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落难时得老和尚一饭之恩,成为宋太祖后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

赵匡胤的父亲是一个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团长级别的大官,从小就衣食无忧。但是,赵匡胤从小就有大志向,不愿意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二世祖,所以在他21岁的时候辞别父母,闯荡江湖,誓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番功业。

赵匡胤落难时得老和尚一饭之恩,成为宋太祖后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

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那时各方诸侯割据一方战乱不断,流民遍野,田地荒废,要想白手起家哪有那么容易。无奈之下,他先后投靠了父亲的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凤翔府节度使王彦超,但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愤愤而去。

最后他想到了回家,就算丢脸,也总比饿死在外面的好,但是由于投奔期间都没有给他发工资,离家时带的钱也都花光了,路途中饥肠辘辘,行至夜晚突然问道菜的清香,看到一片菜园,于是他便不顾形象一头钻到菜地啃起生菜。

赵匡胤落难时得老和尚一饭之恩,成为宋太祖后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

这片菜园是一老和尚所种,由于战火不断,寺中断了香火,无奈之下只能靠种点菜果腹,发现赵匡胤在偷吃菜他没有为难他,反而把他请到屋里,把仅剩的几生米拿出来,让赵匡胤饱饱的吃了一顿,吃完饭赵匡胤去洗澡,换上老和尚的僧袍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赵匡胤向老和尚辞行,老和尚又送了他几个菜饼。赵匡胤非常感动,战乱年间一个饼子可以救一条人命呢。赵匡胤拍胸脯说道:“他日我若得志,必然为大师修建一座大寺庙。”

赵匡胤落难时得老和尚一饭之恩,成为宋太祖后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

临走时,老和尚告诉赵匡胤开封城中枢密使郭威正在招兵,深处乱世,从军才有出头之日,赵匡胤听后便决定不再回家,直接到军营投军去了。赵匡胤走在路上心情大好,太阳初升,诗兴大发,写下了生平唯一一首诗歌: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落难时得老和尚一饭之恩,成为宋太祖后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

也就是在这一年,赵匡胤结识了郭威的养子柴荣(日后的周世宗),从此开始了传奇的人生。

称为宋太祖后,赵匡胤果真为老和尚修建了一座大寺庙,也就是宋朝皇家寺庙普安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