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师傅,曾国藩偶像,火烧和珅专车的御史谢振定

嘉庆师傅,曾国藩偶像,火烧和珅专车的御史谢振定

在湖南涟源市金石镇有一处“乐恺堂”,在这块横匾左右,一副楹联彰显着这片宅院曾经主人的风光伟绩“御史烧车彰正气,翰林课子振家声”。

能担得起这幅楹联的主人家,必属非常人物,况且,在这乐恺堂的正厅上方,还挂着嘉庆皇帝御笔所提的“太学”匾额,而什么如“父子翰林”、“翰林第”、“文魁”、“金紫诰封”等匾额比比皆是。这是怎样的一个旷世奇才?

这个牛人就是嘉庆皇帝的师傅,晚清第一重臣曾国藩的偶像,谢振定。

谢振定出生在书香世家,先天条件免去了考虑学区房的烦扰,在家里就能够完成学业。谢振定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谢再诏(好名字),功名经历是优禀生、乾隆壬午科(1762)副举人,教起书来自然不在话下。同学们是自己的兄长们,各个基本素质不错,如长兄谢振宇进士出身,三兄谢振宁后来中得举人,没有被带跑偏的可能。

优良的种子,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氛围,谢振定的学习之路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十岁前就读完了儒家经典十三经,24岁时中得举人,27岁时高中进士,授编修,成为翰林,进入了培育大清高级文官的摇篮。

从此谢振定开始了在翰林院编修工作,主要工作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作为清帝国一名高级实习生,他勤勤恳恳的做了14年,直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才被朝廷任命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大概相当于今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共同的纪委书记),不久又署兵科给事中(军事监察),这是一种“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之违失、章奏封还之权”的官员,文武监察两手抓,品阶不高,权力极大。

嘉庆师傅,曾国藩偶像,火烧和珅专车的御史谢振定

在谢振定在此任职期间,有一次巡视乘粮船巡视南漕,驶入瓜州时,突遇横风,船不得行,谢振定随即祈祷于神,不久风向变为顺风,船得以继续向前,随后,又请建了风神庙,从此但凡当地有渡江者,皆为顺风,被神话为“谢公风”。

做人至正,鬼神都怕,伟哉!谢振定。

放火烧车

当然,谢振定在做御史期间,如果仅仅凭借类似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借东风似得事情,必然不值得史册大书特书。关键是他一把火烧了和珅的专车。

那是在嘉庆元年(1796)初,尽管此时的乾隆皇帝已隐退为太上皇,但谁都知道这会的嘉庆帝仅仅是个傀儡摆设,国家的大小事拿主意的还是老皇帝,禅而不让,退而不休,权力面前,父子之情寡淡到不及一碗凉水有滋味。

宠臣和珅此时依旧圣眷在隆,在乾隆给他搭建的权力舞台上飞扬跋扈的活着,老皇帝离不开这位能办事、肯背锅的大臣,傀儡新皇低眉顺眼,不敢有任何造次,日子还像以前一样的过着。

但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谢振定与和珅小舅子联袂上演了这场意外。

这天谢振定在北京东城巡视,突然听得前面喧哗,上前一看,是一队车驾,豪车骏骑,令人侧目。可惜坐好车的不一定是好人,这车队前面,有一批恶奴挥鞭开路,躲闪不及的路人纷纷惨叫,车驾在巷子里横冲直撞,甚为嚣张。

目睹如此,老谢怒发冲冠,在京城,在御史眼皮底下如此目无王法,这还了得。便让左右军士上前擒拿询问,准备鞭笞,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一问之下,这乘车人来头不小啊,是和珅和大人小妾的弟弟,也就是和大人的小舅子。

谢振定一下子愣住了。

小舅子嚣张惯了,压根就没把一个小小的御史放在眼里,在他的概念里,一切都有姐夫帮他来搞定,姐夫和大人就是他的天。

小舅子出游的兴致不仅被打断了,眼看还要挨揍,自尊心受到了重创,他要发泄,要让这御史出丑,他扯着嗓子大喊了起来:“你敢打我?我乘坐我家老爷的车,你凭什么打我!”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打老子啊,你敢打老子吗?老子坐我大舅哥的车,管你啥事?

看着这只跳梁小丑如此讨打,谢振定决定满足他的愿望。指挥随从,将其按在地上,剥去衣衫(侮辱性真高),这一顿好打。

伴随着和珅小舅子挨打惨叫的背景音乐,谢振定又盯上了那辆装饰华丽,庞然大物的车,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

谢振定开口道:“此等腌臜泼才,已经侮辱了这辆车,和大人岂能够再坐(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于是乎,他一把火烧了这辆车,彻底治愈了和珅的选择困难综合征。

一辆燃烧的宰相座驾,一位铁面铮铮的御史,一个趴着的衣衫不整伤痕累累惨叫不止的烂人,围观的群众兴奋了,人群沸腾了,高呼:“好御史,真牛逼!(此真好御史矣!)”。

嘉庆师傅,曾国藩偶像,火烧和珅专车的御史谢振定

火烧之后

当街火烧宰相专车,暴打宰相小舅子,谢振定整完了恶奴,背后的主人必然要出来找他晦气。

和珅不开心了,打狗还得看主人,更何况还是他的小舅子。想当初他的一个奴才刘全,被御史曹锡宝参奏盖房逾制,他当晚要求刘全将房拆的一干二净,待得钦差第二天勘察,全无实证,曹锡宝获得诬告罪名,收拾东西滚回家了。

谢振定这一次行为,更为恶劣,明面是整饬了他小舅子,但实际上烧的、打的都是他和珅的脸。

此时,和珅的脸还是非常金贵的,定不能轻饶了谢振定,否则,此风一开,他的脸会很快会被打成粉末。

依照以前,乾隆帝还在位时,谢振定必死无疑。但现在老皇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清江山迟早要交给嘉庆皇帝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况且,以前家奴飞扬跋扈的事情多了,也没见到谁整的这么狠,今时不同往日,谢振定此时二愣子的做法,是不是得到了谁的授权,是一种试探呢?

皇位更迭,是非最多。

和珅也看不清楚了,前思后想了一番,这次放下了屠刀,找了个机会,把谢振定罢官赶走了。

谢振定挥了挥手衣袖,告别了京城,告别了大清的官场,自此,寄情于山水。

谢振定在罢免前,烧车之事已经传遍天下,被天下人冠以“铁面御史”、“今之董宣”、“烧车谢御史”等之名,罢官后游历山水时,所到之处,无不奉筇屐迎,受欢迎程度轻松碾压今天的超级巨星。公道自在人心。

在游玩期间,谢振定本着穷家富路的原则,挥金如土,潇洒之极,曾有人尝劝之,谢老板道:“人活着就是要舒坦,不能做金钱奴隶,身外之物,花完拉到”。

官复原职

四年后,既嘉庆四年(1799)2月初,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恋恋不舍中闭上了龙眼,嘉庆皇帝终于正式以皇帝身份开展工作了。

随即,和珅被参,夺职下狱,15天后被赐死。一代权相去了地下去追随自己的主子了,但愿他的脚步能够快点,能够追上这相差了15天的路程。

有人倒霉就有人走运。圣旨下,谢振定起复了。

谢振定的能力的确很强,圣命他主事礼部,他能够做到条陈甚悉。5年后,又被任命为司仪员外郎,主考陕西、江南,公平公正的为国家取材。嘉庆十一年(1806),又任顺天府通州粮厅,在职期间,他修有江湾故道,并主持开凿果渠、温榆河等运河,保障了漕运畅通。

谢振定崇尚大义,在京任职期间,在多处修有义庄,凡同乡客死京师者皆于此葬之。师友中有贫困而不能安葬者,他经常自掏腰包,解囊资助。所作所为,堪称楷模。

嘉庆十四年(1809)五月的一天,谢振定手书“正大光明,通天达地”8个字,掷笔而逝,时年57岁。

尊荣身后事

谢振定去世消息传来,清廷震动,满朝皆哀。

曾经作为徒儿的嘉庆帝,御笔写下悼词“朕当太子,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渡河,为先生讣”,短短24字,饱含深厚情谊。又亲笔题写了神主牌:“祖之臣,父之功臣,朕之先生,谢公振定老大人之神主”,尊荣之极。

道光年间,河南裕州知州谢兴峣,进京面圣。谢兴峣在君前报完户口,道光帝疑惑了:“你一个湖南人,这普通话(京师语)怎么讲的这么好?”

谢兴峣道:“我爹是谢振定,我从小在京城长大(北漂二代)。”

道光帝这才恍然大悟,颔首道:“原来是烧车御史之子。”御口一开,“烧车御史”四字称呼被最高领导认定,成了谢振定名垂青史的第一标签。

此后,在谢振定的孙子辈中,谢邦鉴又中的进士。谢家出现了“父子两翰林、祖孙三进士”的科第盛况,后续的曾国藩家族也不曾达到这个高度。

在古龙作品《风云第一刀》中,李寻欢家族是一门七进士,但毕竟是虚构小说,算不得数。而谢振定家族确实货真价实的进士,如果扩大到他的兄弟辈、儿孙辈,中得七个进士不在话下。

谢震业生前主要的工作是做官,另外也兼职做文章,有《知耻斋集》、《清史列传》传于世。

在道光壬辰年(1832),谢振定入祀“乡贤祠”,其生平载入国史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