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故事,從居廟堂之高,到處江湖之遠

魯,山東,齊魯大地。魯酒故事,耳熟能詳,堪稱歷史經典。

齊魯大地自古乃是禮儀之邦,歷史文化悠久,且豐富多元,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其中,魯酒文化,以其廣泛和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齊魯大地響噹噹的文化名片,而伴隨文化而傳承的魯酒故事,也成為外地人講述山東個性的一面極具代表性的鏡子。

在山東,有關魯酒故事的題材可謂數不勝數。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梁山泊“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以及泰山、曲阜、滕州等地均有所記載的歷史典故,它們都融於當地的美酒,也都鮮明的映射著山東人的真性情。

講述魯酒故事,便是挖掘魯酒文化,而魯酒文化其實在山東人身上就可以窺見一二。山東人善飲,天下皆知,他們那種豪爽、憨厚、倔直的性格在飲酒中展現的淋淋盡致,但論酒量,遠不及內蒙古人;論飲酒的猛烈程度,又遠不及東北人。山東人恰是在這飲酒的尺寸之間,將魯酒文化以及魯酒故事在觥籌交錯中自然講述。山東是白酒的產銷大省,又是文化大省,歷史文化悠久而深厚,也為魯酒賦予了深厚的歷史根基,幾乎每個魯酒品牌都能得到文化的支撐,但事實卻是山東的文化人盡皆知,代表山東文化的魯酒發展卻不盡人意。

目前,魯酒要發展,要振興,要再一次拿出歷史經典,重新講好魯酒的品牌故事。只不過,這一次,講述魯酒故事需要從“居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

換言之,代代流傳的經典故事,代表的不僅僅是山東文化的深度,更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高度。而恰恰是這種高度,不是人人都能夠觸摸到,因此要將經典進行落地,將高雅的故事語言切換成雅俗共賞,成為老百姓能夠理解和講述的語言。

山東擁有數百家白酒生產企業,既有泰山、孔府家、蘭陵這樣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的品牌,也有景芝、扳倒井、花冠、趵突泉這樣極具特色文化的強勢品牌,還有諸如魯源、彩山這樣的縣級品牌。每個品牌在魯酒這個大的文化氛圍之下,又都具有鮮明的文化和故事。

魯酒企業的振興,就是要真正的講好魯酒品牌背後的故事,講述有關釀酒和釀酒人的故事。讓魯酒故事,傳承更久,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