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起源於哪個國家?

李凱


簡單理下關係,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基督教的聖經新舊約中的舊約就是猶太教的寶典),基督教嚴格上應該叫基督教宗教,就是承認三位一體上帝這個最核心概念的宗教群體(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其他一些小派別)。順帶說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伊斯蘭教某個方面上可以說脫胎於基督教,默罕默德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先知,承認耶穌之前其他所有基督教的先知,並且自稱他是既耶穌之後,上帝派來人間的最後一任先知,可以說古蘭經是默罕默德按照聖經的模板去修改整理出來的(這點跟中國太平天國洪秀全有點類似),也因為默罕默德承認耶穌,所以在後面伊斯蘭教搶佔東正教牧區的戰爭中,受到排斥反抗就沒那麼強。→_→後來天主教發現友軍東正教被伊斯蘭教欺負了,而且也順便為了發點財,也就有了後面的十字軍東征。


Hugh86701457


基督教起源於古老的猶太教。與猶太教、伊斯蘭教一樣都是“一神教”。它們共同信仰猶太教的唯一真神:發源於中東沙漠地區,以希伯來《聖經》為根基,以耶路撒冷為聖地。它們都反對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個主宰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造物主。只是各自對認識造物主的屬性本質上有所分歧。

如圖所示:



而且三教的經籍又有許多共同的聯繫。如基督教的《舊約全書》就是猶太教的經書《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三教的神話人物也有很多相同(如亞伯拉罕,伊斯蘭教稱為易卜拉欣;上帝耶和華,伊斯蘭教稱為真主安拉)。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脫胎於猶太教,其根基就是猶太教的經典《塔納赫》。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按起源的時間先後排序)都認同耶路撒冷為自己的聖城。這也是導致不同信仰的宗教不斷紛爭的主要原因。但有一點是非常清晰也必須明確的:任何宗教在其原初的意義上都是為了教人求真、向善、尋美。


清園居


基督教的起源地屬於目前的哪個國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其實基督教的誕生地是很明確的:基督教是公元1世紀起源於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省的宗教。然而由於巴以問題的存在,古代的巴勒斯坦地區如今已分化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國家,事實上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巴勒斯坦省除了包括今天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外,還包括今天的約旦。

公元1世紀30—40年代耶穌以耶路撒冷為中心開始傳教,這時的基督教在相當程度上被視為是猶太教的一個非主流分支派系,因為早期基督教在相當程度上吸收了猶太教教義。然而相比猶太教而言:基督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宗教——從誕生之日起基督教就沒自我界定為猶太人的宗教,而是要構建一種普世宗教體系。到了耶穌的使徒保羅傳教的時代更是將傳教的主要精力用於向非猶太人傳教。

由於早期基督教的原始教義中包含反對富人和統治者的反叛性,不承認世俗統治者的權威而只承認上帝的權威,這使其遭到羅馬帝國10次大規模的迫害: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保羅則被判處斬首之刑,羅馬皇帝尼祿在羅馬城大火後公然在全國範圍捕殺基督徒......戴克裡先時期對基督徒的迫害可謂是最嚴重的:從公元303年2月開始對基督徒進行了持續兩年的迫害,在這一過程中有2000名基督徒被判處死刑。然而羅馬民眾面對帝國晚期的衰落與動盪反而更願意接受不容於官方的基督教,到4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的基督徒人數已達到500萬人左右,約佔帝國總人口的1/10,甚至連戴克裡先的妻子和女兒都傾心於基督教。很快羅馬統治當局就發現:基督教甚至已滲透到帝國軍團之中。戴克裡先任命的帝國西部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在執行迫害基督徒的法令時竟一次性處死多達6000名信奉基督教的士兵,差點因此引發兵變。直到公元392年君士坦丁大帝才以法令形式正式確立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這為基督教的傳播打開了局面。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在其廢墟之上誕生的一系列日耳曼蠻族國家紛紛皈依基督教,與此同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治下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同西方的羅馬教會發生了分裂,由此形成的了東部的希臘正教(東正教)和西部的羅馬公教(天主教)兩大基督教教派。東歐的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斯拉夫國家在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下紛紛選擇皈依東正教派在,至此基督教傳遍了歐洲、北非、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然而隨著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拜占庭帝國幾乎失去了在西亞、北非的全部領土,而這些地區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逐漸伊斯蘭化。作為基督教起源地的巴勒斯坦地區就是在這一時期成為穆斯林聚居之地的。西歐各國曾在教皇的號召下以奪回聖城耶路撒冷為名發起東征,但並未改變巴勒斯坦地區由穆斯林控制的局面。

原本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在被羅馬帝國征服後開始了四處漂泊的生活,然而他們一直備受歐洲各國的歧視,因此在19世紀末猶太人掀起了復國思潮。尤其是在經歷了二戰中納粹德國的種族屠殺後猶太復國思想更加強烈並得到全世界的猶太財團和國際大國的支持。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猶太人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兩個國家,而在此之前早在一戰後英國託管巴勒斯坦時就已將今天的約旦從巴勒斯坦地區劃出。由此古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三形成了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迄今為止作為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教聖地的耶路撒冷仍時不時牽動整個國際社會的神經。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意大利半島被撒丁王國統一之前,羅馬一直是教廷所在地,居住在這裡的教皇是遍佈全球十幾億基督徒的精神領袖,而羅馬這座城市在基督教的傳播進程中也佔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但在基督教的一個分支東正教的眼中,歷史上前前後後卻有三個羅馬,第一個在意大利,就是今天的羅馬城;第二個在土耳其,就是昔日的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爾;至於第三個在俄羅斯,也就是今日俄國的首都莫斯科。

東正教官方名稱是“正統大公教會”,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其與天主教和新教的主要區別在於強調自身的正統性。

自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定為國教之後便迅速地在全國傳播開來,而東西羅馬分家之後,其疆域內的基督徒也被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的宗教信仰中心仍然在羅馬,而東羅馬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旋即被基督徒們認定為第二羅馬。

此後兩個羅馬的宗教觀點漸行漸遠,最終在11世紀導致東西教會的正式決裂。此後東羅馬帝國教會以維護正統自居,自稱“東正教”,主要在如今的俄羅斯和巴爾幹地區傳播。

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正式宣告滅亡。而這座東正教徒心中的聖城也被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佔據,宏大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甚至被改造成了一座清真寺,凡此種種無不讓東正教徒們痛心疾首。而此時發源於基輔羅斯的莫斯科公國逐漸從蒙古人的桎梏中掙脫出來,並越來越表現出一個新生強國的姿態。

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弟弟和侄女索菲亞公主逃出城去到羅馬教廷暫避鋒芒。此時的教皇西斯科特四世一直致力於重新統一已經分裂近千年的東西教會,適逢東羅馬帝國滅亡,公主到此避難,教皇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為什麼不把公主許配給同樣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人呢?這樣作為東羅馬帝國繼承人的俄羅斯就可能在東部夾擊土耳其人,從而減輕歐洲面臨的軍事壓力。

消息傳到莫斯科,伊凡三世滿口答應,對於莫斯科公國來說,迎娶索菲亞公主就等於從法律上確認了自己對東羅馬帝國的繼承權。

與索菲亞同時進入莫斯科的還有東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徽章,一頭盯著歐洲,一頭盯著亞洲,本來就是形容君士坦丁堡的特殊地理地位,而這也成為後來俄羅斯地跨歐亞的精神指引。

時至今日,遍佈莫斯科的“洋蔥頭”式教堂似乎仍然在向世人昭示著這裡才是真正的“第三羅馬”。


地圖帝


一句話來說,

基督教起源於古羅馬統治時期的巴勒斯坦地區(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等地區)

事實上,基督教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教派,而是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個教派的統稱,主要包括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三大教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學與教育等方面,對人類文明有重要影響。包括基督教在內的西方主要宗教均源於猶太教的一神教,即相信神是唯一的。因此談論基督教,就不得不討論猶太教。


有人認為世界各大宗教信仰是同源的


談論基督教,首先就要從古代以色列人開始談,就要知道古代以色列人歷史上兩件重大事件,即出埃及及來到上帝應許之地——迦南。迦南是古代以色列人的聖地,主要是指今天巴勒斯坦、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區。基督教的創立,就是在這塊土地之上。


《聖經》舊約中的西奈與迦南地區


公元一世紀,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及其信眾在古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等地區創立了原始基督教。創建初期的基督教,或者說原始基督教,信徒視被彼拉多處死的拿撒勒人耶穌為領袖,其建立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教、死亡與復活。耶穌創建原始猶太教的背景就在於猶太國家在歷史上多次遭受鄰國的征服與蹂躪。在公元前後的兩三百年中,先後被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和羅馬帝國吞併,猶太人雖然反抗不斷,但並沒有獲得獨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猶太教內部陸續出現了一些派別,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綱領。而這一時期猶太民間還流行彌賽亞思想,也就是說猶太人相信率領猶太民族復興的彌賽亞即將來臨,實現上帝在人間的統治。因此,這一時期的原始基督教的成員大多出於被羅馬征服的猶太人,具有濃厚的猶太民族色彩,其組織、利益和神學體系都不成系統,有著強烈的反民族壓迫和社會壓迫傾向。


基督教的發展與不同派別


相傳耶穌死後十多年裡,也就是公元一世紀三十到四十年代,他的門徒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了早期教會,領袖人物是聖彼得和耶穌的弟弟雅各。他們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雖然被殺,但已經復活,昇天,不久會重臨人間。因此,早期基督教受到其他猶太教徒的反對和迫害,只能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農村分散。公元一世紀三十年代後期,正好猶太教徒掃羅皈依基督教,並更名為保羅,將基督教義傳播至希臘羅馬等地,被稱為“外邦人的使徒”。早期的基督教的信仰主要就是相信耶穌是猶太的復國領袖彌賽亞,帶有神聖的能力,必將很快復活並再臨人間。這種早期基督教的信仰,主要是通過門徒們的“使徒宣道”,宣傳耶穌的生平來吸引人們的信仰。


世界三大一神教關係


自從基督教走出猶太地區向著更廣闊的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傳播,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迫害也開始了。最嚴重的兩次迫害發生在尼祿(公元64年)和多米提安時期(公元91年)。教會史上稱這一歷史時期為“後使徒時期”。到公元二、三世紀時,基督教組織體制基本定型,雖然在羅馬帝國境內處於非法地位,但已經滲透到羅馬帝國各地區,教會上層組成也發生了變化,基督教教義也進一步將反對帝國統治的內容弱化,甚至取消。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古代公交會的形成期”,基督教的活動已經擴展到整個羅馬帝國。


基督教各主流教派關係


公元313年羅馬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和東部皇帝李錫尼發表“米蘭敕令”,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公元392年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由於政治區劃,語言文化等差異,事實上,羅馬全境一直分為東西兩部分。基督教從三世紀也逐漸分為東西兩派。西派以羅馬為中心,傳播於高盧,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線以西地區,通用拉丁語,也稱拉丁教會;東派以亞歷山大里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地位中心,分佈在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一線以東地區,通用希臘語,也稱希臘教會。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個部分。公元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紀曆史中,東正教會因東羅馬帝國的衰落及滅亡,逐漸分化為15個相互獨立的正教會。而天主教會隨著宗教改革運動,陸續分化出脫離天主教會,被統稱為新教的一些新派別。


當代世界主要宗教信仰分佈


總體來說,基督教最早起源於古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是三大一神教之一。在耶穌去世以後,基督教開始走出巴勒斯坦地區並逐漸擴展到羅馬帝國統治的各個地區。到了今天,基督教已經發展為有三個主要派系,多個不同小派別,信徒遍佈全球的世界第一大宗教

,對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教育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hording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基督教的概念。事實上基督教是一個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信仰。它的來源是多元的,它受到的影響也是多元的,說它起源於任何一個具體的國家其實都不客觀不準確。

(提圖斯的凱旋,這件事對猶太人來說影響重大,對基督教的影響其實同樣重大。從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攻陷,基督教就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轉變,甚至說我們熟悉的基督教是從這以後才逐漸形成的也不誇張)

如果我們花點時間讀一讀聖經和早期基督教的歷史我們就能夠發現這一點。我據一個簡單的例子,那就是《聖經》本身。《聖經》今天被認為是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組成的。但是如果我們閱讀聖經本身就會發現,在《新約》文本中經常出現一個術語那就是“經上記著”,每當新約文本當中出現這個術語的時候,就意味著《新約全書》的作者要引用聖經了,但是在整個新約全書當中出現這樣的字句的時候,他們引用的無一例外都是《舊約》的文本。沒有一處是新約上的。這就說明至少在《新約》的書卷被寫成的時候,《聖經》的內容只包括舊約,不包括新約。《聖經》正如《達芬奇密碼》的作者丹布朗所說的那樣不是從天堂發傳真到人間來的,相反它是逐漸形成的,其中的新約全書最初也不被看作是聖經,新約的聖經地位和新約的篇目一樣是主教們的一致意見決定的。這其實是基督教史的一個基本常識,只不過大多數人忽略了這一點,才給了丹布朗故弄玄虛的機會。

(埃及同樣是基督教的重要源頭之一,耶穌從出生起就逃亡埃及避難,日後的亞歷山大里亞更是基督教的重鎮。東方教會的核心在安條克和亞歷山大里亞,從這兩個重鎮一個演化出東方的景教,一個演化出科普特教會)

我再舉第二個例子,如果我們閱讀新約文本,我們會發現它有幾個基本的組成部分,比如四福音書,比如使徒書信。而四福音書被看作是耶穌的門徒對耶穌生平的回憶。而使徒書信則是基督的宗徒們關於信仰、教會的儀式和組織的書信。而如果我們比較這兩部分書卷的內容我們就會發現,在福音書裡耶穌要舉例說明信仰的時候,他談到的是什麼呢?是放羊、撒種、收割,這些農民常見的事件。而在使徒書信裡呢?尤其是宗徒保羅的書信裡呢?當他要談論信仰的時候他舉的例子是城市、街區、簾幕這些城市生活的人常見的東西。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耶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代基督教是一個巴勒斯坦鄉下農民的信仰。而當保羅和其他宗徒用書信彼此解答疑惑,讓基督教趨於成熟的時候,基督徒的多數已經生活在城市裡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再舉第三個例子,四福音書的組成我們都知道是馬太、馬可、約翰和路加四部福音書。但這四部福音書其實從內容上可以清晰的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三部內容大體相近的福音書,也就是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這三部福音書也被叫做對觀福音書,也就是說它們的內容大體相近,可以彼此印證,而約翰福音在內容上卻和另外的三部福音書差別很大。不但差別很大,如果我告訴你關於耶穌的神性談的最多的正是約翰福音,你會不會覺得意外呢?如果我再進一步告訴你三部對觀福音書都有從希伯來文翻譯成希臘文的明顯色彩,而約翰福音書卻很可能一開始就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你會怎麼想呢?

(卡拉卡拉和蓋塔的時代基督教已經在影響羅馬帝國,卡拉卡拉死後繼位的亞歷山大-塞維魯皇帝喜歡的先哲像裡有一個就是耶穌)

事實上如果我們綜合了上邊所說的這三個問題,我們就基本上可以對早期基督教的歷史以及基督教的形成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了。

為什麼基督教的信徒從福音書到使徒書信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什麼基督教從一個農民的信仰變成市民了信仰?因為公元66年爆發了猶太大起義啊,公元70年未來的皇帝提圖斯攻陷了耶路撒冷,猶太人經歷了第一次大離散。基督教與猶太大起義的關係其實還不僅僅是信徒生活環境的變化這一點。更重要的是耶穌的個人形象,在聖經文本當中耶穌至少有三個基本的標籤,第一是大衛王的子孫、第二是猶太人的王、第三是救世主。這三個標籤在今天受重視的順序無疑是三二一。但是加入我們把基督教和猶太大起義聯繫在一起,我們或許就能看到一個不同的基督教的身份,那就是基督的身份對公元一世紀的基督教來說重要性很可能跟我們是相反的,不是救世主、猶太王、大衛王的子孫這樣三二一的順序,而是因為耶穌是大衛王的子孫,所以他是合法的猶太王,因為他是合法的猶太王所以他是猶太人的救世主。

如果我們這樣去觀察早期基督教。那麼基督教就不但不是一個普世的宗教而是一個猶太復國主義的宗教。它的首要目標是趕走羅馬人重建猶太國。但是因為公元69年大起義的失敗,這些復國主義的基督徒被羅馬人一掃而空,主張向外邦人傳教的保羅,才最終戰勝了要外邦人嚴守律法的雅各,成為基督教信仰的正統。

也只有把基督教視為一個和歷史和政治高度互動的宗教,我們才能去正確的理解,基督教的形成,和回答一開始的問題,基督教到底起源於哪裡。事實上公元一世紀出現的那個基督教很可能並不是我們今天熟悉的那個基督教。它很可能是一個為了鼓舞猶太人起來鬥爭重建猶太國的秘密結社和民間信仰。之後主張起來戰鬥的一派因為羅馬人的勝利而衰微,主張普世宗教的一派因此而取得勝利。成為基督教的正統派,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使徒書信裡有這麼多宗徒保羅的書信。和保羅相比其他宗徒的書信都相形見拙。因為保羅是第一次根本性分歧裡的全面勝利者。

(宗徒保羅是對基督教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人,而近代學者相信他之所以被押到羅馬受難是因為他有羅馬公民權,基督教在影響羅馬帝國的同時也在被羅馬帝國改造)

其次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耶穌的神性在成書比較早的三部福音書裡沒有成書晚的約翰福音裡那麼明顯。因為在公元一世紀耶穌的神性很可能並不是基督教的共識。相反在這個問題上很可能是馬龍派甚至伊斯蘭教更接近早期基督徒的看法,那就是耶穌是大衛王的子孫,是聖經上預言的拯救者和猶太王。但耶穌是不是神,甚至是否和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早期基督徒並不關心。比如今天黎巴嫩的馬龍派就持類似的看法,屬於介於基督徒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立場。耶穌的神性應該是一世紀晚期二世紀初在講希臘語的基督徒中間形成共識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約翰福音》很可能一開始就是用希臘語寫成的。當然教皇曾經嚴厲宣佈《約翰福音》的作者就是聖約翰,但是近代的學者普遍相信《約翰福音》另有其人。

假如我們以今天的基督教為標準去尋找它的源頭,那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基督教是一個發源於地中海東岸地區的宗教。猶太人給基督教帶來了舊約文本和彌賽亞信仰,而皈依基督教的外邦人則給基督教帶來了普世信仰的色彩。而基督教在希臘化城市裡的傳播又把希臘哲學帶給了基督教。如果沒有希臘哲學,我們根本無法想象,基督教如何去解釋三位一體,也無法理解基督教如何去進行早期的神人兩性問題的爭論。這些內容都是典型的希臘哲學帶給基督教的,是基督徒試圖把基督教信仰和希臘哲學,尤其是此時已經神秘主義化的新柏拉圖主義調和起來的時候的產物。

基督教的源頭是巴勒斯坦的民間秘密信仰,但那種信仰和基督教的距離其實相當遠。安條克、亞歷山大里亞,這樣的大城市和大城市裡的古典學術重新塑造了基督教的形態。尤其是亞歷山大里亞幾乎貢獻了大部分的重要的異端。而《新約全書》則因為羅馬城而誕生,在羅馬,在保羅的追隨者中間誕生了第一個異端馬西昂。馬西昂幾乎具備一切城市基督徒的特點,他受過教育更習慣書面語言,所以他第一個站出來打破了基督教的口傳傳統,開始編輯書卷。而他編輯的書卷幾乎奠定了日後新約全書的基礎。也正因為他的書卷在城市基督徒中間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和支持,教會才不得不站出來應對,編輯了新約全書。

而作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的三位一體也是整個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會的共同決議產生的。從東方安條克和亞歷山大兩大宗主教區的爭論,到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向羅馬主教求援。到《利奧大卷》被宣讀。實際上基督教是在整個羅馬帝國和地中海世界裡誕生的,它或許在巴勒斯坦發出了最初的聲音。但今天的基督教其實是整個古典世界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整個古典世界文化、思想精華的彙集。也正是以基督教為中介,中世紀西歐的日耳曼人才得以接觸到古典世界的文化遺產。


克羅採和春天


在全世界範圍內,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因為信仰的人數眾多、歷史悠久、傳播地域廣闊,被稱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其中,以基督教的傳播範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特別是在歐美髮達國家之中。事實上,基督教只是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個教派的一個統稱,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繁多的教派。


公元1世紀左右,基督教的雛形起源於古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地區。一些當地的猶太人(多數是奴隸和貧民)由於受到羅馬帝國的殘酷壓迫,對統治階級懷有極端的仇恨,但又無力改變命運,於是將希望寄託在精神信仰上。一位名叫耶穌的人在這裡傳教,自稱奉了“救世主上帝”的旨意降臨人世,來拯救苦難的人類。基督教徒們也堅稱是上帝創造了世界,並認為人類從生下來就犯了罪,並在人世中受苦,只有信仰“救世主”才能獲救。“救世主”在希臘語中被稱為“基督”,因此這種新教派就被稱為基督教。


由於基督教的教義與貧苦大眾的經歷相關,因此一經傳播就得到了廣泛的響應。羅馬帝國最初試圖扼殺這種宗教,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加速了基督教的推廣。後來,羅馬帝國統治者放棄了對基督教徒的迫害。在羅馬帝國滅亡前,已經將基督教定為了國教,但也埋下了基督教分裂的隱患。

公4世紀末,統一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兩部分,各自以拜占庭和羅馬為首都。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與東羅馬在民族、語言、風俗上都有了明顯的差異,一個逐漸走向拉丁化,一個走向希臘化,導致兩地的基督教徒在教義和教會歸屬上產生的分歧越來越大。雖然西羅馬帝國在5世紀後期就滅亡了,但後來的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基本上保持了西部基督教會的風格。東、西部教會之間的分歧是導致基督教分裂的重要原因。

11世紀時,東西教會之間衝突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導致完整的基督教走向分裂。1054年,東部基督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基督教會則自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西部教會(天主教)內部又發生了一場宗教改革運動,並陸續分裂一些新教派,統稱為“新教”。新教再不斷分化,最終又形成繁多的派系,難以再一一敘述了。

總體而言,基督教能突破民族、國家和地區的限制進行傳教佈道,並讓世界各民族、國家和各地區的人們所接受,因而成為了世界性的宗教。它在世界上影響的範圍很大,對千百年來的人們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影響。


國史檔案


有書君對基督教的第一印象,來自於當年蔣介石為了和宋美齡結婚,主動成為了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從此不再信奉其他宗教。為了探究基督教的魅力,有書君特地釆訪三位資深教友。

第一位楊牧師談創始起源

楊牧師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妻到美國發展,再回國見面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基督教牧師。楊牧師回國探親時支助了他的母校,他在當地也經常傳教,大多數人和有書君一樣,以學習瞭解為主。

楊牧師告訴我們,基督教起源於以色列,以色列民族就是基督教的前身。

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詔書,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它為國教。

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左右)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第二位華真姐說經典教義

華真姐是在楊牧師的引領下信了基督教,她現在是當地教會的負責人。她說話輕聲細語,特別悅耳。

她說基督教的基本經典是《聖經》,以《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大部分構成的。基督宗教是一神論的宗教,信仰聖父、聖子、聖神三而一的上帝。

教義是“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

第三位王教授析深遠影響

王教授信奉基督教近五十年,他著重介紹基督教對世界文明七個方面的影響。

1、自由平等

2、婚姻神聖

3、男女平等

4、慈善機構與現代福利制度

5、醫療機構

6、文化教育

7、基督信仰帶給人類的進步與發展

有書君通過學習,瞭解到基督教強調善心,以依託於上帝來最後達到解脫,起到消除人類的不良情緒,緩解社會矛盾,釋放對環境有破壞性的負能量。

如果基督教一直秉承這些信念,有書君相信它給人們帶來的一定是福音。


24幀半


基督教起源於哪個國家?這個問題有點不好說,倒不是說這個問題有多複雜,而是因為現在這塊地方的名字有爭議,而且這個爭議的原因還跟基督教和基督教同一體系的宗教密切相關。

基督教的誕生地

基督教的誕生地其實很明確,就是下面地圖裡這塊地方:



只是這塊地方的名稱會多少有些爭議,而且涉及基督教歷史的不同城市現在被不同的政權所控制,所以石頭君還是把這個地名寫的複雜一點,即以色列/巴勒斯坦。

創造了基督教的民族其實相對來說更清楚一些,就是猶太人。如果去除宗教神學色彩,創立基督教並被基督教作為神崇拜的耶穌就是一個猶太人。但基督教誕生之後卻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即猶太人耶穌所創立的基督教,始終以對猶太人的歧視和敵視而聞名,而孕育了基督教的猶太人群體,卻也始終抗拒基督教。

基督教誕生過程簡述

基督教的創立者就是基督教所崇拜的耶穌。其實最初的時候,耶穌可以說是一個猶太教非主流教派的教主。他自稱是猶太教裡所崇拜的唯一造物主的兒子,在公元1世紀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開始傳教。同時他也像人類歷史上所有古代宗教領袖一樣,會治病,並將治病的行為定義為神蹟。因為耶穌並不被當時的猶太教主流派所接納,所以他的追隨者主要是一些漁民之類的社會底層。

近代所繪耶穌畫像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教,耶穌的教派逐漸積累起了一群信徒,在當時處於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的猶太社群內漸漸有了一定影響。因此猶太教的一些主流派開始採取行動,將耶穌抓捕之後送到了當地羅馬政府那,大概的罪名就是傳播邪教。當然從某種角度來看,當時他們這麼說現代人也可以理解,畢竟現代邪教的定義標準裡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宣稱自己是神或跟神有某種特殊關係,從而把自己打造成活著的神。

結果當時的羅馬巡撫彼拉多最終認可了猶太教主流派的指控,把耶穌用古羅馬最常用的酷刑十字架釘死了。但耶穌死後,他的信徒們卻不肯放棄信仰,反而說他們看到他又復活了,並以此作為耶穌是猶太教裡神的證明。之後又把耶穌的生平和教義寫成宗教著作,作為新的宗教經典開始傳播。從這時起,基督教正式從猶太教裡分離了出來,成為了另一個宗教,因為它所崇拜的神和許多教義雖然仍是脫胎於猶太教,是基於猶太教的世界觀,但確實已經和猶太教不太一樣了。

而且在基督教的世界觀裡,因為是猶太人主使殺死了其教主耶穌,所以對猶太人其實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敵視與歧視,這也是後來歐洲長期排猶傳統的思想根源。

不過還要說明的一點是,基督教宗教經典裡關於耶穌生平的記載幾乎無法得到當時其它文獻的印證,只是後來的個別史料曾經提到過關於耶穌的隻言片語,所以從完全世俗的角度看,耶穌的生平並非信史。當然這裡不涉及宗教角度。

基督教誕生地對後續歷史的影響

耶穌死後,他的信徒們繼續傳教,並正式和猶太教決裂。而為了更好地傳教,也為了逃避猶太教主流派的打壓,許多耶穌的信徒們就開始紛紛移居當時統治以色列/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即意大利和希臘地區。他們在這些地區建立了組織嚴密的教會,傳播新創立的教義。

為基督教統治歐洲奠定基礎的君士坦丁

經過了初期被打壓的歷史,基督教會在公元4世紀初羅馬皇位爭奪戰中為一位叫君士坦丁的羅馬王子最終奪取皇位立下大功,因此君士坦丁登基之後,發佈敕令宣佈給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其傳播。之後又過了80多年,基督教又被定為羅馬國教,而羅馬本土原來的宗教,即現代所說的希臘/羅馬神話則被定義為非法信仰。

之後雖然羅馬帝國在短短80多年後就滅亡了,但基督教會反而藉此逐漸成為了歐洲的統治力量,在歐洲建立了神權統治。但又過了100多年之後,在離以色列/耶路撒冷不遠的阿拉伯半島,又有一個人跟耶穌學習,他利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和世界觀,又創立了一個新的宗教,即伊斯蘭教,這個人就是穆罕默德。伊斯蘭教所崇拜的神其實也是猶太教和基督教所共同崇拜的唯一造物主,而且在伊斯蘭教裡,也承認耶穌具有非常尊貴的神聖地位,只是不承認他本人就是“神”或者“神子”,而認為他是一位先知。所以儘管伊斯蘭教開始也可以說是猶太教甚至是基督教的非主流教派,但在創立之後就也成了一個新的宗教。


描繪十字軍東征的古畫

而到公元11世紀末,信仰伊斯蘭教的塞爾柱突厥帝國崛起並佔領了基督教誕生地以色列/巴勒斯坦周邊區域,特別是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並對前往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徵收重稅。由此引發西歐教會發動了十字軍東征,一度從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手中奪回耶路撒冷。但最終耶路撒冷還是被穆斯林重新奪回,直到20世紀初英國人擊敗奧斯曼帝國,將耶路撒冷變為自己的殖民地。

中東戰爭是現在這片土地最為世人熟知的事件

之後的歷史大家也都知道了,當時散居歐美各地的猶太人開始大量移民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然後是中東戰爭,和現在的巴以衝突。而細究其原因,也都跟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三種同源宗教的教義衝突有關。


桃花石雜談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基督教主也是人生的,從發起至今也就是兩千年不多的時間。並非他們所傳的"上帝"創造了世界萬物,還說人是"上帝"創造的,真荒謬呀!勸人們學一點達爾文的《進化論》回答你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