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前一陣子,朋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辭了工作,她跟老公帶著女兒,開始了一家人的“間隔年”,環遊中國。

閨蜜和老公都是半自由職業者,一個寫作,一個攝影。閨蜜說:“正趕上女兒還沒上小學,機會千載難逢。”

我問:“一整年都不上幼兒園了嗎?”

她笑笑答:“最好的學問,都在路上。”

沒有做太多的準備,他們出發了,一路上走走停停。酒店住得,露營也好,拍出的每張照片,都風景秀美,笑靨如花。

最動人的,是他們的女兒。

小女孩用樹葉作畫,用採來的野花編花環,在無邊的曠野上奔跑。也有時候,一家人圍著火堆,小傢伙就把路上的所見,編成極富想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一天,女兒動情地對媽媽說:“我覺得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無論去哪。謝謝你們這麼愛我。”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走出眼前的方圓,于山川原野中,父母在孩子小小的心裡,種下了淡泊與對自然的聯結。關於人生的哲思,便開始了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見過世面的孩子,更加寵辱不驚

見過世面的孩子,在人群中,總是很容易被看出來。

這種富養,與美食華服無關,更多的,是一種從容鎮定,還有眼神裡的清澈寧靜。

前些天,黃磊曬出了女兒多多第一次參加話劇的照片,並讚許的說:“戲讓我們很感動,她的表演超乎我的想象,非常的穩定投入。”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年僅12歲的多多,對這一個舞臺卻期盼已久,這個夢,在她兩歲的時候就種下了。

黃磊在博文《她準備好了》中寫道:

“在多多兩歲的時候,我們就帶她一起參加《暗戀桃花源》巡演,到今天整整十年。我們走過了四十幾個城市,演出了近500場……”

臺下的多多,耳濡目染著這一切,用生命最早期的10年,來完成對話劇的理解。也無怪多多一登上舞臺,便有了大將之風。

前些天,王菲與李亞鵬的女兒李嫣在時裝週的走秀,引起了熱議。

小小的女孩,在一眾星二代中,儘管容貌不是最出眾,氣場卻強大到讓人挪不開眼睛。

不僅是走秀,這個暑假,李嫣的生活也很是多彩。

不久前,爸爸李亞鵬曬出了一組照片,是和李嫣一起回鄉下祖宅小居的場景。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照片中的李嫣和爸爸一起騎自行車,嘗農家菜,用鄉村水井和搪瓷盆,身著簡單素雅衣著的李嫣,一臉是恬靜的微笑。

不論是鄉野小路,還是耀眼T臺,不變的是一份堅定的從容

李亞鵬曾在《朗讀者》中讚許女兒:

“別看她年紀小,但是她有非常獨立的人格,這種人格的外化表現是自信,內在有她的獨立精神,這一點是很多成年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

而這樣獨立人格的形成,和父親堅持帶她去見不同的風物,有密切關係。

從李嫣1歲半起,李亞鵬就堅持帶她去爬山,之後,幾乎每一兩個月就要去爬一次山。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他教女兒認識自然,在每一個節氣,去十三陵水庫進行觀測,7年下來共計160多次。觀測氣溫、水溫、植物、動物等,風雨無阻

李亞鵬還堅持經常帶著女兒參觀故宮和各種博物館,在歷史與文化的瑰寶庫中,薰陶女兒的大格局。

作家畢淑敏說:“因為見過世界的廣闊,你就會知道自己的渺小。”

經歷得越多的孩子,越知敬畏而知進退,越不會困頓於眼前的憂患與不足。

那些走過的風景,會凝結成精神的內核,幫助孩子在生活的沃土中,長成一株堅韌的蒲草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見世面,是走出當下,體味人間百態

最近,重慶一名14歲的男孩,體驗了人生中的驚魂一幕。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暑假來臨,他在家中沉迷於打遊戲。父母看不過去,便訓斥了他。

男孩一氣之下,翻窗跳出,被困在了3樓空調的外掛機洞裡。

經過消防官兵的營救,男孩終於轉危為安。

網絡讓世界變小了,孩子們的生活也跟著變小了。一部手機、一臺電視,就可以輕易地消耗掉孩子日復一日的時光。

在媒體關於兒童網絡成癮因素的調查中,缺少現實社會的體驗,是其中一項關鍵因素。

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少經歷和體驗,那些虛空的刺激和誘惑便來填滿。

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會輕易把自己囤於一處因為知道世界有多大,就能夠將誘惑看小

每個孩子,都需要在“世面”中,獲得滋養的力量。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我們常常誤以為,見世面就是“砸錢”,是有錢人的“專利”,我們普通人哪有那麼多的資源。

其實不然。

世有百貌,人有千面。從當下的所思、所見、所感中走出,見的都是不同的“世面”

《變形計之平行世界》中,留學男孩錢之達出生於一個富有家庭。

然而父母工作忙碌,並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他的弟弟身上,這讓錢之達心生嫌隙。

在節目組安排下,錢之達一家與一個鄉村家庭完成了生活互換。

在抵達鄉村之後,父母卸下高管的身份,暫別忙碌的工作,此刻,他們只是普通的照顧孩子的爸爸媽媽。

鄉村的生活並不容易,短缺的生活費,讓他們開始為一天的柴米油鹽發愁。

於是,一家人齊心協力在院子裡捉雞,略顯笨拙地生火做飯,終於把飯菜端上餐桌。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曾經與父母疏遠對抗,被父母抱怨沒有責任感,被弟弟吐槽“不懂事、只管要錢”的錢之達,在這段鄉村生活中,也有了不一樣的轉變。

他開始主動體諒父母,在集會上為父母盛飯,親子間的隔閡在這段經歷中破除,愛和擔當在少年的心中重新流動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讀書,是孩子心靈的自由旅行

一位知乎網友,自小成長在一座小城鎮,卻有著“見過世面”的氣質。

她說:“在上大學之前,我沒有坐過火車,我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書本。”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不懂餐桌禮儀,就找來書本學習;不會吃西餐,就對著書練習……

這些還只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書籍中那個廣闊的世界,讓她有著不同的思考深度。也讓她的見識,從一座小城,跨越時間、跨越地域,走進一個無限廣大的世界。

大師黃永玉,在藝術、文學、建築等多個領域,都有不凡的成就。

他的故鄉在鳳凰古城,那是一座小城,校園裡的讀書聲響起來,全城的人都能聽得見。

12歲的黃永玉,從學校退學,背起行囊開始流浪。

沉迷於木刻的黃永玉,在他的揹包裡,永遠有木刻刀、木刻板,和一本書。

路上遇到的老人家見了會說:“看這個孩子,是帶著書流浪的。”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當他在長樂教書時,經濟拮据。每一個禮拜,他都會坐船去福州,只為去一家書店看自己心愛的一本《約翰·克里斯朵夫》。

每次讀完一本書,他都把書放回去,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半年。

那些看過的書、走過的路,讓他在逆境中,也能尋得坦然和快樂,更成就了一代“鬼才”大師黃永玉。

書籍,是給精神世界最好的滋養,它讓每一個人,足不出戶也可行走山河,沒有魔法也上天入地;無需奇蹟亦可交換人生……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見世面,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電影《無問西東》中,老師被學生問:“什麼是真實?”

他答說: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和喜悅。”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見過世面的人,大抵都能尋得更真實的自己

帶孩子見世面,不是把父母的人生經驗,直接輸送給孩子。而是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用自己的心去做選擇。

當孩子見過天地自然的沉靜與廣闊,就不會輕易將自己封閉於狹隘;

當孩子品味過人生百態與萬物輪轉,便不再輕易把眼前的逆境,視作恆久的困局;

當孩子在書籍中獲得深度的滋養,便不會把對生活的嚮往,拘泥於眼前的方圓。

那些經歷,必將在孩子的內心,注入底氣和力量

它讓孩子敢做夢,也能承擔;既勇敢,也不逞強;敢於打破規則,也知道界限在哪裡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所有體驗,終將成為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看了黃磊和李亞鵬的女兒才知道,讓孩子見世面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