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本文來源:甜甜圈伐木累,中國最大的家庭教育平臺之一,專注於解決3~12歲孩子的養育問題。

這個年代的孩子,真的什麼都不缺。但卻和許多大人一樣,缺覺

而且缺的還不是一點點,有的孩子從剛出生就開始睡眠不足了。

所以在朋友圈裡,往往能看到,半夜12點還有媽媽各種抱怨“家有‘睡渣’寶寶”。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馬上就是世界睡眠日了,本著科學育兒的態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睡覺那些事兒~(文末有世界睡眠協會公佈的“6大金質睡眠法則”)

為什麼要關注孩子睡眠?

睡覺是我們人的本能,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身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嬰兒平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16個小時,從出生到6歲,睡眠總時間超過3萬個小時,可見孩子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他的身心發育狀況。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睡覺對兒童身心發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生長髮育心理發育智力發育

1)生長髮育

人的體格發育特別是身高的增長,依賴一種激素,叫做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不像人體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脈衝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於長高。

一般來說,晚上21:00~凌晨1:00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一旦晚睡錯過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生長激素是由孩子的腦垂體分泌的,腦垂體一天的工作量很大,除了要分泌生長激素外,還要分泌性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人體所需的多種激素,也因為“太忙了”,所以它並不是24小時都在分泌生長激素。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2)心理發育

睡眠的過程,是孩子儲能的過程。睡眠充足,睡眠質量好,第二天白天孩子精神狀態就會很好,如果睡眠不足,孩子第二天就會變得無精打采,且更容易暴躁、焦慮。同時,國外一些研究表明,睡眠障礙與多動症的發生有一定聯繫。

3)智力發育

睡眠不足,長期熬夜等睡眠問題對孩子記憶力的損害是確實存在的

大腦是人體能量消耗和運轉最頻繁的部位。充足的睡眠能保護大腦,恢復精力;

睡眠不足的孩子,第二天的表現多會出現煩躁、萎靡,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長此以往,對孩子專注力的形成有極大危害。

那些所謂的學霸是熬夜熬出來的都是騙你的,學霸的正確姿勢往往都是睡得好睡得足,這樣才能保證一天的旺盛精力,以及保持大腦的充分活力!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什麼樣的睡眠是孩子正常的睡眠?

說到什麼才是孩子正常的睡眠,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孩子睡得時間久就是睡得香睡得好。

實際並不是,要判斷孩子的睡眠是否正常,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判斷:一、睡眠時間;二、睡眠類型

先來講講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這個好多育兒書上都有提及,然而,是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要睡滿書上的這些時間呢?

並不是。

下面這個表是中國睡眠醫學會發布的0~ 5 歲兒童推薦睡眠時間。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美國睡眠基金會也發佈過睡眠量建議,兩個表之間差別不太大: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不過,這些推薦值的睡眠時間跨度都比較大,特別是0~3個月部分,說實話真的參考也有難度。

兒童到底睡多久,其實一直沒有精確標準,我們更多的是從寶寶的狀態來進行判斷,不要因數值過於焦慮。

說完了睡眠時間,再來說說孩子的睡眠類型。總得來說有兩種,即

非快眼動相睡眠(NREM)快眼動相睡眠(REM)。前者由淺入深分為Ⅰ、Ⅱ、Ⅲ、Ⅳ期(SⅠ~SⅣ表示),這一分類方法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1)NREM睡眠——慢波睡眠

NREM睡眠(又稱慢波睡眠,深睡眠)。

由淺入深經歷以下幾個時期:

SⅠ期:意識矇矓,是繼清醒轉入睡眠的過渡階段,亦稱為瞌睡期。

SⅡ期:意識逐漸消失,但尚保持短暫的不連貫的思維活動,肌肉仍保持一定的緊張性,佔睡眠時間的50%~55%。

SⅢ+SⅣ期:SⅢ+SⅣ期合稱為深度慢波睡眠。該期大腦皮質得到充分休息,有人稱為腦睡眠。進入深睡眠狀態後,意識完全喪失,全身肌肉鬆弛,但尚有微弱的肌肉電活動,沒有眼球活動。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2)REM睡眠——快波睡眠

REM睡眠(又稱快波睡眠,淺睡眠,有夢睡眠,異相睡眠)。出現陣發快速眼球轉動為一重要特徵。肌肉張力完全消失,使肌肉得到充分休息,有人稱為軀體睡眠。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研究發現,嬰兒時期的快波睡眠佔睡眠時間的50%,學齡前兒童大腦基本成熟,快波睡眠比例穩定在20%~25%

,接近成年人,到老不變。

所以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快波睡眠(淺睡眠)非常多,睡眠週期的循環非常快。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一個簡單的嬰兒睡眠週期是這樣的:

孩子在入睡的0-10分鐘處於剛剛開始入睡的狀態;

10-20分鐘進入深睡眠;

20-30分鐘以內是深度睡眠的狀態;

30-40分鐘可能會從深睡眠當中逐漸甦醒;

40-50分鐘左右又重新進入這樣一個淺睡眠的狀態,非常容易清醒。所以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還是在睡了半個小時40分鐘後就醒了,因為那個時候他重新進入淺睡眠,一點點動靜都會醒。

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近些年對兒童睡眠都做過一些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兒童睡眠問題還是比較普遍的,年齡越小,睡眠問題發生率越高,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有三個,睡眠節律紊亂入睡困難頻繁夜醒

睡眠節律紊亂,簡單的說就是白天睡眠難以控制,夜間清醒,入睡過早, 甚至傍晚入睡;

入睡困難,就是大人越哄孩子越不著,醫學界的界定標準是每次入睡平均所需時間超過30分鐘;

頻繁夜醒,顧名思義,是指6個月以上的嬰兒在夜間睡眠時醒來的次數達到3次或者3次以上。

除了以上3種較為常見睡眠問題,孩子們還有有一些異態睡眠,比如磨牙、打鼾、尿床、說夢話、夜驚(夢魘)、肢體痙攣性抽動等等。以上情況至少每週發生3次,持續時間至少一個月,即可判斷為異態睡眠。

孩子出現了以上睡眠問題或異態睡眠,家長就要注意了,嚴重時請帶孩子前往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哪些家長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睡眠問題?

孩子還小,各項指標都在發育中,很多時候會受家長的不當行為而影響,那麼我們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呢?

1)光線問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古人很少有睡眠問題,因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在光線暗下來的時候才能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我們間腦底部有一個分泌腺,叫松果體,當光線變暗的時候,生物鐘會傳遞睡眠信號,松果體會分泌褪黑素,讓我們身體體溫下降,並有犯困的感覺,太多的人造燈光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2)聲音問題

很多家庭怕吵醒寶寶,在寶寶入睡後都特別小心謹慎,儘量避免發出任何聲音。這樣做真的有利於寶寶的睡眠嗎?其實不然!

對於嬰兒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媽媽子宮裡每時每刻聽到各種的聲音,突然處於一個特別安靜的環境,反而令他們感到不安。你是不是發現你的寶寶在戶外睡的更好一些呢?如果是這樣,你有必要調整下家裡的聲音環境,多一些聲音更有利於寶寶的睡眠。

3)空氣質量

因為兒童的呼吸功能和心肺發育不成熟,如果夜間臥室的空氣不流通、含氧量低,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睡眠質量。在上海,每年4~5月很多孩子的睡眠質量會突然莫名下降,因為這個季節是梅雨季節,長期陰雨導致氣壓較低、空氣流動性差。

這時候,家長們要多開窗增加空氣流動,也可以適度使用風扇增強空氣流動。其實,很多大人失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4)過度安撫

很多家長都會抱著哄孩子入睡,孩子越小,抱著睡的時間就越多,有的孩子一放下就醒,一直都得抱著才能睡,時間長了,抱著不夠了,就得搖著睡,然後搖著也不行了,就開始走著睡。

我認識一個家長,他家孩子只有在他開車的時候才能睡著,為了讓孩子睡著,半夜開著車圍著小區轉,結果呢,家長越來越累,孩子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

對此,我建議孩子剛出生後就要培養Ta獨立睡眠的習慣,切記過度安撫。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的睡眠?

首先,是營造好的睡眠環境,包括燈光、聲音、溫度、溼度、臥室佈置等等;

其次,是規律孩子的正常作息,學齡前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是要在7-8點入睡的,現在很多家庭很難滿足,父母回家就比較晚了,到家都7點了,如果沒有任何的親子時間也非常不合適,最多把孩子的睡眠時間推遲到9點,不能再晚於這個時間了。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形成白天小睡的規律和晚上睡覺的規律後,還要提醒大家:要給寶寶儘量有一個固定的睡前儀式,類似於大人睡覺前洗澡、看書、翻翻手機,然後再睡。

寶寶也是一樣,需要一個儀式、程序幫助他慢慢從一天的生活中平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可以泡腳、聽繪本、聽音樂,然後再慢慢入睡。

睡眠儀式的關鍵在於釋放安撫孩子的情緒,一天下來有的孩子非常疲倦了,刺激非常的多,在這個時候能把他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晚上睡前時間也是父母跟孩子高質量陪伴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能夠放下手機專心陪孩子玩一會兒。白天可以有和夜間不一樣的程序,可以省略一些比如洗澡等程序,形成一套白天的固定的睡前程序,這樣也能夠讓固定作息在孩子心理產生安全感。

最後,是保證孩子充足合理的營養攝入,有文獻顯示,鈣缺乏、貧血的孩子發生睡眠障礙的比率會更高,患病同樣也會影響寶寶睡眠,所以家長平時就要多注意孩子的膳食平衡喲~

附:

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2013年)優質睡眠建議“3+3”法則:

  3要:

  要在寶寶犯困時放到床上,培養其獨自入睡能力

  要讓寶寶與父母同屋不同床,有助於夜晚連續睡眠

  要用紙尿褲等養育行為方式提高寶寶夜晚睡眠效率:

  3不要:

  不要依賴拍抱或搖晃等安撫方式讓寶寶入睡

  不要讓寶寶只有在餵奶後才能入睡

  不要過度干擾寶寶夜晚睡眠。

世界睡眠協會公佈的6大金質睡眠法則:

  金質睡眠環境:臥室溫度20—25℃,溼度60—70%

  金質入睡時間:晚上9:00前

  金質睡眠時長:10小時之久

  金質睡眠準備式:合理睡前運動,每天同一套固定的程序

  金質睡眠裝備:乾爽紙尿褲

  金質睡眠方式:3、4個月後訓練單獨睡覺

*本文來源:甜甜圈伐木累,中國最大的家庭教育平臺之一,專注於解決3~12歲孩子的養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