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敗論英雄——再讀《老人與海》有感

初讀此書大約在7年前,那時的我被“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能被敗”所深深打動,直到現在我依然鍾情這句話,感謝它在我失望悲觀時所給予我的力量。經典常常能使人有種常讀常新的感覺,《老人與海》也不例外。7年後,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的時候,我現在想到的更多的是對成敗的評判標準。

不以成敗論英雄——再讀《老人與海》有感

《老人與海》所描寫的故事其實很簡單,老漁夫聖地亞哥是個倒黴的人84天沒捕到魚,而別的漁夫都把他看作失敗者。終於在第85天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重量超過1500磅的大馬哈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鬥到底,並開始了長達3天3夜的搏鬥。大魚最終於筋疲力盡浮上水面,被他殺死,而對老人考驗卻並沒有結束。魚因為又大又長,他只好將魚綁在船的一邊。回航時大魚的血腥味引來了鯊魚一次又一次的襲擊,儘管他用盡一切手段來反擊,但最後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看到這樣子的結局,有人說老人是個失敗者,因為他雖然經歷了異常艱難的過程,而最終還是沒有成果,也就是看的到的魚。在他們看來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得目的,這就是失敗。也有人說,雖然只剩了魚頭魚尾和脊骨,但是那麼多天的等待的艱難沒能摧殘他的意志,他應該算是個成功者。在他們看來,不屈服於逆境勇敢地戰鬥就是勝利。

不以成敗論英雄——再讀《老人與海》有感

對於評判成敗的標準各有不同,從每個角度來說似乎都有道理。而現在的我不太願意用成,用敗這樣的字眼去形容他,在我心裡他就是一個英雄,一個無關成敗的英雄。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在我看來成功或者失敗在這部小說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老人敢於挑戰極限,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不得不讓我們敬佩。“不應該逃避困難,應該去迎接困難”聖地亞哥在海上堅持了八十四天,如果他不堅持,結果會如何?當一群群的鯊魚圍過來,老人毫不驚恐。魚叉沒了,他把刀綁在船槳柄上繼續搏鬥。刀斷了,他用短棍。短棍沒了,他用舵柄。面對一群鯊魚這樣強勢的敵人,老人明顯是處於劣勢的。而這種劣勢也是難以逆轉的。生活當中有些東西確實是先天決定的,難以改變的。向困難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鬥爭,堅持向困難挑戰的人並沒有失敗。而老人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老人的勇氣和毅力使我折服。他所帶給人類的是一種自信,一種強大的,英雄所獨有的精神力量。他那頑強搏擊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貴和尊嚴。宇航員登月,老人用簡陋的漁具捕大馬哈魚,與鯊魚抗爭。我覺得這些事情都是偉大的,能做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

不以成敗論英雄——再讀《老人與海》有感

所以我覺得,特別是在當今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下,我們不能隨便對別人或者對自己做出成或敗這樣一個簡單粗魯的判斷。其實很多事情中的很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人生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陽光下,一位飽經風霜卻有著最堅定眼神的捕魚老人,遠望著廣闊無銀的大海,燦爛的陽光,如老人心中熾熱的追求,如此堅強,如此光明。這不是英雄,又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