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明朝「八虎」都有誰?爲什麼被稱爲「八虎」?

明朝著名的“八虎”都有誰?為什麼被稱為“八虎”?

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順利即位,這就是明武宗。太監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八名太監得到了新皇帝的寵愛,被稱為“八虎”。

明正德年間,東宮的隨侍太監中,有八個太監號稱八虎,他們以劉瑾為首,為了巴結日後的新皇帝,每天都進一些奇特的玩具,還經常組織各式各樣的演出,各種體育活動,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試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禦這些東西的誘惑,於是就沈溺於其中,而且終其一生沒有自拔,學業和政事當然也就荒廢了。

著名的明朝“八虎”都有誰?為什麼被稱為“八虎”?

劉瑾

劉瑾是“八虎”之首。弘治五年(一四九二年)立朱厚照為太子後,便命劉瑾侍奉太子,劉瑾投其所好,朱厚照越發寵信劉瑾。弘治十八年,朱厚照即位為武宗,很快便提升劉瑾為內監官,總督團營,司禮監等,掌握了內庭重權。武宗驕奢淫逸,不理朝政,劉瑾投其所好,廣選鷹犬歌伎,專供武宗淫樂。每當武宗淫樂的關鍵時刻,劉瑾便呈上大臣奏摺,請示彙報,武宗極不耐煩,讓劉瑾批示了之,於是劉瑾權柄在手,貪汙受賄大行其道。

劉瑾唆使爪牙在京城附近掠奪民田,擴建府邸,多達三百餘所,讓各地鎮守太監每人獻銀萬兩,貪汙受賄不計其數。正德五年(一五一○年)初,劉瑾派親信周東到寧夏以屯田為名,廣聚錢財,亂改畝制,增加稅賦,使得民不聊生,迫使安化王起兵討伐劉瑾。武宗命都御史楊一清為總督,太監張永為監軍,率兵征討,平定了寧夏叛軍。平叛中楊、張二人對劉瑾劣跡掌握得一清二楚,對劉瑾貪賄行為十分不滿,返京後即向武宗揭發劉瑾罪狀,說有謀逆之舉,武宗大怒,當夜即捕劉瑾入獄,次日查抄家產,得數巨大,京城輿論譁然。

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劉瑾在午門被凌遲處死。觀刑者人山人海,歡聲雷動。許多群眾花高價買劉瑾之肉設案祭奠亡靈,以解心頭之恨。

著名的明朝“八虎”都有誰?為什麼被稱為“八虎”?

張永

張永(1465年-1529年),明朝宦官,保定新城(河北新城縣)人。成化年間時入宮,弘治時侍武宗於東宮,正德初年升御用監太監,是當時著名的宦官“八虎”之一。在除掉劉瑾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寧王朱宸濠謀反的時候,王守仁被誣陷謀反,最後在張永的幫助下得免。明世宗即位後,八虎受到打擊,張永被彈劾,貶為奉御,前往孝陵主持香光。嘉靖八年(1529年),大學士楊一清等說張永實有功,遂起用掌管御用監,提督團營。不久死去。

張永死後,諭祭三壇,予棺槨,由有關部門辦理喪事,建造享堂。大學士楊一清為他撰墓誌銘。其後又追錄遺功,升其弟錦衣千戶容為指揮僉事,本衛堂上管事;其兄富為錦衣副千戶。

著名的明朝“八虎”都有誰?為什麼被稱為“八虎”?

高鳳

高鳳(1439—1513),司禮監太監。字廷威,號梧岡,涿州人。正德年間宦官“八虎”之一。自幼進宮,景泰七年(1456),選送內書堂讀書。高鳳勤於職守,講官進講的功課,他每天都給太子複習,對太子的生活言行,常加以有益的勸導。弘治七年(1494),受命致祭順妃。

高鳳是很少見的好太監之一,在皇宮裡並沒有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得到了皇帝和大臣們的一直好評。作為一個太監,高鳳可以穿莽服,在皇宮裡騎馬坐轎,這是很多大臣夢寐以求的事情,可見高鳳在皇帝眼中的地位。高鳳死後,明朝大學士、吏部尚書李東陽為其撰墓誌銘,這也是他地位之高的一個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