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本、德國都不能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因爲戰爭罪犯嗎?

手機用戶55076122536


  • 日本永遠不可能加入聯合國五常,儘管日本一直想加入五常,一方面是二戰的原因,另一方面日本本就是彈丸小國在,雖然經濟實力強,但政治和軍事實力無法和任何一個五常比。
  • 德國也差不多,但德國對二戰的清醒認識讓世界看到一個偉大的民族正在再次崛起!雖然德國沒有在五常,但世界同樣能夠清晰的聽到德國的聲音。
  • 印度...沒啥好說的,大家自行判斷就是了。
  • 不過,說到底還是實力,聯合國五常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都是世界前列,這是一個強者為王的世界,還是拿實力說話。

印度、日本、德國不能夠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並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原因造成的,這其中涉及到大國之間的博弈和利益關係。

首先,日本和德國由於是二戰的戰爭罪犯,所以不能夠入常在一定程度上受了這方面的一些影響,畢竟聯合國起初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國際秩序、打擊日德法西斯。但是如今隨著國際社會的發展需要,這方面的影響幾乎已經不復存在。

就拿德國來說,其主要障礙就是目前歐洲國家已經佔據了聯合國五常的多數席位,如果德國再加進去,必將導致國際現有力量不平衡,這也是美國所考慮的。而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並沒有像德國那樣承認並反省自己的錯誤,只是做了些表面工作,敷衍了事。

對此,深受其害的亞洲國家不會同意日本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俄會用手中的一票否決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日本在入常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就是中俄。

再說印度,印度在聯合國成立之初是英國的殖民地,算不上一個主權國家,所以當初進不去。而現在因為印度和日本跟美國親近,所以美國投了支持的一票,中俄自然就不能讓聯合國成為親美系的服務工具,因此堅決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擁有一票否決權,每個申請國都必須全票通過才可以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所以這也是目前令各國紛紛羨慕並申請加入的最主要原因。同時這也註定不會再有國家會成為新的成員,現有五常不會將自己在手的權利分享給大家,否則這個特殊權利將失去意義。


迷彩先生-軍事科普和時評,用專業易懂的語言解讀最新軍事資訊,期待能夠在評論區和大家積極討論,歡迎大家關注和訂閱。


迷彩先生


無需遮遮掩掩,德國和日本成為不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就是因為他們曾經是“戰爭罪犯”!

聯合國的概念從被羅斯福提出來那天起,就是勝利者的盛宴,只有在二戰中勝利的大國才能坐到主位上享用它,小國跟著吃點湯湯水水。至於戰敗國,為了吸取一戰後國聯的教訓,為了重塑世界的永續和平,戰勝國們對他們的懲罰沒有一戰後那樣刻薄,儘量保持他們領土完整,也給與援助,允許他們在和平前提下順利發展經濟,後期甚至可以在默許下發揮一定的政治影響力,這也是一種政治正確的態度。

但是,戰敗國想鹹魚翻身的可能性,雖然表面上沒人戳破,其實是休想。

當年沒拉清單清算就不錯了,你們想的也太多了吧!

想要鹹魚翻身,平起平坐,曾經飽受二戰苦痛的世界各地打醬油國家的人民答應不答應倒在其次,這五個主位國家的人民當年記憶最深刻,就問他們會不會答應?

德日想要入常,只有一個辦法,重塑世界格局!說白了就是再打一仗,但他們似乎在外交方面的主動性有限,說了不算,即便給他們說了算的權力,他們也不敢接招,時移世易,大家實力對比今非昔比,更不用說來自於他們國民內部的反對意見了。

僅是他倆想要入常,問題倒也好說,再給世界幾十年時間,仇恨情緒會慢慢沖淡,假如他倆表現穩定在線,逐步提升政治空間直至坐到主位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問題就在於還有其他國家也想混進來。

印度和巴西沒有戰爭原罪,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人口地盤不容小覷,他們自知單獨操作空間很小,琢磨著四國抱團取暖,共同入常。

咱就不說原先的五位主座,誰也不可能願意加座。成員限載五人都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加四個座之後,聯合國這輛老車更沒有方向感,全剩下扯皮了!

主座雖然不愛明提具體反哪個新座上的屁股,但主座們心裡都明鏡似的,不用串通也知道彼此心態,所以不管誰跳出來說支持哪個新座,都是無須負責的免費賣好套近乎——看,哥們,我當然支持你,但我當然也知道你根本進不來!

一票否決制決定了五位主座的心態,哥幾個撒著歡兒的任性去表態充好人,但關鍵時刻,大家你一票我一票,只要拖下四分之一,四個新屁股就一個也坐不下來。

抱團不可能進,單打獨鬥更是沒機會,半島兄弟會同意日本加座嗎?阿根廷幹嘛支持身邊多個新貴?印度想入常?你當巴基斯坦兄弟不存在?德國當年得罪過多少國家?

散了散了,加座?玩兒吶!


歷來現實


如果說是戰爭的罪犯,那印度這個鍋背的比較冤枉,二戰期間它可是被日軍侵略的,要不是我們拖住了日軍主力,印度那一大片區域很有可能就淪陷了。

聯合國的建立確實和世界大戰直接相關,這是戰爭勝利者重新安排戰後世界秩序的機構,不好聽了講,就是瓜分利益的機構。

儘管現在聯合國的地位與作用與早些年相比已經下降不少,這主要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公然挑釁聯合國權威所致,但是它畢竟還是世界範圍內參與國家最多、實力勢力最大的多邊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對國際安全領域還是有一定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所以能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很多大國所渴求的。

戰後,隨著日本和德國的崛起,它們對於現今的國際秩序當然有了自身的追求,日本常年是聯合國會費第一大國,世界經濟第三強國,德國是世界排名第四且在歐盟內部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所以兩個國家都謀求在聯合國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但是,聯合國五常是不會允許別人觸碰它們的蛋糕的,對於擴容這件事兒是抵制的,或者說對誰有資格加入是意見不一的。

第一,任何新成員的加入都會稀釋現任五常的權力。本來好協商的事情加入了新人,一定會變得複雜,且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定權實在是權力太大,誰會知道會在什麼問題上碰上岔子呢。

第二,即使擴容,讓誰加入五常是不可能統一意見的。在五常中,國家有明顯矛盾的就有好幾對,它們各自推選的擴容對象一定是各自的盟友,而這一定是讓對手所不同意的,它們甚至可能動用一票否決權去破壞對手的擴容對象提案,不讓其在安理會中擴大勢力。

第三,即使是盟友,也不見得會真心實意的拉著入常任理事國。畢竟只有利益是永恆的,盟友的關係則是瞬息萬變,萬一此時鼎力拉它入夥,到時鬧僵時,想推可也就推不出去了。所以,在拉人時大家也都會很慎重。

所以,想擴容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道阻且長的事兒。


小溪解局


這三個國家目前都不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原因是不同的。而且木叔印象中從2005年他們就開始抱團取暖,聯合巴西,四國結成聯盟想一同入常。當時木叔還採訪過這個稿子呢!所以印象深刻。結果這麼多年過去了,別說四國聯盟,他們中的一個國家都沒有入常。可見入常之難,當然這裡面的利益糾葛與博弈太複雜了。

(圖為聯合國大會現場)

木叔先說印度吧。印度1947年才獨立於英國統治的,當時聯合國已經成立2年多了,安理會的職位早就已經確定下來了。那就是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這種模式一直維持到今天。

其實木叔告訴各位,印度人“上車”並不晚,在聯合國剛成立之際算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的。這個情況比較複雜,講個小插曲。


木叔在悟空問答的另一篇曾經寫過,聯合國當時草創階段,先入為主的國家肯定利益優先,比如美國和蘇聯甚至可以有三個名額。蘇聯就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兩個加盟共和國算兩個單獨席位,塞進聯合國,這樣投票時蘇聯就等於有三票。

英國人一看蘇聯這麼玩,那他們也說也要三票,畢竟也是常任理事國。但英國可沒有蘇聯那麼多加盟共和國,但日不落帝國還有一些殖民地呢。所以就選了印度和新西蘭這兩個準殖民地(當時叫自治領,給予很大自主權)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

還是那句話,因為印度當時不是國家,能被塞進聯合國成為創始成員就不錯了,當然不能加入安理會。所以印度至今還為入常努力呢!

至於日本和德國不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是當然的,原因就是二戰。聯合國就是打擊法西斯之後成立的,當時這兩個國家是戰敗國,都被美蘇英法佔領著呢,國家屬性都快沒有了,怎麼可能加入聯合國,還擔任常任理事國呢!

日本直到1956年才成為聯合國成員,東德和西德在1973年同時加入聯合國。


木春山談天下


大家好,我是朕史,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日本和德國是戰敗國,也可以說是戰爭罪犯,聯合國就是針對這兩個國家設立的,讓這兩個國家加入常任理事國肯定不合適。印度雖不是戰敗國,為什不能進入聯合國,因為印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的貢獻太少,當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沒有發言權!至於,以後能不能入常,這個要看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態度了。

1942年1月1日,26個反對軸心國的同盟國家代表在華盛頓會面,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美國率先提出聯合國的概念。1943年10月30日,蘇聯、英國、美國、中國,共同提出建立一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機構。次年,這個建議得到確認,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大多數簽署國的批准,聯合國正式成立。

所以,聯合國由蘇聯(蘇聯解體以後由俄羅斯繼承聯合國的席位)、蘇聯、英國、美國、法國、中國(開始由中華民國繼承,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建交,取代了國民黨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五個大國發起的,這五個大國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的中堅力量,其貢獻最大,傷亡最多的國家。所以,這五個常任理事國理應區別於其他加盟國家,應該享受特別的待遇。

日本和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聯合國就是針對的這兩個國家發起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沒有日本和德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說不定還沒有聯合國。所以,德國和日本,不可能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說他們是戰爭罪犯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印度與日本和德國不一樣。印度以後能不能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很難說,比起日本和德國,印度還是有希望的,而日本和德國永遠不可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印度不能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可能是印度在二戰當中沒有什麼貢獻。比起現在的常任理事國,二戰時的印度簡直生活在搖籃裡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可以說這個國家在當時都沒有主權。在二戰時,印度還在與英國鬥爭,整日思索,如何爭取獨立。

二戰後,各國民族獨立運動興起,當時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國力已經衰退,無法維持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但是,英國也不想印度變強,在1947年退出印度之前,英國先把印度肢解以後,再結束對印度的統治。所以,印度在當時是英國的一部分,根本沒有發言權,更別說入常了。

二戰的主戰場在歐洲、亞洲、太平洋、非洲,德國、日本、意大利是三個邪惡軸心國。德國的進攻目標在歐洲,日本的目標在亞洲、太平洋,意大利的主要目標在非洲。所以,德國、日本、意大利永遠不可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如果,這三個邪惡軸心國都能成為常任理事國,那麼聯合國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朕史


不好意思,殂擊日本入常,有鄙人一份功勞。2005年,我剛到加拿大第二年,在網絡1.0時代,借用海外多箇中文論壇,痛快淋漓的狠幹了一場。書生報國無長物,惟有掌中筆如刀。

做為傳統媒體記者出身的網民,我大大小小也打過一些戰役,從周旋地方貪官汙吏黑社會,到參與打垮靖國神社網站的洪水攻擊。反日入常,肯定首推我平生第一役。再往後排才是2008年地面+線上之戰。此後十年,微博大小何止千百戰,級別卻遠遜了。

印度、日本、德國這幾個國家不能入常,與戰爭罪犯無關,再怎麼說只有捱打份兒的印度永遠輪不到當戰爭罪犯。他們不能入常,是反對的聲音太強烈。

有個這屆中國人都不太熟悉了的詞,叫四國入常。這是印度日本德國巴西最接近入常的一次,這4個國家2005年抱成一團要求入常,甚至得到了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支持。可惜,全球50多國明確反對。而且反對國指向很清晰,意大利反對德國入常,中韓反對日本入常,阿根庭反對巴西入常,巴基斯坦反對印度入常。

安南只好說,你們連鄰國關係都搞不定,這事兒就算了。

(全文完)


李牧


聯合國安理會標誌

一、在法理上,印度、日本、德國都不具備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條件

聯合國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首倡,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聯合國能夠起到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本質上,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是戰勝國獲取勝利果實的產物。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中做出貢獻最大的五個國家,分別為美國、蘇聯(俄羅斯繼承)、中國、英國、法國。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非洲戰場的元兇,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太平洋戰場的元兇。作為曾經的法西斯國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大元兇,如果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不是對不起二戰中死去的千千萬萬反法西斯英烈呢?

印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是英國的知名地,並不是獨立國家,談不上為二戰作出多達貢獻。甚至於印度人錢德拉·鮑斯曾經計劃與日本合作,在日本的幫助下趕走英國殖民者。如果不是中國遠征軍太給力,在緬甸截住了日軍,很難想象印度人會在二戰中作出什麼離譜的事情。

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

二、在現實國際政治博弈中,印度、日本、德國也很難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安理會是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的,是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聯合國安理會負有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職責,甚至有對主權國家採取軍事行動的權利;聯合國新成員加入,需要先經過安理會批准;聯合國最高行政長官-聯合國秘書長也需要安理會提名。所以,聯合國安理會堪稱聯合國最重要的機構。

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則擁有“一票否決權”,五大國不同意,任何一項決議都難以通過。可以說,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意味著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最高的政治地位和權利。除了世界霸主美國以外,任何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不希望增加席位,將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稀釋掉。所以,德國、日本、巴西、印度曾經組成“四國聯盟”,積極尋求改革安理會,尋求入常,卻一直未能如願!

歡迎大家討論,日本、德國、巴西、印度,哪一個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美國觀察室


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再度走上侵略道路,戰後成立的聯合國還在《聯合國憲章》裡專門開列了“敵國條款”,就是專門對德國、日本等戰敗國所訂立的相關約束性條款,主要指《憲章》第53條、第107條的規定。其中第107條規定:“不取消或禁止負行動責任之政府對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本憲章任何簽字國之敵國因該次戰爭而採取或受權執行之行動。”這裡所說的“戰時敵國”特指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家。

二戰之後,德、意還相對老實,認真反省侵略罪惡,而日本則一直在努力擺脫罪責。上世紀60年代末,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開始流露出爭當新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意願。但是,《聯合國憲章》裡的“敵國條款”成為日本實現“政治大國”夢想的一大障礙。所以,從《憲章》中刪除“敵國條款”,徹底摘掉戰敗國的帽子一直是日本對聯合國外交戰略的主要目標之一。

至於印度,在印巴分治之前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聯合國成立時沒有資格以國家身份加入聯合國,自然更也不可能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聯合防務


戰爭罪犯是一方面,但也只能解釋日本、德國。印度則是因為經濟及政治實力難以達到這個高度。


聯合國的成立就是雅爾塔會議的成功與延續,也是美英蘇三國為了保障戰後勢力的版圖互相確認,三國同時享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果實。而且當時獨立的國家沒有現在這麼多,現在經常鬧騰的印度當時國家還沒獨立呢!!!


日德作為戰敗國,就更不可能了巴西則因為在南美一個是比較偏僻,再一個就是巴西當時對於二戰也沒啥實際貢獻;當時國民黨作為國內的主政黨派,和美國一向交好;美國是想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拉攏個小弟,中國因為二戰拖住了日本,而且地大人多,物產豐富,也是這些綜合原因下才能成為常任理事國。


而對於當時中國 & 法國 加入常任理事國,蘇聯是強烈反對的,畢竟權利分配這事,人越少越好啊,但也沒啥用。雖然後來國民黨退走臺灣,等到國內經濟逐漸發展,在1971年終於恢復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次。


從現在來看,不讓這四個國家加入常任理事國既有權利分配原則下人越少越少因素。更有日德作為戰敗國的黑歷史;另外也不得不考慮的是日德兩國國內的好戰分子的活躍。在這方面德國會稍好點。


至於日本、印度、則是因為周邊國家反對,試想一個連周邊國家都反對的國家,搞不定周邊國家的政府如何入常。如何處理複雜的國際政治關係。印度 和巴基斯坦之爭,日本和中韓之爭。


以上供參考!!!


DQ視角


印度、日本、德國這幾年衝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大都是組團申請,三個國家的申請理由各不相同,但都完美的繞開了自身的不利條件,由於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有一票否決權,所以這三個國家次次衝擊常任理事國次次都被阻止在聯合國大會,而這三個國家不能如願入常並非出於過去犯下的戰爭罪惡,更何況印度還曾受英國百年殖民統治,還是戰爭的受害者呢。那麼,為什麼這三個國家沒辦法入常呢?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的國際組織,早在成立之前的1942年1月1日,26個反對軸心國的同盟國家代表就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而“聯合國”這個組織名稱也正是來自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和大多數簽署國的批准,《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以創始會員國及同盟國領袖和戰勝國的身份正式入常。可見,聯合國在成立之初是由同盟國家聯合組成的反對軸心國的國際組織,在成立之前的幾年,因為戰爭正處在膠著狀態,勝敗形勢並不明朗,所以在籌備的最初幾年,並無意吸納協約國,二戰結束後,中國、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作為創始會員國,也是為二戰同盟國的勝利做出最大貢獻的五個國家,得以集體攜手入常,而作為戰敗國一方的德國、日本、意大利後來雖然也加入了聯合國,但最初連安理會都沒資格進,只能作為普通會員國入常,所以,在當時德、日無法入常就是因為發動了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



時過境遷,聯合國自1945年成立到今天,也走過了73年的光輝歲月,戰爭的陰影早已抹去,特別是到了新世紀,國際上要求擴大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而且大多數都是印、德、日、巴等國家牽頭,其他有利益關聯的國家附和,但次次衝擊常任理事國又次次止步於聯合國大會,這又是為什麼呢?



筆者以為,這已經與德、日曾經是戰爭罪犯已無多少關係,而是聯合國從誕生之日起變已經形成了現階段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的結果。印度、日本、德國、巴西自2005年起便結成聯盟抱團申請入常,“四國集團”因此應運而生,撇開德日先不談,光是印度入常國際上面就是一大堆反對之聲,印度長期與鄰國巴基斯坦保持敵對關係,作為南亞第一大國非旦沒有起到維護南亞,團結南亞諸國的作用,反而大搞軍事竟備引發南亞國家軍事恐慌,印度早年通過卑鄙手段吞併主權國家就廣受國際社會的譴責,而今又染指其近鄰不丹、尼泊爾的內政外交。同時,印度早在1998年就違背國際法悍然進行了核試驗,迄今拒不參加《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拒絕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這邊想著入常,那邊又做著和入常相悖的事情,如此國家哪來的國際擔當,印度入常被否決其實是大快人心的事情,這樣的國家根本不配入常。



再說到德國、日本為何不能入常,這其實還是要涉及到國際利益的問題,日本做夢都在想著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四國集團”裡對入常表現最為積極的國家,但日本自身問題也很明顯,首先對二戰罪行拒絕向受害國道歉,對受害國的賠償要求置之不理,其次日本目前軍事實力不斷增強,裝備一再升級,違背了自身過去只保留少數治安武裝的承諾,最後是日本跟美國是鐵桿盟友,是美國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堅定跟隨者,這自然在聯合國內部引發巨大爭議,這樣子的國家,肯定也沒資格入常了。而德國、德國本人是非常看好入常的國家,但鑑於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歐洲國家已經獨佔三個,德國一旦入常將會使歐洲國家在安理會的分量加重,話語權更大,特別是對於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美國是極力反對德國入常,德國自身還是非常符合入常的條件,歐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盟24國中具有領袖地位的成員國,肯正視歷史對二戰犯下的罪行誠懇認錯積極賠償,去年因為頂著國內的反對壓力接收大量難民備受國際好評。德國不能入常實際上背後是美國與歐盟之間利益衝突上比然產生的結果。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聯合國自成立之初起形成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其一票否決權只屬於這五大國,未來如果吸納新的常任理事國,那些國家可能會失去分量極高的一票否決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