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位造反的太子:一位为了当皇帝,一位为了不当皇帝

在古代,太子可以说是最接近皇位的人,只要熬死老皇帝,迟早会坐上那把龙椅,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两位奇葩的太子,这两位都造皇帝老子的反,原因却截然相反,一位是为了当皇帝,一位是为了不当皇帝!


历史上两位造反的太子:一位为了当皇帝,一位为了不当皇帝


为了当皇帝造反的这位名叫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之所以起名承乾,表面是因为李承乾出生在承乾殿,更深层的意思则是李世民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承继皇业,总领乾坤,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与愿望相违背,长大后的李承乾竟然长歪了!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虽然腿有残疾,但丝毫不影响李世民对他的喜爱,8岁便封其为太子,12岁时便允许李承乾“听诵”,锻炼其理政能力,李承乾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去岐州,便留下李承乾以太子身份监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最终却走上了歪路!


历史上两位造反的太子:一位为了当皇帝,一位为了不当皇帝


公元642年,李承乾得到一名能歌善舞的“美人”名叫称心(娈童),李承乾喜爱的不得了,整日同吃同睡,结果此事被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李世民大怒,直接下令将称心等人斩首,李承乾伤心欲绝,偷偷在东宫修了个小屋,将称心的牌位摆里面,日日祭祀,还私下给称心封官,从此李承乾性情大变,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之间产生隔阂!

紧接着,李承乾的弟弟李泰也起了竞争皇位继承权的心思,李承乾大惊,竟然策划谋刺自己的胞弟,在谋刺失败后,竟然联合侯君集、打算起兵造反,将老子李世民逼上太上皇之位,结果造反失败,被李世民幽禁而死!


历史上两位造反的太子:一位为了当皇帝,一位为了不当皇帝


为了不当皇帝造反的这位太子名叫拓跋绍,是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这位之所以造反,则是因为道武帝立了一个奇葩规矩“子立母死”!

公元409年,道武帝立自己的长子拓跋嗣为太子,为了避免太后干政,拓跋珪效仿汉武帝,直接赐死了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没想到的是拓跋嗣跟自己的母亲感情极好,刘贵人死后,拓跋嗣整日以泪洗面,搞的拓跋珪很是不爽,于是便扬言要废了拓跋嗣,立次子拓跋绍为太子!


历史上两位造反的太子:一位为了当皇帝,一位为了不当皇帝


结果拓跋珪还没啥举动,拓跋绍的生母贺夫人做不住了,儿子当不当皇帝不要紧,自己还想活着享受荣华富贵呢,于是贺夫人二话不说,便派人跑出城告诉自己的儿子拓跋绍说道武帝要杀自己!

听闻此事,拓跋绍坐不住了,赶紧联络自己在宫中安插的人手,连夜闯进宫去,将自己的老子拓跋珪斩杀在龙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