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坪上村推进“三变”改革促农增收

9月的永靖镇坪上村,农业产业园区里一片金黄。在低收入户叶维伦眼里,“股民”这一身份是他这个秋天的最大收获。

坪上村位于县城南面,离县城17公里。2014年前,曾因交通闭塞、发展滞后,没有特色产业支撑而被评为全省典型的三类贫困村。近年来,随着我县富美乡村、农旅联动精准扶贫、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的实施,坪上村集中土地发展产业,一举摆脱了贫困村的帽子。

息烽坪上村推进“三变”改革促农增收

“第一步是动员群众以土地入股。”坪上村支书何万礼介绍,由于坪上村土壤、水源的限制,农户单打独斗行不通,想要打破发展瓶颈就只有集中群众土地资源。为此,从2015年开始,村里先后成立了坪上村集体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计划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产业。

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在多次到农户家里宣传动员后,2017年12月,坪上村200余户农户将1000余亩土地入股合作社,一期发展葡萄500亩、脆红李600亩。

息烽坪上村推进“三变”改革促农增收

今年初,我县基于坪山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准备发展1000亩南山共享稻园、菊园、蜜园。面对这一产业“大礼包”,何万礼说,新增加的产业让坪上村的农业结构更加完善,尤其是县农投公司的加入,为坪上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何完成合作社和公司的土地交接,保证群众利益完美输送?带着这个问题,坪上村召开群众会听取村民意见。“我们将土地入股菊园后能否到园区务工?”坪上村村民丁雨生在群众会上说,菊园离家近,如果能在里面务工将能够照顾老人小孩。

息烽坪上村推进“三变”改革促农增收

在和农投公司对接后,根据我县“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村民为主体、共享为目标”的“三变”改革理念,县农投公司与坪上村不谋而合。县农投公司董事长魏来友说,农投公司采取“梯级分红+二次收益”的模式,入股农户第一年将获得每亩250元的固定收入。以后逐年递增50元,至600元封顶。同时村民将获得劳务收益、分红收益。

“领到近1000元!”今年2月,坪上村以土地入股菊园的农户迎来了首次劳务“工资”分红。村民刘秀珍说,在年底享受土地流转收益的基础上,每天在菊园务工有100元工资。当时坪上村木叶井、邓家林、宋家寨等村民组83家农户年初获得总金额7.3万元。

李芝胜是坪上村的低收入户,回想起从农民变股民,如今他还沉浸在喜悦中。李芝胜说,村里面聘请他管护八月瓜、枇杷、葡萄、脆红李、菊园等项目,每月1000元的工资,一年就是12000元。“股民”更有盼头。

息烽坪上村推进“三变”改革促农增收

县农投公司董事长魏来友介绍,初期的菊园项目共建共享主要体现在劳务派遣上。由村集体公司组织劳动力,向项目建设和后期管理派遣劳务。园区内的所有建设项目所需的劳务,除个别特别工种外,大部分由当地农民提供。截至9月,仅农业生产、管理类项目,就已发放农民工工资220多万元。项目盈利后,纯利润的10%分给村集体,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解困等。

如今的坪上村是我县美丽南山田园综合体核心板块之一。由县农投公司投资建设的菊园、稻园、果园,已完成农民变股民401户,土地入股1751亩。其中低收入贫困户16户,入股土地133亩。2018年农户入股土地已获得保底分红52.5万元。

主办:息烽县新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