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頒給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時值祖國69週年華誕之際,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全球萬眾矚目的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結果揭曉,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為在腫瘤免疫領域為人類做出的突出貢獻而獲此殊榮


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詹姆斯·艾利森教授的突出貢獻在於發現CTLA-4的 “分子剎車”作用,抑制該分子將促使T細胞大量增殖,繼而攻擊腫瘤細胞。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則為目前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明星分子PD-1的發現者,其功績被列為2013年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但遺憾的是,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做出突出原創性貢獻、最先將PD-1致力於癌症治療的華裔科學家陳列平教授被遺漏。




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你要想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成就,就不要過於考慮別人對你的評價。作為一名研究人員,不要老想進入主流科學,因為一旦成為‘主流科學家’,那說明你的創新能力可有問題了——陳列平教授


在以PD-1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領域,陳列平教授作為PD-L1的發現者,開創了腫瘤治療的全新理念,是當代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的先驅者。

1999年至2002年,陳列平教授發現了具有抑制腫瘤免疫反應功能的PD-1/PD-L1通路,並且獨自建立了以PD-1/PD-L1通路為靶向的癌症免疫療法,PD-1/PD-L1 抗體也因此被譽為“腫瘤治療抗生素”


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2006年,陳列平教授發起並協助組織了全球首個用抗體阻斷PD-1/PD-L1通路的癌症治療臨床試驗,同時開發出以PD-L1染色作為生物標記物檢測癌症的診斷方法,其研究成果對癌症治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陳列平教授的成就造福了千千萬萬的腫瘤患者,為他們黯淡的人生及其家庭送去了新縷陽光,遠比諾獎更為重要。

近十年來,腫瘤免疫治療方興未艾。以肝細胞癌為例,在全球癌症總體死亡率以每年1.5%的速度逐年遞減的情況下,肝癌的病死率卻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尤其對中國而言,其總體疾病負擔仍然較重。對於索拉菲尼經治及不耐受的肝細胞癌病人,其藥物治療進展倍受關注。

2017年9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同意加快批准nivolumab(抗PD-1抗體)用於治療索拉菲尼經治的肝細胞癌。研究結果顯示,在超過90%的患者中,應用nivolumab 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總有效率接近15%。免疫檢查點阻斷為肝細胞肝癌的治療提供了新選擇。同時,為進一步提高療效,免疫檢查點阻斷可能仍需聯合其他治療,如近期提出的腫瘤細胞週期依賴蛋白激酶(activation of cell cycle-related kinase,CCRK)抑制劑


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如果我只專注基礎研究,那麼我可能會發表比現在多一倍的文章,因為我有50%的精力花費在轉化醫學上。做研究、做臨床、做企業,需要了解三種不同的‘語言’,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陳列平教授


如果不是此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也許大眾不會注意到低調務實的陳列平教授以及他為人類醫學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落選原因早已有人探討,無論是國內對相關實驗成果重視不足、宣傳造勢不利,還是中國科學家在西方社會遭受冷遇,亦或是諾貝爾評選機制存在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

我們“特別”的鄰居——日本,18年,18人,“50年30個諾獎”的目標已實現過半,在文學科學領域向世界持續輸出能量。也許,在那個看似功利的目標背面,還有諸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之處。


2018諾貝爾醫學獎:不公、遺憾和反思

“中國人不擅長講故事,不擅長將複雜的科學變為簡單的概念去讓人們接受,這一點可能是我們最大的缺陷”——陳列平教授近期接受採訪時說道



撰稿/高沿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