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迅速分裂成了各大军阀,没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吗?

彭时坚


诚邀。



袁世凯在我国有“窃国大盗”之称,正所谓“窃钩者诛”,事实上他的去世使得北洋军阀迅速分裂成几个派系,并且各自为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混乱的局面。那么当时的北洋为什么无人能够“继承大统”,成为第二个袁世凯呢?

首先谈这个之前,要说说“北洋六镇”。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合称北洋六镇。清廷视北洋六镇为国家主力军队,用以拱卫京师和驻防京畿。

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任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任统制,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力自此形成。


北洋军的组成部分基本上就是同乡,兄弟和姻亲关系,而这支队伍,基本上是谁带的兵,兵就听谁。他们统一听袁世凯的号令,等袁世凯去世,各个领兵将领,各自另立山头,实力旗鼓相当,资历辈分也都相同,威望也都相同。所以造成军阀混战,谁也不服谁的局面。

事实上,自北洋六镇兴起以来,内部也是派系极多,实力派有段祺瑞,冯国璋,曹琨,张勋等,其他小势力有很多,袁世凯在的时候还好,他能镇住他们;但是袁世凯去世后,无论是黎元洪还是徐世昌都无力摆平这些实力派军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及北洋政府虽然仍存在,但已分裂为直系和皖系,奉系是后起之秀。 北洋军之所以分裂,不是没人能够接替袁世凯的位置,而是想接替袁世凯位置的人太多了,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冯国璋、曹锟乃至非北洋系的黎元洪,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使众人信服。

府院之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混乱的篇章,接下来是张勋复辟,然后便是冯玉祥的“北京政变”,紧接着就是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等一系列的军事作战,其中出了好几任总统和总理,但再也没有一位能够像袁世凯一样“一言九鼎”的人物。


北洋体系的分裂,从本质上说,是因为各系军阀自持手中的军权,试图成为昔日的袁世凯。但是,他们又没有袁世凯曾经的威信,毕竟北洋体系是袁世凯亲手创立。他们曾经同属于袁世凯的阵营,段祺瑞和冯国璋又是“北洋三杰”中的人物,更是谁也不服谁,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凯指定的人。因此,北洋体系的分裂是迟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北洋军阀这样一个群体的凝聚力,需要一位强人来保证,在北洋军阀“服从、报恩、不党”的基本观念中,群龙无首势必会陷入心怀各异的分裂。


源稚生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北洋军是怎么来的,袁世凯又是怎么带队伍的。

如果贴百度百科,肯定要从小站练兵说起,其实那就远了,真正北洋军的成型,是清朝北洋新军六镇的编练。

袁世凯掌握北洋新军的权力来源,在于他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身份,而其练兵的费用,则是一大部分由直隶财政支出,一大部分来自于清朝中央政府划拨的“两江协饷”,也就是说,部队是他带出来的,但是养兵的钱,是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凑出来的。

尽管北洋新军的编制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还制定了步兵操典等等制度规范,但是北洋新军本身并没有统一的后勤管理,中国近代统一军需的鼻祖是张作霖的“奉军”。

没有统一后勤管理,北洋新军的整个成军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由袁世凯统一外购军械,编练各镇,任命各镇将领之后,由其自行招兵、训练,官兵训练合格后,正式成军,按照编制统一发放军饷。

需要注意的是,镇统一级的将官在这个编练过程中实际上是“承包”的角色,选任基层军官、招募和训练士兵,乃至于后续发放军饷,都基本由“承包者”说了算。

也就是说,袁世凯对于北洋新军的管理,一是统一军械供应,二是管理高级军官,三是大包干按编制发军饷。

由于北洋新军的“高薪制”,其一年养兵的费用几乎与一镇的装备费用持平,也就是日常养兵比建军还贵。

这种松散的管理,让袁世凯在第一次失权之后,直接被清朝中央政府拿走了北洋军,只不过,当时主政的摄政王载沣兄弟对于老北洋的旧人并不赏识,反而对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留学生青眼有加,大肆提拔安插,殊不知,这些人有不少干脆就是革命党,比如蓝天蔚、吴禄贞等人,可以说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哪怕有这些矛盾,当袁世凯二次复起时,对于北洋军的掌握也已大不如前,只能通过各种纵横捭阖的手段,连哄带骗,完成了自己逼清廷退位,取而代之的大规划。

说得直白点,他如果对北洋军有蒋介石日后对于党军第一军的掌控力,也就不必南北议和了,直接搞清帝禅让都可以了。

恰恰因为如此,他才在北洋军旧部之外,让自己的“大太子”袁克定,组织模范军,建立自己的真正嫡系部队,也受到了明晰其目的的众将的抵制,而日后的称帝之举,更是受到了其集团内部的或明或暗的抵制,所谓众叛亲离,实际上出在核心团队中。

至于当时咋呼得欢的国民党也好,蔡锷护国军也好,相对于仍然是庞然大物的北洋集团,实在不值得一提。

不过,袁世凯对于北洋集团,自始至终不是作为军事统帅的身份而受尊崇,而是作为这个集团的“政治代表”和“经济支柱”,因为袁世凯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央政府对国内行使权力,保障对北洋军的供养,同时,可以很好地与英国为代表的列强周旋,获得外交支持以及贷款。

在他之后,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冯国璋和曹锟为代表的直系,都不足以号令整个北洋集团,更不具备袁世凯的上述能力,结果为了取得一个“号令群雄”的中央大义名分,各个小团体大打出手,得到之后,处境仍无改观。

最终,驻扎各省的北洋军走向了军饷自筹,自行扩军的防区体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王国,直到被关外的奉系摘桃子,又一起被北伐军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归根结底,袁世凯死后没人能够继任,不是什么权术问题,而是北洋军的制度安排问题,换谁来,都没戏。


刘三解


其实,袁世凯在的时候,都有点镇不住手下那帮骄兵悍将。

从清末开始,就面临着地方总督、巡抚权力过大,尾大不掉的局面。那些担任直隶、两江、湖广、两广总督的大员,影响力比中央的军机大臣还要大。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脱离清朝独立。比如湖北有黎元洪,云南有蔡锷、唐继尧,山西有阎锡山,广西有陆荣廷,全国乱成一锅粥。后来中华民国虽然建立,但是各省都督、督军的权力比清朝时更大了。他们掌握着军政财大权,中央难以节制地方了。袁世凯开始时只能控制北洋系管辖的地盘(主要在北方),南方则是革命党、立宪派等势力的天下。后来在“二次革命”中,袁世凯击败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革命党,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盘。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不过,部分省份依然不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比如云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奉天的张作霖、山西阎锡山。当然,他们的实力都很弱,不敢反对袁世凯。

但北洋内部一些大将实力却激增,比如段祺瑞、冯国璋等,引起了袁世凯的猜忌。段祺瑞最后被剥夺兵权,辞去陆军总长一职。冯国璋也遭到袁世凯的监视。两人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

另外,地方各省长官控制着财权,他们一直不愿意给中央送钱,袁世凯政府的财政很困难。

袁世凯毕竟有实力、有权谋、有威望。他本来是可以一步步削弱地方各省的军权、财权的,并解决手下的功臣宿将。但是袁世凯偏偏想当皇帝,没来得及解决这些问题,就人心尽失、一命呜呼了。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但他不是北洋系,没有实力,北京政府实权掌握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里。段祺瑞事实上成为了袁世凯的继承人。他控制着安徽、山东、福建、陕西、甘肃、浙江、上海、河南、热河等地。段祺瑞的势力后来被称为皖系。

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

不过,北洋嫡系中,冯国璋、曹锟也有相当大的实力,他们被称为直系军阀。冯国璋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三省,而且还担任大总统。曹锟控制着直隶,手下有吴佩孚这样杰出的人才。两人不仅有地盘,还掌握着大量的北洋精锐部队。直系、皖系分裂大大分散了北洋系的实力。



民国大总统、直系军阀冯国璋

西南地区的地方势力,主要有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唐继尧控制着云南、贵州,势力影响到四川。陆荣廷控制着广东、广西,并影响到湖南。在反袁的护国斗争中,他们的实力得到了发展。孙中山的革命党,也一度与西南军阀联合。


滇系军阀唐继尧

袁世凯死后,皖系段祺瑞成为势力最强的一方,并操控着北京政府。段祺瑞推行武力统一政策,试图消灭西南地区军阀。但是手握重兵的直系冯国璋、曹锟暗中反对,他们主张以和平方式统一全国。直系和西南军阀联合起来对抗段祺瑞,双方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段祺瑞的权谋手段和实力远远不如袁世凯,他既不能统一北洋系,也摆不平各地割据势力。如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直系、皖系的对抗中,左右逢源,逐渐发展起来。阎锡山等势力较弱的军阀也在暗中发展势力。全国呈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国史拾遗


因为袁世凯从来没认为自己是“北洋领袖”,辛亥革命后他一直以“八旗共主”自居,所以他死后北洋军迅速的分裂了。


袁世凯乃至于北洋第一代军阀(段祺瑞、冯国璋、曹锟)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军人自觉,他们在精神层面还属于前清旧时代。


什么是前清时代的认识?


简单来说,不认为军人是自己身上重要且唯一的标签,袁世凯这些人更愿意把自己的“军队生涯”看作是“军功出身”,一种踏入仕途的方式,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人领袖。


再直白的说,袁世凯这些人对自己的认识类似于前清的阿桂、傅恒,虽然这两人在乾隆朝也屡次统帅大军,但是阿桂和傅恒肯定不会认为自己是“军头”,肯定认为自己是“中堂”是“军机领班”。


所以,在袁世凯(包括后面的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看来,“北洋”不是一个军人团体,而是一个政治派别,本质上和前清八旗某旗出身是一样的;一旦他们爬到了政治上的顶点,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就和传统意义上的古代帝王没有区别,并不真正依靠某一派,而是追求一种更超然、更中立的领袖地位,相比清一色的“北洋”,他们更愿意看到各个派系之间互相争斗(争宠),而他们则成为高高在上的仲裁者。


皇太极虽然是依靠自己执掌的镶黄旗当上努尔哈赤继承人,但是他一旦当上“大汗”,他肯定认为自己是八旗共主,而不再是镶黄旗旗主了。


不仅袁世凯、段祺瑞是这样,就是后来的希特勒也是如此,别看希特勒缔造了纳粹党,并且依靠纳粹党上台执政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看希特勒的各种讲话和表态,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纳粹党的领袖或者创始人,他认为自己超然于纳粹党之外,是高于党的存在。



所以袁世凯才会在段祺瑞给他一再推荐北洋系的人时,不满的指出别老是给他推荐“挎东洋刀”的,也因为如此,他才会刻意提拔蔡锷这样的非北洋系军人,意图就是为了掺沙子,为了别“铁板一块”。


袁世凯这么想,这么做,从袁世凯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二次革命”不但让他的努力失败了,而且还变相造成后来他称帝的失败。


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袁世凯辛亥革命后到“二次革命”这段时间,他一直想做的就是在保证自己基本盘的情况下,分裂或者叫削弱北洋军人在政府里的权力和影响力,努力让自己成为“八旗共主”。


所以在“二次革命”时,袁世凯虽然免去了国民党三个督军的职务,但是依然任命了国民党的陈炯明接替胡汉民,这其实就是袁世凯的权谋,他不愿意一棍子打死国民党(他也没把握和决心),而是希望“驯服”国民党,把国民党变成他用来“吓唬”北洋军人的一根棍子。


如果当时孙中山先生下了袁世凯递来的这个台阶,那么,无疑他和国民党会在袁世凯掌握的这个“朝廷”从对手变成下属;所以,孙中山先生宁愿用一种“宁愿我喜欢的球队十年不拿欧冠,也要让你降级”的方式来和袁世凯“拼了”。


虽然在现实层面袁世凯大获全胜,国民党一败涂地,孙中山先生也流亡海外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袁世凯被迫使用北洋军人去镇压国民党的军事反抗,这使得在其他政治派系看来,袁世凯不是什么“共主”,他就是一个“小团体领袖”;在段祺瑞这些北洋军人看来,既然关键时刻只有北洋军人起作用,那你袁世凯就应该给予北洋军人更多的权力;而对于袁世凯本人来说,既然北洋军人打垮了国民党,那么作为一个领袖,必须公正的论功行赏,总不能北洋军人打败了国民党,回过头把督军的位置给梁启超等其他派系的人吧。


但是袁世凯这种论功行赏反过来又会在其他政治派系眼中变成一种“任人唯亲”,从而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认为袁世凯就是北洋军人的宋江;而这种舆论氛围反过来又会影响北洋军人本身,他们会觉得既然袁世凯是北洋的领袖,那么胳膊肘不能向外拐啊。


然而,对于袁世凯本人来说,他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北洋派系的首领”,他自我认知一直是“国家的领袖”,所以袁世凯在“二次革命”后一直在致力推行各省文武分开,削减督军的权力,如果我们把袁世凯看做是当时国家的领袖,那么袁世凯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



也因为袁世凯自认是国家领袖,所以他对所谓培养“北洋派系领袖”很不上心,不但不上心,而且作为国家领袖,他不希望自己下面最大的政治派系有一个明确的“第二领袖”存在;正如希特勒和纳粹执政后,在希特勒自杀前,谁是纳粹第二号人物根本无所谓,也没人在乎一样。


即使是袁世凯的几个有政治野心的儿子,比如袁克定,想的也是接班成为国家领袖,而不是接班成为北洋派领袖。


所以,袁世凯一直以来对北洋军人的安排都是把几个巨头段祺瑞、冯国璋这些人分开安置,段祺瑞要主政中央,那冯国璋就得执掌地方。


结果就是北洋军人这个派系除了袁世凯,没有一个明确的第二号人物,袁世凯本人和北洋军人群体也从没有认为段祺瑞是“二号人物”的认识。


所以当袁世凯最后一次企图削弱军人权柄,恢复传统王朝时代“与士大夫共天下”努力失败,本人也很快病死后,北洋作为一个政治派别就迅速的分裂成了皖系、直系以及许多的旁支。


兰台




袁世凯钦定继承人。

袁世凯临终前在“金匮石室”里留下继承者人选名单,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则任国务总理。

袁世凯当时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独裁者,为何仍然倒行逆施称帝?最后的候选人名单里又为何没有袁克定?袁世凯的“遗诏”公布后,最为失望的当属袁克定。

袁世凯与黎元洪有着相似的经历,皆是由清政府官员摇身变成中华民国最高层领导者,但是黎元洪并不属于袁世凯的北洋体系,袁世凯留下“遗诏”让黎元洪当总统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们细细想想的话,便会发现将死的袁世凯仍然具有优秀的政治权谋。



袁世凯为何指定黎元洪为自己的继承人?又为何放弃袁克定?

当袁世凯宣布称帝后,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西南军阀宣布讨伐袁世凯,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最终迫于压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讨袁风波并没有因此停歇,同时袁世凯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袁世凯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儿子袁克定,袁世凯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称帝成功,北洋体系的人便顺势成为袁家的家臣,让袁克定继位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袁世凯没有成功,国体仍然是共和国,那么袁克定必然没有能力压服民国官员以及国民。如果袁世凯强行让袁克定上位,那么袁克定的结局肯定会很凄惨。因此,袁世凯选择让袁克定从这个危险的政治漩涡里抽身出来,这是袁世凯作为父亲,最后为儿子袁克定所做的保护。

但是,袁世凯又为何选择黎元洪呢?这里面是有讲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被革命党从床底下拖出来担任军政府都督,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又顺势成为副总统,黎元洪与革命党有很深的渊源。当时全国都在痛骂袁世凯倒行逆施,北洋体系也处于风口浪尖,袁世凯为了平息政治风波,缓和南北双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选择让南方革命党能够接受的黎元洪。同时,袁世凯也很清楚时势,当时的段祺瑞手里的权势已经可以威胁袁世凯,更不用说黎元洪了。

因此,让黎元洪继位,既能平息国民的怒气,也能让北洋体系继续掌控话语权,可谓是最稳妥的方案。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体系为何会分裂?

袁世凯病逝后,他亲手组建的北洋体系确实分裂了,可是说“迅速分裂”应该谈不上。

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当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实际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当时北洋体系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军阀也基本会响应。同时,当时国人因为袁世凯的称帝事件,对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经降到最低,南方革命党的声望则在逐渐增高,此时的北洋体系最好的应对措施是继续抱团,用绝对的力量保证自己绝对的政治地位。因此,当时北洋体系里实力最强的段祺瑞应该算是北洋各系军阀认可的当家人。

北洋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始于“府院之争”。段祺瑞架空黎元洪,并对是否对德宣战产生纠纷,最终黎元洪愤然辞职,冯国璋入京任代总统。段祺瑞仍然想继续掌控北洋政府,可是这时的代总统冯国璋并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冯为争夺控制权而继续“府院之争”,因为段、冯矛盾的加深,北洋体系开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此时奉系也处于形成的过程中。

北洋体系的分裂,从本质上说,是因为各系军阀自持手中的军权,试图成为昔日的袁世凯。但是,他们又没有袁世凯曾经的威信,毕竟北洋体系是袁世凯亲手创立。他们曾经同属于袁世凯的阵营,段祺瑞和冯国璋又是“北洋三杰”中的人物,更是谁也不服谁,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凯指定的人。因此,北洋体系的分裂是迟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权力让人迷失自己。


吾与吾国


北洋军阀并没有迅速分裂,袁世凯死前也对接班人问题有过一番老道的安排,继位顺序分别是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北洋的派系之别在袁世凯在世,甚至是小站练兵初成时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在袁世凯的威望下,北洋在外界看来是铁板一块,再者手底下的将领互相看不过眼,也有利于站在最高层的袁世凯居中制衡。袁世凯执掌全国政权进而称帝以来,在孙中山、黄兴“二次革命”和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西南军阀讨袁“护国运动”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国人对北洋政府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列强势力也降低了支持的力度。袁世凯为了缓和南北双方的政治矛盾,平息因称帝带来的政治危机,再加上自身日益加剧的病情,不得不开始考虑安排他死后的继承人。



袁世凯在接班人上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的顺位安排可谓是老谋深算。迫于当时北洋政府人人喊打的内忧外患困局,推出黎元洪这个南北双方都接受得过去的人选,为的就是堵住所有人的嘴。在让黎元洪当总统的同时,安排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又能让袁世凯一生为之奋斗的北洋嫡系势力继续居于全国政治顶端、掌控话语权和决策权,在这样权力设计下,黎元洪充其量只不过是民主共和政体的“吉祥物”罢了。而此时的北洋体系为了实现垄断全国政治高层的目的,总体是呈现联合、团结的状态。


北洋军阀实质性的撕破脸分裂,是在冯国璋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阶段,北洋体系内分化出了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盘踞东北三省的张作霖奉系势力也趁机开始壮大,冯玉祥、曹琨、吴佩孚等第二梯队人物也开始纷纷登上舞台。局势从北京城内的拌嘴吵架发展到了直皖面对面开战,在对西南军阀的战争中立功最大的直系大将吴佩孚,因不满段祺瑞将湖南督军的位置给了段的亲信张敬尧,转而反过来攻打段祺瑞皖系用武力讨个说法。

连战连胜的吴佩孚打得皖系直接崩盘散架,段祺瑞政府垮台。但直系的曹锟与吴佩孚上台后并没能掌控全局、维系北洋军事体系表面的统一,而且更在随后的直奉战争中落于下风。其余脉孙传芳、吴佩孚、冯玉祥,也在与蒋介石的北伐、中原大战中败落。奉系在东北王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命丧日本人之手后,由其子张学良通电“易帜”并入南京国民政府,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北洋军阀逐渐趋于瓦解、消亡……


竹山清溪涧


袁世凯死以后,北洋军并没有迅速分裂,但的确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像袁世凯一样的强势人物。

想要理清北洋,就要搞清楚北洋的辈分和派系。

北洋的老祖宗,自然是李鸿章。但民国的这帮北洋军人,共同的祖宗是袁世凯。

袁世凯的小站练兵,是真正的北洋军的开始。跟袁世凯同一个辈分的北洋系只有一个——徐世昌。

徐世昌后来也当过民国大总统,因为他辈分重,威望高,各路军阀都能接受。徐世昌在清朝就是总督(东三省总督),是袁世凯的拜把子大哥。但是徐世昌是文人,一直充当袁世凯在朝廷里的臂膀,对军事从不插手,他与袁世凯的关系类似于曹操和荀彧,曹操死了,荀彧自然是镇不住手下的骄兵悍将的。

袁世凯之下一个辈分,主要代表人物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张作霖也属于这个辈分,不过他不算真正的北洋人,所以不列入)


这其中威望最重的是陆军总长段祺瑞,事实上也就是他继承了袁世凯去世之后的实际权力。段祺瑞手里有军队,在北洋军内部威望也是顶顶的。

问题在于,他有竞争者。

如果类比到三国的话,段祺瑞类似于于禁,属于曹操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首席大将。但是首席大将并不代表大伙都服你,于禁要是当了大哥,许褚张辽徐晃这帮人就会服他吗?

果然,在对付袁世凯的总统继任者黎元洪的时候,北洋派对付黎元洪这个外人时同仇敌忾,等黎元洪被赶走,冯国璋来当了总统,于禁vs张辽的时候,段祺瑞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后来爆发了直皖之战,吴佩孚的直系在战争中击败了段祺瑞的皖系,段祺瑞下台。此后的历史,基本是吴佩孚、张作霖唱主角。他们虽然也是北洋,但是并不是袁世凯的嫡系,属于徒孙辈的。等到后来张作霖掌控北京以后,北洋的势力其实已经消亡了大半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这种人,其实不能完全算是北洋军。而段祺瑞、冯国璋这些人呢?他们又不能称之为“军阀”,因为他们身上政治家、官僚的色彩明显重于军阀的色彩,所谓的“北洋军阀”,实在是一比糊涂账啊!


小约翰


答案是没有。所谓树大猢狲散。

北洋军共有6镇,其中5镇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班底。这些教官和士兵中,之后出现了5位总统、9位总理、30位督军。可见,有多么分裂。

为什么呢?

先看看,小站练兵时,袁世凯都网罗了那些人。

在天津小站,袁世凯除了起用当年随李鸿章来北方驻防的淮军旧将外,又派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处总办或统带;派曹锟、卢永祥、王占元、段芝贵、李纯等分任各营哨官;并委派旧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绍仪办理文案。而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被称为"北洋三杰"。

都是一时之豪杰。

从北洋军构成看,高级军官是袁世凯的心腹,下层士兵因为袁世凯搞来钱和枪支,只认他,不认别人。

所以,袁世凯在时,只有他能压制这些人,他一死,北洋军就没有了主心骨,迅速分派、分系。

段祺瑞能服冯国璋吗?冯国璋能服曹锟吗?不可能,于是大打出手,军阀混战。

归根结底还是旧军队的弊端,没有主义,只有派系。


猛哥V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教官和士兵中,之后出现了5位总统、9位总理、30位督军。



在天津小站,袁世凯除了起用当年随李鸿章来北方驻防的淮军旧将外,又派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处总办或统带;派曹锟、卢永祥、王占元、段芝贵、李纯等分任各营哨官;并委派旧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绍仪办理文案。而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被称为"北洋三杰"。



从上文中,你可以看到,在天津小站练兵时,这些人赫赫有名,什么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徐世昌、唐绍仪个个都是清末民初的响当当的角色。



袁世凯在时,这些人行事还左右平衡,思前顾后,虽然他们有一部分人也不赞同袁世凯称帝,不过出来明确反对的,有反对,也不是很多,至少他们给袁世凯面子,也服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后,短短时间就失败,然后袁世凯死了,北洋大树到了,所谓树倒猢狲散,北洋军阀没有了主心骨,迅速分派、分系,段祺瑞能服冯国璋?冯国璋能服曹锟?于是大打出手,军阀混战。



袁世凯的位置,别人还真的不好接替,因为他在时,他的威望能够震住这些人,也可以把这些人拉到谈判桌上来。袁世凯一死,其他的人威望没有袁的高,是谁都不服谁,凭什么某某能够当总理,他行我也行的思想,导致事态恶化。


司马PC


看了这个问题的几个回答有点想笑,特别是置顶那个答案,是不是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并没有迅速分裂,相反还比较团结。当时种种原因,继承总统大位的是“外人”黎元洪而不是北洋系自己的人,为此,北洋系的人还找过段祺瑞要说法。其实,黎元洪当总统只是权宜之计,一方面为了符合《约法》精神(总统死副总统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堵住护国军的嘴。袁世凯的真正接班人是段祺瑞,段名义上只是总理,却掌握着实权,成功架空了黎元洪。而且,北洋军还是认段祺瑞这个老大的,并没有分家散伙。

北洋系开始分裂是从直皖战争开始的,而直皖战争可以简化为段祺瑞与吴佩孚的矛盾。段祺瑞深知西南军阀是个地雷,必须排掉,所以不惜从日本借款用于练兵,企图用武力实现真正的统一,超越自己的前主公袁世凯。开始,战事发展顺利,北洋军顺利拿下湖南,并进一步兵指广西。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作为主力战将的吴佩孚顿兵不前,罢工了。原来,打下湖南吴佩孚功劳最大,以为湖南督军的位置非自己莫属。不料,段祺瑞却把这个位子给了亲信张敬尧。

吴佩孚与段祺瑞先是在报纸和电报上打嘴仗,后来直接发展到武力开撕,这就是直皖战争。段祺瑞信任的徐树铮、段芝贵、曲同丰等人统统不是吴佩孚的对手,被打得灰头土脸,特别是曲同丰作为吴佩孚的老师还被学生活捉,丢尽了老脸。战争的结果是直系崩盘,段祺瑞垮台,北洋军分裂。段祺瑞在台上本来还能镇住场子,维系北洋军一体,他垮台之后曹锟与吴佩孚上台,资历不够,不少老资格的北洋将领们不服气,纷纷离心。

袁世凯是1916年死的,段祺瑞是1920年下台的,中间有4年之久,故问题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迅速垮台,可能有些不准确。在中国做事情,资历在很大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段祺瑞的资历和能力比袁世凯差一个档次,只能勉强维系北洋军的统一。段祺瑞倒台后,再没人能镇得住北洋军那些老资格的将领,分裂难以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