

白天室內不必要刻意營造得太昏暗,夜裡不要開燈睡覺,否則會讓寶寶分不清白天黑夜,對建立正常的睡眠規律——白天玩耍、夜裡睡覺沒好處。

另外,夜裡開燈睡覺會抑制寶寶體內褪黑素的分泌,影響他的成長。白天睡覺時,可以適當拉一層窗簾,但要保持一定的亮度。

2 環境舒服

我們前面已經瞭解了寶寶房間的溫度和溼度的要求,要儘量滿足這些要求。另外,寶寶房間不要太嘈雜,也不能太安靜,如果太安靜,寶寶習慣了在安靜環境下睡覺,以後會容易受驚,寶寶的房間只保持正常的生活噪音即可。

3 衣著寬鬆、柔軟,蓋被不薄不厚

寶寶睡覺只穿內衣即可,而且要寬鬆、柔軟。蓋被不能太厚,如果寶寶後背出汗,需要減少蓋被;當然也不能太薄,如果寶寶後背涼、臉色發紫冰涼,就要加厚蓋被。

4 吃飽喝足

睡前一定讓寶寶吃飽,當他吃著吃著睡著了,要叫醒讓他繼續吃,夜裡睡覺前餵奶,還可以吃飽了拍拍嗝再喂一喂,直到他完全拒絕就是真吃飽了。

5 不含著乳頭或者奶嘴睡覺

寶寶睡著了,就要把乳頭或者奶嘴拔出來,別讓他繼續含著,否則他很難進入深睡狀態,很容易醒。

6 寶寶自己睡小床

寶寶可以跟你睡在一間房內,但是最好自己獨立睡小床。如果跟你睡大床,難免被你打擾到,還有可能被你翻身壓到或被被子矇住頭臉等。

7 給足安全感

如果吃飽喝足了,衣服、蓋被也很舒服,寶寶還是睡不踏實,就可能是他缺乏安全感,我們可以這樣做:在小床上掛上比較低矮的蚊帳,製造獨立狹窄的空間;在寶寶身體兩側壓兩個枕頭或者靠墊,使他不會感覺空蕩蕩的;或者用一塊毛巾被把寶寶緊緊包起來,然後再蓋上被子。

8 不搖、不拍、不抱著睡

新生寶寶很難自己入睡,可以抱著哄睡,但是睡著了就要把他放到床上去,不要一直抱著。習慣了抱著睡的寶寶自己睡的時候就會睡不踏實。

我們抱著哄睡的時候要注意,安靜抱著就行,不要搖晃、拍打,以免寶寶養成不好的入睡習慣。

如果寶寶入睡比較容易,就試一下吃飽後或者犯困的時候直接把他放到床上,看他是否能自己睡著。寶寶自己入睡之後往往睡得更踏實。

9 睡覺中途不拍打

我們經常發現,寶寶睡覺途中會突然動一動或者睜開眼發一會呆,這個時候不要拍打他,保持安靜,如果還沒睡足,他會自己重新入睡。如果總是在他有動作的時候拍打他,他以後就不會安靜睡覺了。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謝弗認為,新生兒的睡眠習慣,雖然有天生的因素在(這個天生的因素就是寶寶在胎兒時期形成的習慣),但絕大部分都是媽媽在第一個月幫助寶寶形成的。如果媽媽在這個月做得好了,孩子就容易成為“睡神”。相反,媽媽奔潰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對了,姐妹們,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哄睡的時候切記遠離娃他爸!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的拖鞋還在向著芽芽爸的臉飛去。

好了,寶媽們還有什麼關於睡渣變睡神的小妙招,快來告訴芽芽媽哦。

參考文獻:

【1】小土大橙子《嬰幼兒睡眠全書:小土教你守護安睡寶貝》
【2】查德·法波在《法波睡眠寶典:如何順利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
【3】馬克·維斯布朗《嬰幼兒睡眠聖經》


孩子是“睡渣”?不是孩子的原因,要怪就怪父母這些方面沒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