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風險與投資情懷與投資策略

股市投資風險與投資情懷與投資策略

中國股市經歷已經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在改革開放的中國,改善以提升中國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現代企業制度與國際接軌的經營,併成就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如果沒有中國資本市場的支持,沒有中國股民的支持,中國經濟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在中國股市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為國有企業改善資本結構,改善經營環境。通過資本市場籌資功能,讓國有企業有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煥發了新的生機。 以此同時,中國股市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其融資功能為中國企業與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原始動力。

中國股市的人員參與度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應該這麼講是中國股民撐起中國經濟的一片藍天與主力。

中國股市的發展也是經歷了與世界許多國家都會經歷的過程,但是又是不同的,過去很長時間中國股市。是在法律與法規不完善的過程中的前行。 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一是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取得融資;二是上市公司以經營成果回報投資者;第三,同時投資者也可以通過上市公司在市場上價格變化獲取價值投資的收益。 中國股市的發展過程中,重視市場的融資功能,而忽視了對投資者的回報。主要體現在IPO發行的超量超速發行上。是直接的現象就是中國股市長期處於低位徘徊。

特別是自2007年6000點後,11年來,從來沒有突破前期高點。就是在2015年6月,股市經歷半年的上漲以後。在國家去槓桿的政策調控下。迎來了股市的暴跌。當時股市市值由78多億元,降到30多億元這種暴跌迎來的是世界股市上最短的熔斷機制政策的停止。隨後經過國家力主的上證50指標股的上漲與此和中小板股的下跌為代價。造成同一個市場一邊是指標股年上漲34%,另一邊是中小板與創業板的下跌30%.目前中國股市正在進行結構式調整,就是對人為扭曲的市場價格進行的修整。

同時,中國股市參與者的變化,由過去投資者為個人投資者為主的特徵,轉變為機構包括外資機構為主的投資特徵。這種新的變化投資者必須適應。否則將是面臨被割韭菜的命運。正是由於許多投資者往往被套多年沒有盈利的主要原因。投資者目前要注意主要問題是市場參與主體的變化。另外一個就是國家的投資力量的變化。沒有這種思想觀念上的提升,想盈利是很困難的。任何抱怨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不斷的修整自己的投資理念與技術才是關鍵。當前情況下,接近市場底部,倉位控制上要輕倉位是最好的防禦。止損與止盈相當重要,一定要改變過去止盈太高的問題,要適應機構投資風格的改變。止盈放在30%以上就很好了,如果有機會在回調時,再介入不遲。堅決防止盈利不出,被套割肉出的命運。總之,適合市場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