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仅次于西安,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提到洛阳,人们很容易就想到它古都的身份,毕竟在中国历史上13次当选为国都的城市屈指可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昔日的洛阳不是国都就是陪都,这里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仅次于西安,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古称洛邑、雒阳、神都、洛城等,与西安、北京、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夏商周、东汉、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在这片有着5000千多年文明史的土地上都产生过哪些故事呢?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祖先之一的洛神就生活在古洛阳,在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里将洛神视为理想女神,然而在先秦神话中,洛神即宓妃是黄河之神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我们口中常用的华夏、中华、中土等称谓也都产自于洛阳。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仅次于西安,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根据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五六十万年前),已有原始人类在此地生存。随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都,历时1500多年。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在南阳,但是称帝后改洛阳为雒阳并定都于此,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洛阳城的优越。

如果说夏商周甚至东汉时期的历史太过遥远,那么唐朝时的洛阳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唐朝历史被影视剧翻拍的次数不亚于清宫剧,仅武则天这一人物就有多个影视版本。武则天定都洛阳,开凿龙门石窟,整修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在洛阳形成了史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流传最久的佛教禅宗,如今的洛阳有着“牡丹甲天下”的美称,这也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关。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仅次于西安,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相传以前的洛阳并没有牡丹,只因牡丹不肯听从武则天冬季开花的命令,被贬至洛阳,人们感叹牡丹的气节,又称其为“焦骨牡丹”,刘禹锡曾盛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今牡丹已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每年的洛阳牡丹节都会引来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此赏玩。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仅次于西安,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自古以来就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说法,洛阳纸贵的典故就是出自于西晋都城洛阳,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在洛阳完成的。宋以洛阳为西京,在此设“国子监”,使得当时洛阳的读书人士骤然增多,赵普、欧阳修等名流雅士都曾居住于此,理学家程颢与程颐曾在洛阳著书讲学,开创理学,洛阳澄泥砚更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仅次于西安,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盛极必衰的规律在洛阳这座城市也是成立的,经过多年的战乱,洛阳城已不复昔日的繁华,自元代始不再作为都城,如今的洛阳城只能靠着古都的名号在城市角逐中保留一席之地,也许正因为少了大都市的喧嚣,洛阳城更有一种安稳宁静的氛围,对居住在这的人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关于古都洛阳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