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運動改善孩子糟糕的學習習慣,就是那麼神奇!

用運動改善孩子糟糕的學習習慣,就是那麼神奇!

我知道,我是教育圈的“異類”分子,家長們都不愛聽我聊“體育”。說到底,中國人骨子裡是“重文輕武”的。文狀元風光無限,武狀元低人一等,古已有之。

然而到了今天,高科技和先進的教育理念飛速發展的21世紀,我們還不醒悟,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唯分數至上”,就太不應該了!

觀念的轉變非一朝一夕可以奏效,今天我還是投大家所好,聊聊體育和學習習慣的關係吧。

糟糕學習習慣之一:做作業拖沓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學習效率低,寫作業磨蹭,甚至考試都來不及做完卷子。

成績能好嗎?

但是家長也是乾著急,僅僅靠一味責備和催促,效果卻不怎麼好,家裡還鬧得雞飛狗跳。

責備多了,更會降低孩子自信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發現問題要尋找真正的解決辦法。

有沒有想過其實光盯著學習沒用,需要從體育上找原因?

學習效率低是因為孩子肢體協調性不好,敏捷性差,總是眼到手不到,腦到手不到。

甚至,由於常年不注重體育鍛煉,大腦也沒有開發出應有的潛力,反應能力比別人“慢半拍”。

老餘建議:與其嫌孩子動作慢、反應慢,不如先嫌棄一下自己:怎麼沒有早讓孩子從小堅持鍛鍊身體?

而鍛鍊這件事情,倒是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今天就行動吧!

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孩子體質,增加免疫力,全身性的運動要求眼到腦到手到,相互配合,增加孩子協調性,而快節奏的運動更能訓練孩子的敏捷性。

每天運動一小時,完全可以解決大問題。

用運動改善孩子糟糕的學習習慣,就是那麼神奇!

糟糕學習習慣之二:聽課不專心

專注力不夠,是很令家長頭疼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所有的補課,哪怕一對一補課都會收效甚微。

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但最終都是深度思維的速度不夠,就不願意費神去想。

學習的神經學基礎是大腦的可塑性。當我們不得不學習某種比走路複雜的運動技能時,例如游泳的姿勢、高爾夫的揮杆、籃球的腳步移動等,這些活動的訓練會讓大腦的全部神經細胞參與其中。隨著不斷地反覆練習,神經外面會形成更厚的髓鞘,能提高信號發送的速度和質量。

當熟練了基本動作,大腦可以將其組合成更復雜的動作,孩子就不斷進步。這對孩子的注意力,判斷力和動作的精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小參加運動鍛鍊,孩子喜歡又不枯燥,可以鍛鍊大腦,促進身體健康。

所以,通過運動來提高孩子注意力水平,是最科學的辦法。

用運動改善孩子糟糕的學習習慣,就是那麼神奇!

糟糕學習習慣之三:學習不快樂

快樂重要嗎?當然重要!

許多家長覺得學習就應該是一件苦差事:“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作為新時代的家長,該捋一捋新思路了!

如果不快樂,孩子很難發揮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總是處於被迫學習的狀態,學習毫無樂趣,更別提培養創造性思維、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了。

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不僅是學業壓力的一種釋放,而且運動本身就是快樂之源。

因為運動的節奏快,很容易使孩子的心跳達到110~130次/分鐘,使孩子在單位時間內吸入更多的氧,大腦也釋放出更多“多巴胺”這樣的“快樂因子”。

運動後的快樂,會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讓他們感知學習的快樂。

指導孩子在委屈、沉悶、生氣時去進行運動,可以使其很快宣洩不良情緒,產生興奮、機敏、積極樂觀的心態。孩子情緒的起落對學習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個經常運動的孩子,其心理必將更有韌性,更百折不撓。

老餘見到許多身邊的中年人,熱衷於每天長跑,甚至到處參加“馬拉松”比賽,享受運動後“痛並快樂著”的快感。

但是,作為父母,他們卻不讓孩子去運動。

用運動改善孩子糟糕的學習習慣,就是那麼神奇!

糟糕學習習慣之四:考前焦慮,考試緊張

“考試失常”這個詞,相信很多孩子並不陌生。原因有多種,但是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佔了很大比例。

在中國的教育大環境中,很多孩子太把考試當回事,導致考試比較緊張,患得患失。

其實,從學習的整個過程來說,考試只不過是檢驗孩子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端正了這個態度之後,考試心態就會比較好。

當然,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考試確實是改變孩子命運的唯一途徑,現實情況也促使我們不得不更重視考試。

考試焦慮是考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擔心、緊張或憂慮為特點的複雜而延續的情緒狀態。

適度的心理緊張,可以體現考試的激勵作用,產生良好的效果。但過度的考試緊張則導致考試焦慮,影響考場表現,並波及身心健康。

2008年,國家心理健康機構研究表明,61%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其中26%為嚴重考試焦慮。女生患嚴重考試焦慮的數量是男生的二倍。

考試焦慮嚴重影響了考生的成績,尤其是數學和語言科目。

這也是面臨高考或中考的學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現象。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憂慮,不安,失望,行動刻板,記憶受阻,思維發呆,並伴隨一系列的生理變化——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面色變白,皮膚冒汗,呼吸加深加快。這種心理狀態持續時間過長會出現坐立不安,食慾不振,睡眠失常,影響身心健康。

考試焦慮可以通過認知、飲食、行為、睡眠等方式進行調控,但是最為有效徹底的,還是運動調控方式。

學生以腦力活動為主,而適當的運動是消除大腦疲勞的有效方法。廣大臨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跑步、打球、健身、瑜伽等。因為運動可以消除體內緊張的化學物質,雖然肌肉疲勞,但可以放鬆神經。

還有平時培養孩子一、兩項運動專長,多參加一些體育比賽,增加孩子的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基本上可以從此遠離考試焦慮。

好了,為了讓家長們更加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老餘我也是使足了洪荒之力,旁徵博引,牽強附會--運動,可以極大改善孩子糟糕的學習習慣!

你們信嗎?反正我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