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備受爭議的《愛情公寓》今日票房突破5億,卻繼被詬病販賣情懷、抄襲、大規模退票、豆瓣評分直逼最低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之後,又被網友爆出

“偷票房”的醜聞。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8月11日,一名網友 @琦琙Amthyst 在微博上曬出兩張手寫電影票,懷疑《愛情公寓》涉嫌偷票房。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8月12日,CCTV6電影頻道欄目官方微博 @中國電影報道 發微博稱,“聽說有偷票房的事,徵集,請在此條微博下曬出證據,我們調查。”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8月13日中午,《愛情公寓》官微對此發表了回應,表示“愛情公寓沒有做過”,並貼出票房監察舉報電話。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8月13日晚,@琦琙Amthyst 刪除了微博並出面澄清,這兩張手寫電影票的由來只不過是朋友口誤買錯了電影票,卻被她誤以為《愛情公寓》偷票房的證據,因而向愛情公寓官方和出具影票的電影院道歉。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此時,這場“偷票房”風波看來不過是一場烏龍,然而,@中國電影報道 的那條徵集微博下已經聚集了大波憤怒的網友,紛紛對《愛情公寓》“偷票房”的行為進行舉證。

除了手寫場次之外,還有貓眼購票鏈接與所選場次不符、單張電影票上卻有兩部電影片名的情況。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另有網友懷疑,《愛情公寓》上映首日票房涉嫌造假,“一家只有七八個放映廳的影院如何在一天內放三百多場?”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對於這些質疑,《愛情公寓》官微和網友舉證中被cue的多家影院也一一作出了回應,解釋道這些票根出錯的原因為臨時更換影廳、放映設備故障、空調故障、出票機故障等等。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隨後,新京報記者也採訪了業內人士和票房專家,對此次事件的內情進行了分析。

電影市場專家李瑜表示,他預估《愛情公寓》光是首日的票房差不多就已經收回成本,這個戲拍攝倉促,演員片酬和製作成本並不高,剩下賣多少可能都是賺,沒有太大必要操作偷票房。

票房分析師羅天文則認為,近幾年,偷票房的現象出現過不止一次,但這次事件首先是在網絡上發聲,雖然有很多網友曬出證據,但真實性仍有待考究。

而受訪的各院線經理也大多表示,《愛情公寓》並無偷票房的現象。

由此可見,網絡上的舉證雖然數量眾多,卻都沒有“實錘”,且地區分散,或許為孤立事件,然而官方的澄清也尚不能完全排除偷票房的嫌疑,真相仍待有關部門進一步核實。

從《葉問3》的“幽靈場”開始,輿論對國產電影“偷票房”的質疑不絕於耳,建立了國產電影文化自信的《戰狼2》也曾遭遇權威外媒“票房注水”的懷疑,引起一片譁然。今年早些時候的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也曾因此被推至風口浪尖,難以根治的票房造假,讓中國電影票房數據的公信力蒙上了巨大陰影。

賣情懷、抄襲、貨不對板,《愛情公寓》還涉嫌偷票房?!

而這次《愛情公寓》的“偷票房”事件在網友群體中激起的巨大水花,雖然多被定性為“烏龍”“個例”,卻也側面反映了觀眾對於國產電影票房真實性的高度關注。

在觀眾的眼睛已經被眾多大片“包漿”、信息擴散速度如流星趕月的今天,片方為了牟利而對票房“做手腳”的“犯罪成本”大大提高,而網友的監督也不失為促進中國電影票房數據公開透明化的一種動力。

但願此次事件真是“烏龍”,希望在網友和監督部門的核實之下,一切能儘快水落石出。無論網友的懷疑是否屬實,至少給廣大片方發去了“最後通牒”——

“偷票房”或許一時爽,但真相總會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