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紀寧:做好事的歸僑

一個做好事的歸僑, 家就住在梧塘鎮沁後村。

鄧紀寧, 1921年出生於印尼西爪哇,母親伊嘉,印尼回族人。父親林文臨,梧塘鎮沁後村人。鄧紀寧在印尼度過了二十七個春秋,1947年,他回國定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鄧紀寧的母親,妹妹多次來信,叫他重返印尼。紀寧己習慣了家鄉的生話,不想離開了。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妻子,有了孩子,他不想離開她們,遠度重洋。村子裡有許多歸僑,別的村子也有許多歸僑,他們回來了,不走了。他們愛國愛鄉的舉動,感動了紀寧,"我不該再上異國他鄉的土地,我要在沁後種田,培養子女,過完這一輩子。"

上世紀六十年代,也是三年困難時期,在印尼的母親,妹妹聽聞風聲,再次來信,叫他重返印尼,但紀寧為了妻子和孩子,經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選擇了與家庭共患難,同甘苦,守在了家門口。

1965年,印尼發生了"9.30"事件,印尼政府瘋狂排華,很多華僑被遣送回國,但有一部分留在印尼。國內和印尼的交流很困難。紀寧千方百計,用各種代號寫信去印尼,解決了許多華僑之間聯繫的困難,很多人對此非常感激,親切地叫他"阿寧"。

1977年,沁後村修沁後至梧塘的公路,但一個沁後橋缺錢無法建起來。I978年,涵江華僑陳琴棋從印尼雅加達回國,要來沁後浮山掃墓。他的車子無法通過,只好步行到浮山山上掃墓。陳琴棋先生來到大隊部,對村裡保護他家的祖墓表示感謝,並提議村裡與印尼的華僑聯繫,爭取捐款來修橋,並表示願意帶頭捐資,推動印尼華僑捐款。村子裡的幹部就推舉阿寧向印尼寫信聯繫。阿寧就向印尼華僑寫信,特別是向有名望的雅加達會館秘書鄧金城,萬隆的鄧慶梅,以及鄧文耀,蔡慶霖,翁亞堅等華僑寫信,訴鄉情,做工作。半年內共集資港幣6萬多元。保證了沁後橋的動工,並很快就通車了。這裡面有阿寧的一番心血。

沁後南陽小學是沁後村鄧氏華僑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創辦的。鄧慶梅的外公鄧壽十八等主持施工的。華僑鄧慶梅一家三代為沁後的教育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鄧慶梅先生對阿寧很友好,每年至少回來兩次,每次都會登門看望阿寧。每逢這個節點,阿寧會向鄧慶梅做宣傳工作。鄧慶梅先生對南陽小學異常關心。學校的修修補補,擴建工程主要鄧慶梅先生承擔。上世紀八十年代,南陽小學建立董事會,阿寧擔任副會長,負責向鄧慶梅先生和其他華僑匯報南陽小學修建工作和用款,得到鄧慶梅先生和華僑的信任和支持。於是,鄧慶梅集資建了教室8間,鄧慶梅先生獨資建了一座兩層樓共4間教室,把主樓大維修,把樓板樓梯都改為鋼筋水泥。鄧紀寧在這中間穿針引線,四處聯絡,他的功勞是不小的。

1987年10月,阿寧無意間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阿寧的老母親遠在印尼,他與母親已有40多年沒有見面了。現在,母親年老,又生病在床, 就象風中的殘燭。母子情深,血濃於水,阿寧無時無刻都在懷念母親,他想去探望,但當時中印斷交,無法成行。阿寧千方百計,打聽出國的途徑。阿寧給香港國際紅十字會寫信,引起香港紅十字會的同情。香港紅十字會函告印尼紅十字會,也得到印尼紅十字會的同情。雅加達紅十字會十分仗義,向印尼移民局陳說阿寧的困境。印尼移民局沒有推倭。請印尼紅十字會派人配合鬥旺市紅十字會,到阿寧母親和妹妹家中瞭解情況。阿寧母親聲淚俱下,口口聲聲呼叫 "阿寧"的名字,懇求紅十字會幫助母子團圓。紅十字會的人員把老人的話,用錄音機錄起來,還用照相機把老人家臥床的情境拍攝下來。紅十字會的人員把錄音帶和相片交給移民局。移民局聽了錄音,看了相片,把這些情況彙報印尼政府。印尼政府無法拒絕這種人道的團聚,很塊就批准了中國公民赴印尼探親。

在中印斷交21週年之際,阿寧成了第一個被印尼政府批准入境的中國居民。1987午10月15日,中國公民鄧紀寧和他的兒子鄧仙平懷著滿懷激動,在雅加達機場走下弦梯。印尼紅十字會,FELMINA報社,共七位人員到機場迎接。消息一經披露,就轟動了整個東南亞,轟動了國內外。阿寧被譽為推動兩國復交的"和平使者"。新加坡《星洲日報》於1987年10月21日以“斷交後首次獲簽證訪問印尼的中國人" 為題作了報道。新華通訊社編印的《參考消息》也於1987年10月21日以“印尼21年來首次給中國公民發旅遊簽證” 為題,報道了鄧紀寧帶他兒子10月15日到雅加達,看望87歲的老母親的消息。


鄧紀寧:做好事的歸僑


鄧紀寧:做好事的歸僑


鄧紀寧:做好事的歸僑


鄧紀寧:做好事的歸僑


阿寧此次東南亞之行,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抽出時間與心繫桑梓的華僑鄧慶梅先生會面,商討家鄉發展事業。鄧慶梅先生很高興,和阿寧一起去找其他的沁後藉華僑。阿寧向華僑們做工作,鄧慶梅,鄧文耀等華僑十分贊同。1987年12月,印尼完劫寺基金會主席鄧文耀回鄉,商定籌建沁後中學。這個計劃得到莆田縣政府,縣教育局,梧塘鎮政府,村兩委的大為支持。1989年,沁後中學創立,完劫寺基金會及華僑們投入資金100萬元人民幣,建起了教學樓,宿舍樓及配套項目,還以10萬元設立了獎教獎學基全。沁後中學的創建,是華僑們愛國愛鄉的結晶,也有阿寧的一份功勞。

沁後溪從烘爐嘴直流下來。在過山段,前人在溪裡埋設石碇,供人們渡溪之用。石碇在一般情況下通行是安全的,但遇上大雨,洪水洶湧衝撞,威力還是十分兇猛的。解放前夕,溪上曾發生一起農婦被洪水沖走的悲劇。鄉人沿溪尋找三天才找到屍體。阿寧對這件事,也是感同身受,在他飽經滄桑的心靈上,有一種慈悲的情懷。村裡人到溪岸上種田,鄰村人到沁後鞋廠上班,如果是雨天,則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阿寧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一次,又是鄧慶梅先生回鄉,住在涵江華僑新村,阿寧特地去華僑新村,與鄧慶梅先生商議建橋的事宜。鄧慶梅先生,不改初心,爽快應允,立即拿出5000元人民幣表示支持。阿寧回家,立即與知名人士蔡金耀,蔡炳坤等10多人商議,籌備建橋事項。籌備組還向在臺灣的沁後鄉親求助,得到1000多美元的捐助。鄧慶梅再次回國時,阿寧又再作馮婦,充當說客。鄧慶梅在阿寧的攻關下,又一次慷慨解囊,捐資13000元。過山溪上建起一座石拱橋,長約25米,寬2.5米,在1992年冬天完工。阿寧對家裡人說:“這個橋,我花了幾年的心血,現在建成了,我鬆了一口氣,我多麼高興。” 橋頭立了一塊石碑,由著名文史專家蔡金耀撰文,老教師蔡炳坤書丹,記述華僑鄧慶梅和去臺鄉親的一片深情。人們站在橋上,盛讚鄧慶梅先生的高風亮節,也為阿寧關心家鄉的義舉擊節讚賞。

1995年,為了“兩基” 的需要,要把本村的兩所小學合併,興建一所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小學。村裡投資I00萬元,經過多方集資,仍缺幾十萬元。村幹部和校董事會要去印尼找華僑求援。阿寧積極為此做工作。阿寧向曾經為南陽小學捐資的鄧慶梅先生說明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情況,要以高標準要求,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條件,消除鄧慶梅先生的誤解。阿寧又動員他繼續為新的小學捐資。這一次阿寧年紀大了,又有病魔纏身,村裡的幹部只好親自去印尼。華僑們答應再捐資15萬元建新的小學,完劫寺基金會再提供5萬元作為沁後中學的獎教獎學基金。

阿寧熱心為僑屬寫信的善舉,受到人們的讚揚。

沁後村的翁永宗,父母在印尼,年齡都己近九旬。翁永宗想去印尼探望,但他感到為難。他的在印尼的弟妹不會中文,翁永宗無法與他們聯繫。翁永宗找到阿寧,阿寧二話不說,讓他用中文寫信,翁永宗寫了四張信。阿寧把信翻譯成印尼文,然後寄去印尼。不久翁永宗得到他妹妹的覆信,阿寧也幫助翻譯。1996年初,翁永宗實現了赴印尼探親的願望。

1996年秋,西天尾鎮的鄭金堂與在臺灣的父親產生意見。在臺之父鄭金麟寫信回來罵鄭金堂。鄭金堂一家三代人,來沁後找阿寧求助。阿寧看了鄭父之信,安慰他們不要發愁,說由他出面寫一封信給在臺灣的鄭父。鄭家三代人給臺灣,印尼的信函,都是阿寧代寫的,他們很信任阿寧。阿寧給鄭金麟寫了去信,二十多天後,臺灣來信。鄭父在信裡,消除了父子間的誤解,還向阿寧表示威謝,還說今後回大陸,不知要怎樣報答阿寧。阿寧又給他覆信,表示你們父子消除誤會是他的最大心願,他願意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多作一些貢獻。

1947年至2005年,近60年中,阿寧義務為僑胞,僑眷,僑屬寫信萬封以上。阿寧的功德可謂無量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