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近代幫助中國人民做了哪些好事?

你的美麗請留下


先明確一下時間節點,按照官方標準,以前國史的近代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至1919年五四運動結束,1919年以後就是中國現代史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認識也在調整,目前一般認為1840-1949期間是中國近代史。



在這期間,美國作為侵華的帝國主義國家之一,它給中國帶來的傷害是主要的。但是美國又確與其他國家不同,在這期間,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美國又確實為中國做了一些好事。擇其要者列舉如下:


美國傳教士在中國開辦學校、醫院、報刊雜誌等公益事業,促進了中國教育、健康及傳播事業的發展;

美國第一個提出“庚子退款”,從中國對美賠款中拿出一部分支持中國人至美留學,西方其他國家也開始仿效,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

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但美也在這些地方享有同樣權益,客觀上避免了中國被瓜分;

美國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民間都對中國提供了巨大援助,也是國民黨堅持抗戰的重要心理靠山;同時也是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

正是在美國的支持下,二戰之後的中國取得了大國地位,參加了多個重要國際會議,併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當然,近代美國做的對中國有益的事還有很多,歡迎補充,討論!


姜運倉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美兩國通過“乒乓外交”,轉變兩國之間的關係,破冰之旅也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歷史上美國對於中國的幫助還體現在抗日戰爭時期,在物資、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對中國人民來說是件好事。


歷史上“庚子退款”,美國是一個提出退款的國家,其中一部分退款用來支持中國留美學生,教育計劃的實施也促進了清華大學的創辦與發展。退款辦學也促進了中國教育的發展,培養了優秀的知識分子。美國率先發起退款辦學,在教育方面獲得的成效引起其他國家效仿,但是退款用途並不全是教育事業。


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傳教士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分別體現在醫療衛生、健康教育等方面。在反鴉片運動中,積極響應號召,發表相關文章進行宣傳傳播。傳教士對於醫療、教育的幫助體現在西方醫學知識的傳播、慈善組織與醫院的建立、圖書館與學校的創辦等。這些貢獻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最大的福音,對中國近代教育與醫療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在抗日戰爭期間,美國為中國提供大量物資,珍珠港事件後美國也向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美國的物資幫助在軍援方面不得不提到飛虎隊,飛虎隊取得不少戰績,也捍衛了中國領空神聖不可侵犯。是對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也推動日本投降,使得二戰拉下帷幕,促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從歷史上看,美國在以上方面對中國的幫助很大。


決勝網


美國做的好事,一是美國提出的《九國公約》基本維護了中國領土完整,二是二戰中擊敗了日本,三是力推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幫助建立清華大學、協和醫院什麼的,那對當時的美國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清華和協和真正偉大,首先是後來清華師生們、協和醫師們的努力,並不是美國在其中起關鍵作用。


美國在其中起關鍵作用的,近代以來我覺得就是維護中國領土完整、擊敗日本和力推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常這幾條。

《九國公約》事實上維護了中國領土完整

1919年巴黎和會後,美日兩國因爭奪在華利益,矛盾日益尖銳1921年美國急欲改變日本在華的優勢局面,瓦解英日同盟,孤立日本,遂以解決中國問題為名,提議召開華盛頓會議。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意、中、比、荷、葡這九個一戰戰勝國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和中國北洋政府,在華盛頓會議(又稱太平洋會議)上籤訂《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稱《九國公約》。

條約規定 :“ 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會議上中國提出廢除“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取消外國在華勢力範圍和一切特權;“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並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 。
實質上是要挾中國政府執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
會議還簽訂了《四國條約》、《五國條約》等條約,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確立了西方主要國家與中國的關係。

這個《九國公約》儘管主要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但是客觀上也保持了“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對比一戰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因為是戰敗國,國家徹底被瓜分肢解,強橫一時的奧斯曼帝國就此變為土耳其共和國。現在的土耳其只保留了首都附近一小片地區,被肢解的時間也是在20年代。假如中國也淪為奧斯曼帝國的窘境,那麼相當於現在中國只有河北省那麼大——當然,因為歷史和人文的原因,中國可能不會像奧斯曼帝國那麼慘,但是邊緣區被肢解並不是沒有可能。

曾經疆域廣闊的中東帝國——奧斯曼帝國




二戰擊敗日本

抗戰時期的中國,在面對日本的時候基本上是絕望的,蔣介石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美英的干涉上。無論是九一八不抵抗,還是一二八奮起抵抗,初衷都是希望美英看到中國佔理、中國沒有放棄,然後下大力氣干涉日本。至於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擊敗日本,蔣介石和當時的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沒有這個奢望。

珍珠港事件之後,蔣介石非常高興,他因此認為,既然美國已經參戰,那麼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美國,中國也要牢牢抱緊美國大腿。——可以說他這個戰略是相當成功的,一直到今天,臺灣中華民國政府還在抱緊美國的大腿沒有鬆手。


力推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

一戰後組建的國聯,常任理事國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和意大利。中國是第一屆四個非常任理事之一,和一大堆小國在一起。


二戰後組建聯合國,美國、蘇聯和英國是當然的常任理事國,至於中國,其實英國和蘇聯都不怎麼像讓中國進入常任理事國,甚至當時蘇聯和英國都認為中國沒有資格出席開羅會議。蘇聯認為中華民國是美國的僕從國,英國擔心中國成長為亞洲強權後,會威脅英國在香港、西藏、印度和東南亞的利益(英國看的很準),但是美國戰後的設想就是讓英國成為美國在歐洲的代言人,中國(民國)成為美國在亞洲/東亞的代言人,所以力推中國成為五常之一。這也是後來新中國建立後,美國一直阻擾新中國成為五常的原因。

現在看來,自從中國成為五常之後,得到的巨大利益是難以盡言的,印度、日本、巴西、德國現在眼巴巴地想入常,都難以得逞,這也讓我們中國務必慶幸自己當初站隊正確。


象眼觀天下


只講我瞭解的一些事情吧。

我曾經在廣東做過一些麻風病康復村的探訪和口述史的事情。大家或許知道,過去有談麻色變的時代,得了麻風病過去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甚至還出現過鄉親、父子之間的活埋,因為他們身上留下看起來比較可怕的殘疾以及覺得會傳染的印象,讓很多人都非常害怕。

但是,在中國最早建立麻風病醫院,把這些病人集中起來為他們治療和過平靜生活的,就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的醫生和傳教士,印象很深,不止一個美國人因為救助中國的麻風病人累死或病死在中國。

幾年前曾經去過江門市新會區的崖西醫院和台山市的大襟島麻風病康復村,那兩座村莊到現在為止,還都是一色的美式的西洋建築,在山海之間,叢林掩映,非常美麗。但是,特別是大襟島,現在漁船進去,還時常因為海上突然起來的大霧,而無法上島。一旦天氣持續不好,那裡會一週吃不上青菜和肉食,因為大陸無法運送過去。更何況將近百年之前的條件?

但是,那些美國人就是這樣在那裡建起了非常優美的建築,篳路藍縷為中國麻風病防治事業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其他教會大學、教會醫院、慈善救濟以及二戰對中國的援助,大家都耳能詳熟,我就不囉嗦了。可能會有人覺得他們有陰謀,但我以為,能夠帶來實際的幫助和進步,管他陰謀不陰謀,難道還要在愚昧和落後中繼續生活下去才覺得好嗎?


考貳拉


1,瓜分狂潮中,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勢力進入中國。

2,夥同七國,八國聯侵略中國。

3,巴黎和會上無視中國利益,夥同英法把中國青島化給日本。

4日本侵華戰爭初期,與日本大作生意,沒有給中國有利支持。

5,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為了減輕太平洋戰場壓力,支援中國抗日。

6,抗戰勝利後,與中國蔣介石政府簽訂«中美友好航海條約»在經濟上大肆侵華,史稱新二十一條。

7,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與中國人民為敵。

8,封鎖新中國。

9,干涉朝鮮統一戰爭,被志願軍打回38線。

10,長期敵視新中國,阻撓中國的統一大業。

11,面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採取各種卑劣手段進行破壞。


wgzpz


此一時彼一時!美國對中國好,確有其事,它為了繼續當老大,現在打壓中國也是真的!所以不存在好和壞,全都是為了利益!



知足常樂能忍不安


美國對我們中國的幫助太多了,遠的不說,就拿抗日戰爭來中,美國對華戰略物質援助數據證明了美國對我們中國的友誼和友情。大名鼎鼎的美國飛虎隊在駝峰航線中犧牲了幾千名空軍戰士,運輸機就損失了幾千架。歷史上中美關係曾經有過蜜月期,由於地緣關係和信仰及政治觀點相差甚遠,最終中美關係還是發生了衝突,直到1972年10月才有美國偉大政治家尼克松總統開始了破冰之旅,恢復了傳統的中美二國的歷史友情和友誼。



大提琴心聲


美國製止了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

1969年中蘇珍寶島軍事衝突,蘇聯意圖動用核武“一勞永逸消除中國威脅”。

蘇聯依協議向美方秘密通報,美國則先通過一小報登出《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震驚全世界。後,美國政府警告:只要有一顆核導彈離開蘇聯國境,美國即視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所有目標都將在美國核反擊範圍之內。

無論美國是出於何種真實意圖,但事實上制止了蘇聯妄動,也只有美國能制止。

三年後的1972中美迅速走近,不能說與此無關。


手機用戶5849888477


先簡單說說歷史分期,我國曆史學界對近代的定義一般是指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11年滿清覆滅這段時間,1912年之後的到1949年的民國時代一般稱為現代,1949年以來叫當代。既然題主說的是“近代”,那麼就應該是從1840年到1911年這段滿清晚期吧。

這個時期,嚴格的說,除了末期退還庚子賠款、出資創辦清華遊美學堂外,美國政府其實並沒有做多少有利於中國人民的好事。倒是普通美國人、特別是傳教士的確是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傳教士伯駕在廣州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新式醫院“新豆欄醫局”(雖然創辦於1834年,但延續到鴉片戰爭之後),後來擴充為“廣州博濟醫院”和“博濟醫學堂”,是孫中山曾經學醫的地方。伯駕其個人據稱也為5萬多普通中國民眾治過病。自此之後,諸如此類的教會醫院開辦了不少,據統計,到十九世紀末,教會醫院達到了上百所。協和醫院最早是一個英國傳教士德貞所辦,後來美國人接盤,特別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基金會為協和醫院出資不少。現在有一些人指責說傳教士不過是為了傳教的目的而開辦醫院,是文化侵略行為。但不管怎麼說,很多患病的普通百姓都因此得到了救治,總比沒人管,在家等死好吧?

其次就是開辦教會學校,其中大學就達到十幾所,中小學達到幾百所。著名的如狄考文在山東創辦的文會館,是後來山東大學的前身。還有德本康夫人創辦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對中國的婦女解放和教育事業貢獻巨大。另外還有不少人在中國人的學校任教,比如傳教士丁韙良曾長期擔任京師大學堂(亦即後來的北京大學)總教習,為中國培養了不少新式人才。提到培養人才,就不能不提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容閎,他就是由美國傳教士博朗帶到美國留學,後來畢業於耶魯大學,成為第一個在海外取得學位的中國人。回國後積極活動,最後促成了中國最早的官費留美運動,使三批共一百多中國幼童赴美留學,被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這些人雖然絕大部分沒能完成學業,但大多數最後還是成為當時中國洋務運動的中間力量和現代化的先驅,比如中國最早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就是留美幼童之一。

最後,美國人在中國做慈善、辦報紙、搞出版,西學東漸,傳播新科技,出沒於工商企業、任職於文化機構,架電報、修鐵路、造輪船等等,對中國當時的洋務運動以及後來的維新變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總之,近代時期,美國政府未見得對中國多麼友好,比如也加入了侵略大清的八國聯軍隊伍,但一些普通美國人對中國人還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一些傳教士,不但終生為中國普通百姓服務,甚至連後代也繼續留在中國工作。比如曾經因描寫中國風土人情的《大地三部曲》而獲得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賽珍珠,就是來華傳教士的女兒,並且對中國懷有深切的情感。她的父親在華度過了一生,她本人則出生4個月就被帶到中國,在華生活了40年,甚至達到了以漢語為母語、能說一口流利吳儂軟語方言的程度。

毛澤東曾強調要把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區別開來,不能等量齊觀。在中國與美國交惡的年代,他也仍然與美國人斯諾是幾乎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就是證明。今天,我們也應該學習這一點,不要把所有美國人混為一談,特別是不能把政府與人民混為一談。

一家之言,歡迎拍磚!


國科大王大明


大概從1840年代開始,傳教士的進入,以美為代表的傳教士在華建立了以現代醫學為基礎的醫院,協和,湘雅等,庚子退款後,美國幫助華成立了北大,清華為代表的現代學校,並推動中國的人才向世界學習,抗戰時期,更是中國人民的朋友及同盟國,是取得抗戰勝利的堅強後盾,改革開放之後,積極幫助中國,對美外貿的取大順差,為中國積累了豐厚的資金,特別是2千年支持中國加入世貿,參與世界產業分工,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釋放了極大的善意,縱觀一百多年的過程,美國是對華公平,友好,無私的幫助中國的國家,中美關係好,極國家發展順利,人民幸福,中美關係倒退,則國家動盪,民生艱難

願中美友誼萬古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