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另類好漢座次之馬軍八虎騎兼與梁山八驃騎比較

前面幾篇文章選取了一些《水滸傳》前七十一回中未上梁山的好漢,作為馬軍五虎將和守護中軍的馬軍驍將,併為他們排定了座次,本文再談談可以選作馬軍八虎騎的人物。

水滸另類好漢座次之馬軍八虎騎兼與梁山八驃騎比較

第一至第三名,祝氏三傑。祝家莊祝朝奉有三個兒子,祝龍、祝虎和祝彪,這三人奉鐵棒欒廷玉為師,皆有出色武藝,號稱祝氏三傑。這兄弟三人素有大志,練武演兵皆有目的,祝家莊掛兩面旗幟,上面大書著“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可見其豪邁氣象,而且書中也對他們高度讚揚道:“祝龍出陣真難敵,祝虎交鋒莫可當。更有祝彪多武藝,吒叱喑嗚比霸王。”在實戰中,祝龍輕鬆可勝鐵笛仙馬麟,並能與秦明鬥到鬥到十合之上,又與林沖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雖此戰有林沖故意做戲給祝家莊看之嫌,但也足見祝龍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不然那戲也太假了。祝虎曾與沒遮攔穆弘鬥三十餘合不分勝敗,也是有做戲成分,不過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且在對戰中,祝虎還是可以獨當一面,且經常衝鋒在前的。祝彪在祝氏三傑似乎最為出色,不僅書中贊詩對他更為讚賞,而且祝家莊大小事務,常常也是祝彪的主意,更兼聘一丈青扈三娘為妻室,原本驕傲非常的扈三娘肯嫁給他,也可印證祝彪是很出色之人。實戰中,曾與撲天雕李應大戰十七八合,而且在有敗象之時反而箭傷李應,反敗為勝,若非楊雄石秀雙雙夾攻,甚至可能斬殺李應;又與小李廣花榮鬥十數合不分勝敗。因此,祝氏三傑皆是武藝不凡之人,可當得馬軍八虎騎之位。


水滸另類好漢座次之馬軍八虎騎兼與梁山八驃騎比較

第四至第八名,曾家五虎。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都是曾頭市曾長者的兒子,號為曾家五虎,這兄弟五人得史文恭為教師,蘇定為副教師,自然是名師出高徒。他們也是素有宏願,發誓與梁山好漢勢不兩立,並有童謠傳唱道:“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作為長子,曾塗表現不俗,不僅富有智謀,而且敢於上陣,與小溫侯呂方鬥到三十合上並使呂方“三十合已前,兀自抵敵不住,三十合已後,戟法亂了,只辦得遮架躲閃”,當賽仁貴郭盛來夾攻時,曾塗依然毫無懼色,若非小李廣花榮突施暗箭,他甚至可能斬殺呂方郭盛,可見曾塗的武藝是非常厲害的。曾魁更是與豹子頭林沖大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這絕非一般戰將可比的。曾升在曾家五虎中年齡最小,但他似乎最有主張,而且非常自信,臨敵鬥志高昂,並敢去敵軍中作人質,可知也是頗具膽色的。書中評價曾升說“武藝絕高,使兩口飛刀,人莫敢近”,實戰中曾箭傷黑旋風李逵。五虎中的次子曾密和三子曾索,書中少有描敘,難以見出他們的文韜武略,但參照其兄弟,應該也是很厲害的角色。

祝氏三傑和曾家五虎,是《水滸傳》中描繪的兩個群像,雖然在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對這兩個群像的描寫,除了有些人物形象模糊外,還在整體上多少有些雷同。祝氏三傑和曾家五虎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有良好的家世,所以能聘請非常傑出的教師教授武藝,也都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都有志於擒拿山賊以保衛一方平安;臨敵時也都表現得非常勇敢,但最終都難逃被斬殺的悲劇。同時,在這兩個群像中,都是排行最末的祝彪和曾升相對更為出色。祝彪是一丈青扈三孃的未婚夫婿,而且有擊退撲天雕李應的突出表現;而曾升不僅多次身先士卒,而且還親至敵營為質,這份膽色也令人生敬。相對於其他兄弟,作者對這兩個排行最末的人物描寫也更多一些,但即使這樣,這兩個形象本身也未能避免雷同之處,除了上面所述外,他們還都具有年輕氣盛、性情急躁等性格特徵。

對於這八個人物,由於並非梁山好漢,所以書中未能盡展其能,若以較少戰例來推測,他們中的強者也應在梁山八虎騎的中下游水平,所以整體實力肯定是不敵梁山八虎騎的。接下來,下篇文章將擇選五員步將進行排位。(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