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怎麼算

交通違章是指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出現違反道路交通法規行為,交警就會給予處罰並開出罰款單,若在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繳清罰款的話,就會按照規定額外收取滯納金。那麼,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是怎麼計算的呢?對於滯納金的繳納有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怎麼算


 一、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的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章第109條規定:交通違法者自領到交通違法憑證15日內必須到有關部門接受處理或罰款,逾期不接受處理的,從第16日起每日按罰金的3%收取滯納金。

此外,我國法律也做了規定滯納金不得超過罰款本金。

二、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怎麼繳納

對於非現場違章(電子眼、違停貼條)驗車前不去交警大隊處理無任何滯納金,接受處理後15日內不繳納罰款就會產生滯納金。對於電子眼拍攝的非現場違章,只要在年檢前去交警大隊接受處理,並在開具的違法通知單15日內繳清罰款,就不會產生滯納金。

三、繳納交通違章滯納金的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章第109條規定:交通違法者自領到交通違法憑證15日內必須到有關部門接受處理或罰款,逾期不接受處理的,從第16日起每日按罰金的3%收取滯納金。

公安部發布了最新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一條為“交通違法罰款滯納金不得超過罰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9條規定,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但未對加處罰款的上限作出規定。實際執行中,當事人一旦延遲交納罰款,就可能出現加處的罰款數額大於原處罰款數額的情況。其中有相當多的人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已經有違法行為被處罰,或因客觀原因沒能及時繳納的。

公安部公佈的《規定(徵求意見稿)》中,增加了“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加處罰款總額不得超出罰款數額”的規定。

綜上所述,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的計算是根據違章未在15日內處理的情況下,從16日起,每日按罰金的3%收取滯納金,不過根據法律規定,交通違章罰款滯納金的最高額度不得超過罰款本身。最後小編提醒,在出現交通違章時,要及時繳清罰款,避免產生滯納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