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中國,這個古老而文明的國家,上下5000年文明歷史。每一段,足以成為人們京津樂道的話題。

從夏商周到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以他獨有的文化內涵為後來者譜寫一段又一段的史詩,從而創造了很多歷史名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7句話。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第七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出自司馬遷《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即是說,壯士不死就罷了,要犧牲就要為了大義,難道那些做王侯將相的,都是出生就是貴種麼?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振聾發聵之聲。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發起者。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第六句: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出自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用之所趨異也。”意思就是說,人本來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的卻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

第五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出自岳飛的《滿江紅》,意思就是說,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曾收復失地,準備直搗金國老巢黃龍府的時候,被皇帝用十二道金牌招回,百感交集寫下這首詞。這首詞氣壯山河,千古傳頌。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第四句:大丈夫生當如此、彼可取而代之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劉邦看到秦皇出使的威嚴感慨道:“大丈夫生當如此”。項羽回覆劉邦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在那個君權至上的年代這可算是大逆不道之語,如被人聽去可有性命之憂,但他們都是口有壯語,心有鴻鵠之志。這兩句話也揭示著他們今後的命運。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第三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出自東漢班彪(班固的父親)在給漢光武帝劉秀的奏章之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日月照得到的地方,江河所流淌的地方,都是我大漢的國土。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第二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漢元帝時期,名將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西漢陳湯在戰勝匈奴後寫給漢元帝的奏章中,其中就寫了這句流傳千年的話,意思是如果有誰膽敢侵犯大漢的王土,即使再遠,漢朝軍隊一定會無情的踏平敵人。即使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西漢,上至君主,下至軍將始終宣揚的強勢和霸權不容侵犯。反映了當時漢朝百姓的民族凝聚力,至今提起這句話都讓人感覺無比自豪。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第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句最霸氣的話,是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開國大典,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的宣告。從那時開始,中國結束了近百年的屈辱歷史,東方巨龍重新升起。

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霸氣的七句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