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集历代统治经验之大成,建立了一套有史以来最为完善的独裁制度。清朝皇帝的权力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朝的统治也是有史以来最稳定的。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那我们能不能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王朝呢? 对于统治者来说,是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可就不是了。

清朝的人口达到了历史顶峰,可是粮食产量没有等比例的上升。人口多了,人均粮食却少了,老百姓更穷了。在乾隆末年,英国使者在中国见到的是触目惊心的饥馑和贫困。“康乾盛世下”的老百姓,过的是饥饿、野蛮、如乞丐一般的生活。这样的王朝纵然有着辽阔的疆土和堆积如山的金银,却和老百姓没有半点关系。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清朝的皇帝有着近乎无限的权力,可他们只把这些权力用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文字狱”。

所谓“文字狱”,就是因言定罪,因为读书人写了不该写的字,就把他抓起来。这种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巴不得干——要是全天下人都说皇帝的好话,这王朝多容易统治呀。可是大部分王朝都搞不出大规模的文字狱。因为皇帝身边的官员也是读书人,哪个读书人会同意这种人人自危的政治迫害呢!只有在皇权特别特别强大,皇帝可以随便碾压官员的时代,才可能冒出大型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譬如秦始皇的时候,譬如朱元璋时候,再就是清代。 秦始皇有著名的“焚书坑儒”,但前面说了,规模其实不大。朱元璋时文字狱牵连极广,但好在只有他一帝。大规模的、长期的、成系统的文字狱,只发生在清朝。

清军刚打下中国的时候,就开始对文人开刀,其中一件是顺治时的“科场案”。 有一次,有人在江南地区的科举考试中作弊被清廷抓住。因为江南文人势力最大,最不顺从满清的统治。因此清廷抓住了这个由头,狠查严打。最终把涉事的考官、中举的学子几十人全部问斩,牵涉其中的数百人流放黑龙江。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这什么意思呢?这相当于全国高考的时候,你们省的主考老师有舞弊行为被查出来了。结果主考老师、监考老师、巡考老师,反正是和这事有点牵连的,再加上考生本人,一律拉到刑场上枪毙,家产全部没收,所有人的亲戚都流放到边疆干苦役。剩下那些沾点儿边的老师、学生,也一律没收家产,全家去干苦役。

文字狱真正的高潮,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三朝文字狱的特点是:捕风捉影、处罚极重、牵连极广。先说捕风捉影。 古人写字的规矩很多,有一条规矩是要避讳长辈、皇帝的名字。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比如康熙名叫“玄烨”,“玄”和“烨”两个字就不能写出来。真需要这两个字的时候怎么办呢?可以用代替法,比如把“玄”字写成“元”字。

乾隆的时候,有个书生编了一本字典。在这本字典里,他要教读者怎么用代替法来避讳君主的名字,其中就列举了“玄”、“烨”等字该用什么字来替换。他所介绍这些方法,都是清政府官方的规定,是完全合法的。

可是,他在举例子的时候不还是得写上“玄”、“烨”等字吗,这不也犯忌讳吗?于是作者用了另一种避讳方法,“缺笔法”,也就是写“玄”、“烨”等字的时候少写一划,这也是当时惯用的避讳方式。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结果乾隆说什么呢,他说这个作者太可恨了,避讳“玄”、“烨”等字的时候应该用“拆字法”,把一个字拆成好几个字写,用“缺笔法”不够尊敬!就因为这点小事,以及书里其他一些类似的格式小错误,这本书的作者被“从宽”处罚,斩首(不从宽就是凌迟),子孙七人斩首,妻子幼孙等家人发配为奴。

更惨的是一开始负责查办此案官员,被乾隆认为查办不力,“从宽”斩首。之前见过这本书的官员因为没有举报,革职交刑部查办。还有上上下下牵扯到的地方官什么的,一律受到处罚。

清朝“文字狱”狠查严打,乾隆帝因为两个字,就斩首七人

清廷为什么要如此疯狂呢?清朝的皇帝们真以为文人没有避讳几个字,私下里发发牢骚不会动摇大清的根本吗? 不是的,清朝前期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精,他们不会有这么单纯的想法。 清朝的皇帝们并不是要惩治所有在文字上犯错的人,真要这么干,天下的读书人早就被杀光了。清廷是要造成这样的效果: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只要皇帝愿意,可以随时找个罪名让你家破人亡。至于这罪名找不找,什么时候找,就全凭皇帝一个人的喜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