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大建校120周年大慶,千餘校友、上萬學子見證

华中农大建校120周年大庆,千余校友、上万学子见证

耕讀雙甲子,薪火傳天下。2018年10月2日,華中農業大學建校120週年紀念大會在武漢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校友及海內外嘉賓1200多人在華中農業大學體育館現場慶祝該校120週年華誕。校慶期間,共計約12000人參加系列活動,共同見證120週年校慶盛況。

华中农大建校120周年大庆,千余校友、上万学子见证
华中农大建校120周年大庆,千余校友、上万学子见证华中农大建校120周年大庆,千余校友、上万学子见证

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盛來運,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雲彥,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楊玉華,武漢市市長周先旺;諾貝爾獎獲得者Johann Deisenhofer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BarryJames Marshall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鄧子新、桂建芳、張清傑,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劉旭、陳煥春、陳學庚、傅廷棟、康紹忠、李德發、李天來、羅錫文、麥康森、孟兆禎、孫寶國、王漢中、王建國、印遇龍、喻樹迅、張改平,科技部原副部長韓德乾,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黨組書記傅德輝,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鮑隆清,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來自全球各地的校友代表、以及關心支持華中農業大學事業發展的各界嘉賓出席大會。

大會由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主持。湖北省副省長楊雲彥,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分別致辭,校友代表、教師代表、在校學生代表作交流發言。

华中农大建校120周年大庆,千余校友、上万学子见证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在致辭中表示,120年來,華中農業大學以“宏農學,揚國光”為己任,秉承“勤讀立耕,立己達人”精神,守持“育人為本,崇尚學術”的辦學理念,“手腦並用,知行合一”,不張揚、不浮躁、不盲從,團結、勤儉、求是、奮進,建成了以農科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法、經、管、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交叉融合、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培養了二十多萬計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強盛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百廿耕讀文脈相承

鄧秀新介紹,120年前,中華民族正是萬方多難之時,先賢抱定實務救國宗旨,萃三楚俊秀創建湖北省農務學堂。學堂於1898年10月2日在武昌保安門開學,1904年改製為湖北省高等農業學堂,開創了中國高等農業教育之先河。此後幾經演變並數遷其址,歷經寶積庵湖北省立農學院、珞珈山武漢大學農學院等辦學時期,始終攜帶進步火種,堅持辦學,文脈不輟。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由湖北省農學院和武漢大學農學院全部系科,合併中山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大學、湖南農學院、江西農學院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57年,學校定址獅子山。此後一甲子,前輩學人堅守了這片得天獨厚的辦學空間,學校事業不斷髮展壯大。

120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追求獨立和復興的偉大曆程,華中農業大學因救亡圖強而誕生、隨新中國成立而發展、在改革開放中壯大,為中國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農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雙甲子辦學歷程壯闊如史詩,更是滋養全球華農人砥礪前行的精神源泉。

鄧秀新表示,120年來,“勤讀力耕,立己達人”始終是學校的辦學精神和價值追求,是凝聚海內外校友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更是推動學校特色發展、內涵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學校才有了120年與國家民族的同頻共振,才有了“立德樹人”的時代堅守,才有了“頂天立地”的重要成果,才有了“復興中華”的豪言壯志。“勤讀力耕,立己達人”是華農人的集體精神,將倍加珍視、大力弘揚。

內涵發展追求卓越

華中農業大學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進科技革命,在農業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產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成果:在國際上率先發現紫雲英根瘤菌的共生體是一個獨立的互接種族群,發現世界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油菜波里馬雄性不育材料,提出並實踐綠色超級稻戰略構想,培育出暢銷市場的杜湖豬,研發出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動物疫病的方案及產品,選育的柑橘良種造福廣大革命老區、庫區和貧困地區……在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長江經濟帶建設、脫貧攻堅戰等國家重大戰略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全球40個國家16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進高層次人才培養,在校博士留學生人數居教育部直屬高校前列;通過多種方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開展廣泛交流合作,成立了中埃農業科教中心等多個合作平臺。

鄧秀新在致辭中說,2008年以來的10年,學校專注特色發展、內涵發展,進一步強化辦學優勢,彰顯辦學特色。農、理、管3大學科門類的5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行列,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農、理、工、管4大學科門類的7個學科進入A類;新增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00餘人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9項,其中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科技成果三大獎7項,3人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學校三次榮膺全國文明單位,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面向世界創建一流

鄧秀新表示,世界高等農業教育,必須要為未來人類社會消除貧困,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公平等可持續發展使命提供重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撐。

“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到“兩個百年”中國夢實現之時,也就是我校建校150週年之際,將華中農業大學建設成為優勢學科國際一流、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進而建設成一所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鄧秀新在致辭中提出新時代的建校目標,博得了現場嘉賓經久不息的掌聲。

鄧秀新說,華農要加快“雙一流”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業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優勢和特色,加快發展工學學科,提升人文社會學科水平;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科佈局,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積極發展信息科學、生物醫學,用信息科學與技術、現代工程改造和提升傳統學科,建設一流學科高峰。

推進科技強校,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協同創新,緊密圍繞農業領域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等關鍵科學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開展攻關,激發師生的學術志趣,營建良好創新生態,產出重大科技成果,將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在服務中實現創新發展。

鄧秀新表示,華農要堅持實施面向國際的開放辦學戰略,加快推進與國際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知名企業開展實質性合作;對標國際一流大學、鏈接全球一流學者;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構築“友好夥伴關係網絡”,努力成為世界高等農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引領者,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