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流傳最廣的謠言,你有沒有被中傷?

試管嬰兒技術的發明,給眾多不孕不育家庭帶來歡樂和希望,開創了不孕不育症治療史上的新紀元。

然而,試管嬰兒技術的應用也給社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

試管嬰兒與正常嬰兒有何區別?

其遺傳性狀如何?

眾所周知,試管嬰兒是體外授精技術的產物,根據不育夫婦適應症的不同可選用不同的試管嬰兒技術。目前,臨床上已開展的試管嬰兒技術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為經典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由此產生的嬰兒稱之為“第一代試管嬰兒”(IVF)。

第二種為卵漿內精子注射技術,又稱之為顯微注射授精技術,由此產生的嬰兒稱之為“第二代試管嬰兒”(ICSI)。

試管嬰兒,流傳最廣的謠言,你有沒有被中傷?

那麼接下來又是小曦的科普時間了,讓我用原理來告訴大家,這些困擾大多數人的流言究竟有幾分真。

試管嬰兒,流傳最廣的謠言,你有沒有被中傷?

從試管嬰兒的產生過程來看,第一代與正常嬰兒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體外授精技術只是克服了精卵結合的障礙,縮短了兩者之間的距離,而整個授精過程與普通受精過程一樣都是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

IVF可以通過PGD來有效的減少由於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突變而帶來的疾病,例如耳聾,癲癇甚至一些因基因決定的癌症易感體質。

注:

PGD(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即移植前基因診斷,也就是第三代“試管嬰兒”,主要用於檢查胚胎是否攜帶有遺傳缺陷的基因。

這樣來看,IVF其實是一種優生的辦法,嬰兒出生後其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與自然妊娠分娩的嬰兒無明顯差別,所以這種流言更是不擊自破。

而第二代則略有不同

  • 首先精子是由操作者挑選的,一般都是以貌取精,論質選擇外形好的精子;
  • 其次,操作者“強行”將精子注射到卵子內使兩者受精,剝奪了精子和卵子自己的擇“偶”權利。操作者主觀上選擇的是“好”的精子,但這只是主觀上的,並不能反映它們內在的質量和遺傳性狀。
  • 再有,顯微注射授精技術引導的不是一個自發的受精過程,它違反了精卵結合的自然生物學法則,因此必然會增加一定的遺傳風險。
試管嬰兒,流傳最廣的謠言,你有沒有被中傷?

小曦拋開以上原理,用簡潔明瞭、通俗易懂的數據說話:

目前的一些統計數據表明:第一代試管嬰兒出生後的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並不比普通嬰兒出生後的高(

小於1%),二代試管嬰兒出生後的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比前兩者略高(1%~3%)。

這種情況下,如果精子方面有問題需要採用單精子注射技術成胚的話,那建議可以採用三代試管技術,它是在第二代的基礎下增加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技術等,可以排查胚胎染色體問題選擇健康胚胎移植,有效降低胎兒畸形、遺傳病等的發生。

謠言止於智者,希望姐妹們都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瞭解過相關的資料後,用事實擊碎流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