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回顾1949年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个声音宣告了新中国的未来。

礼炮轰鸣,国歌响彻云霄,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前冉冉升起。

下午4时,阅兵仪式正式开始,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检阅海陆军三军1.64万名军官。

值的一提的是在共和国14次大阅兵的历史上,有13次是陆军走在最前列,唯开国阅兵是海军打头阵。

回顾1959年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1959年是“逢十大阅”的年头,此时整个广场较5周年时扩大了两倍半,达40万平米,阅兵规模比往年大,但用的时间却只有58分钟,说明阅兵组织比往年更周密细致。

回顾1984年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1984年国庆大阅兵,是我国第一次国防力量大检阅。此次阅兵各种受阅武器装备,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充分显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

这次阅兵在组织的时机,阅兵规模,收阅内容,对外影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中国阅兵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回顾2009年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第十四次国庆阅兵,按照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惯例,举行60周年大阅兵。多种新式武器接受检阅,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广大受阅队员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青年,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经历多样等特点,首次亮相特种兵方队。

回顾2015年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壮我国威,强我中华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国庆节最具有代表性和仪式感的就是升国旗和阅兵式。

当国歌奏响,红旗飘飘,一个个列阵踏步走过,伴随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种节日的氛围萦绕着每一个人。

这,才是国庆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六十九载,盛世中华

生日快乐,我的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