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Henry Lest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亦作雷士德醫學院或雷士德醫學研究所,於民國21年(1932年)在上海建立。以英國旅滬著名建築師、地產商和慈善家亨利·雷士德的遺產建造並命名。1954年,根據該院保產委員會的請求,上海市人民政府予以接管。該院原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現為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即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所在地。

關於亨利·雷士德的生平,在《 》一帖裡有簡單介紹,請 。

雷士德的遺囑首頁是這樣寫的:在將近六十年中,我主要和永久的定居處一直在中國的上海,現在如此,以後也將如此;很久以前,我就選擇中國作為我的戶籍……

雷士德把上海視為自己的戶籍,希望上海發展強大,他的遺囑明確說明要在上海建立一所醫工學院。1934年雷士德工學院在虹口(今長治路505號海員醫院)建成開學,次年,雷士德醫學院(今北京西路1314——1320號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落成開學。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1935年5月,雷士德醫學研究院成員合影,他們為上海培養了很多醫學專業人才。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1932年,雷士德基金會撥款開始建造雷士德醫學研究院,1935年落成。位置在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主建築為現代風格。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主樓入口。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首任院長安爾(H.G.EARLE)。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大樓內的電梯進口。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大樓門廳層高4米,八角形吊頂,大理石地面,花崗岩牆面。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二樓是圖書館。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二樓是圖書館。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大禮堂。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主樓後面有兩幢小樓,入口為拱形門洞。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小樓院內,和拱形門洞相對應的拱形廊柱。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生理學部人員合影。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做活體實驗的動物試驗室。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焚化爐。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生理學家伊博恩和助手在對龍骨和龍齒進行測算。伊博恩對《本草綱目》進行了全面研究,並翻譯成英文向全世界介紹。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院在繪製藥用植物圖樣。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將黃豆研磨,分析其中營養成分。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對動物活體進行注射。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對藥物進行藥理毒理分析。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對 魚類侵禽類作營養分析。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在進行試驗操作。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在進行試驗操作。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病理科學部成員合影。病理科學部的科學研究對我國血吸蟲防治起了很大作用。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病理科學部負責人。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病理科學部外籍女研究員。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細菌及病毒方面的研究。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細菌及病毒方面的研究。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疫苗及血清方面的研究。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疫苗及血清方面的研究。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組織病理方面的研究。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醫學昆蟲方面的研究。

雷士德醫學研究院

研究人員進行醫學昆蟲方面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