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渾源古城雄姿 佟永江 攝

渾源古城,雄居北嶽恆山主峰之陰,是塞外高原通向漢族內地之咽喉。遼金時期為京畿重地,明清以來為北方重鎮,商旅繁榮,百業俱興。城內現存古院落以清代、民國營建的四合院為主,在山西北部諸多古州城中無論數量和檔次都屬上乘。這些院落,歷經朝代變遷,古存逐年衰敗,卻依然掩不住古城往日的輝煌。其美在建築藝術有形之美,更在人文歷史無形之美。

“姚舉人院”,故主是渾源近代知名人士姚德厚先生,曾任吏部主事,六品官員,光緒壬寅科舉人。由文史學者韓眾城先生親臨調研,親手執筆。報告分為人文篇、技術篇,《北嶽文史研究》擬分次刊出。

《報告》人文篇堪稱《北嶽文史研究》創刊半年的一座里程碑!

“姚舉人院”調查報告(人文篇)

姚德厚,山西渾源人,光緒壬寅科舉人,曾任吏部主事,山西近代名士常贊春、常旭春、狄樓海、張籟、劉懋賞、解榮輅、王藎臣、麻席珍等人是他的鄉試同年。

在渾源古城東北部的大石頭巷,有一處人稱“姚舉人院”的老宅院,與王藎臣故居僅有咫尺之遙,相傳就是姚德厚家族的院子。姚德厚英年早逝,1902年中舉是其人生一大亮點,此外的事蹟流傳甚少。

在清朝,主事是正六品官員,吏部主事因在吏部這樣的重要機構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渾源著名鄉紳麻席珍認為姚德厚是渾源近代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渾源古城大石頭巷

一、光緒舉人姚德厚

渾源古城的老宅院棋佈星陳,位於大石頭巷8號的姚舉人院就是其中的一座。姚舉人名叫姚德厚,字仁齋,生於清同光年間,其祖上一直以農事為業,以忠厚為本。德厚的祖父名叫姚憲典,憲典育有居仁、居敬兩子,姚德厚是居敬的長子。德厚在“德”字輩總排行中為二,他的長輩希望後代以寬厚待人,故為老大取名“德寬”、老二取名“德厚”,以寓其意,後來人稱德厚為“姚二先生”。

姚德厚自幼聰明好學,但家境貧寒。小的時候讀不起書,他便在一傢俬塾坊裡打雜,打掃衛生,端茶倒水,做一些零碎營生。開辦這傢俬塾的先生叫王夢曾,他看到姚德厚是個進學的胎子,就讓他在書房裡做伴讀,和自己兒子王藎臣以及其他求學的子弟一起讀書。姚德厚很珍惜這個機會,學習刻苦,寫出的文章很受先生賞識,成為王夢曾門下弟子的佼佼者。年紀稍大,姚德厚考中生員,進入到恆麓書院讀書。其時,山東舉人王琴生任恆麓書院山長,王琴生“汲汲以造就人才,引進後覺為己任。對學生指導異常心熱,凡有一節之長一言之謬,公必諄諄提命,嘉其善而糾正其失。既開示其所當然,又剖析其所以然,必使聞者瞭解悅服而後快於心。”時間一久,受教者莫不增益智識,學業日進。如麻席珍、候鴻恩、姚德厚、程廷遇、王彰善、張鳳鳴、王藎臣等,均為王琴生極力裁培,成績優異,為一時之選。

在姚德厚故居的老街坊中,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據說姚德厚這一家子很窮,竟至衣食不斷,度日如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的一天,院子裡的母雞無端打起了鳴,姚德厚五弟姚德眾的夫人便問婆婆是怎麼回事,婆婆告訴她:“公雞不鳴草雞(母雞俗稱)鳴,今年咱家出貴人。”誰知就是這麼一句無意間說的話,居然應在了姚德厚的身上。

就在這一年,朝廷決定庚子、辛丑的恩正兩科併科鄉試在當年補辦。山西巡撫岑春煊因“拳亂”受害深、賠款重、支應繁,無力承辦鄉試,岑春煊便奏請朝廷“秦、晉兩省鄉試,擬懇合闈辦理,以期便利而省繁費。”其為勤王的功臣,聖眷正隆,但凡所請,無有不準。清廷遂令政務處會同禮部速議並擬定山、陝兩省鄉試合闈辦法,定於兩省士子在陝西省會西安進行考試。雖曰合闈,但不是完全合併,而是山西鄉試借闈陝西,兩省分校試卷,分置其權,翰林院編修朱延熙為陝西鄉試正考官,編修曹福元為山西鄉試正考官。

山西士子要千里迢迢遠去陝西西安應鄉試,讓許多貧寒子弟苦於旅資而裹足不前,坐地興嘆,以致寒士不能應其試。姚德厚、麻席珍等渾源寒士同樣為之束手,好在他們得到族人、同鄉的多方資助,才湊足盤費,得以成行。六月底,姚德厚和十數位渾源士子結伴同行,僱傭“架窩”走了一個多月才到達西安,租住在民宅裡等待鄉試。鄉試共分三場,八月初八入頭場,八月十一日入二場,八月十四日入三場。這次鄉試“廢八股、改策論”,頭場考中國政治史事論,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三場考四書五經,考試內容偏重於新學,姚德厚順利登科。

恆麓書院的學生在這次鄉試中高名掛榜者共7名,其中6名舉人,1名副榜,舉人分別為王藎臣、程廷遇、麻席珍、王彰善、姚德厚、張鳳鳴,副榜為劉克勤,是渾源有清以來考取舉人最多的一次鄉試。此科山西全省共取錄舉人140名,姚德厚高中第68名。

士子赴秦省鄉試,所費甚多。姚德厚的同年劉階赴西安鄉試,盤費用掉白銀七十兩,浮費又須八九十兩。渾源較太原離西安更遠,盤費所需更多,盤費與浮費之合用估計在200兩白銀左右,真是一筆鉅款。姚德厚為了應鄉試,借了不少外債,家裡很為之發愁。好在他得中舉人,眾親朋送禮致賀者很多,不僅將所欠往返川資清償,還能有一些盈餘,這讓全家人頗覺歡暢。

數年後,姚德厚被錄為吏部主事,聲名喧赫,成為著名晉籍京官。但是,姚德厚沒當幾年吏部主事,就病死北京任上。家人斂資棺殮,扶柩歸裡,將其葬於渾源城東郊祖塋。

姚家祖塋位於州治東五里處(原縣冷庫西院牆外)的田野中,立祖者為姚憲典。東為上首,葬有輩份最大的始祖姚憲典,西為下首,一輩一輩地從東至西的往下排列;第二代為居仁、居敬兄弟二人,這兩門的墓園由一條東西走向的神道隔開,右首(南)為居仁一門墓地,左首(北)為居敬一門的墓地;第三代為德厚六兄弟,神道南是居仁的後代,依次為德寬、德成、德眾,神道北是居敬的後代,依次為德府、德厚、德登(德鄰)。(本世紀初,縣政府修路將上處墳地攤平,姚氏後人對前三代宗祖墳墓未動,將第四代逝去的姚氏前輩遷葬於寶峰寨村。)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姚德厚家族譜系圖

二、振興家業的姚五先生

京官清貧,姚德厚在任內也沒有攢下多少錢。歿後,朝廷給的撫卹金和眾親友致送的祭儀禮金就成為家中最大款項。姚家經過商議,決定喪事從簡,所留資金用作做生意的本錢,以維持大家庭的生計。

姚德厚弟兄輩中,被稱為“姚五先生”的姚德眾最為出色。他用這些本金開辦油坊、面鋪,做了十幾年生意,就此發家。民國成立後的二十年間,姚家生意做的風生水起,蓬勃興旺,這個時期是姚德厚家族的鼎盛時期,姚五先生也成為渾源古城有頭有臉的商人。資產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姚五先生就買房置地,擁有數百畝土地,還購買了數座院落,其中有大石頭巷8號老宅院、運城街1號(現南關街三道巷1號、2號,南順街運城巷10號)做過面鋪的宅院、西關街西端的“大興店”店院和“義成店”店院等。

大石頭巷8號院是一座“東為主”的二進四合院,大門朝西臨街,兩進院子都各有一個不大的南跨院。廣亮式兩側還配有兩條有墀頭的磚柱,大門前有一對鼓形上馬石及豎有一根旗杆,傳遞著院主為舉人的重要信息,是家門顯赫的標誌。院內主建築是二進院的五間東房,中間三間主房的門窗前置有1.5米寬的穿廊。此院基本是“五正三配”的格局,三間南廂房和三間北廂房相對,五間主房和八間倒座房中的正中五間相對,屋頂均為有獸脊的硬山頂,大門屋頂上為傳統的獸脊門樓,非常氣派。

民國二十一年(1932)前後,姚五先生去世。姚五先生是姚氏家族產業的實際操縱者,他的離世使家族產業由盛轉衰。可以說,姚五先生去世後,年僅十七歲的繼孝就成為家族中的主要繼承者,承擔起照顧家族老小的重任。姚繼孝不善經商,他接手家族事務後,就經營不下去了,油坊、面鋪等產業相繼轉手,家族產業就此停辦。

姚德厚由於去世得早,沒有留下子嗣。姚氏家族的人丁不旺,尤其在抗戰時期渾源為淪陷地,近支親屬多有離開渾源出外謀生者,留在家鄉的族人主要是姚五先生的後代。

姚五先生育有二子,長子繼武(約1910—1981),次子繼孝(1915—1987)。繼武自幼外出讀書,在省城的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太原工作,後加入傅作義部隊駐防宣化,渾源的家族事務就靠繼孝來打理。

民國三十七年(1948),渾源“土改運動”時,姚繼武名下所屬一些土地和西關街的“大興店”、“義成店”兩處店院,姚繼孝名下所屬一些土地和大石頭巷院、運城街院等兩處院子,並均被劃為地主成份。後來,根據“土改運動”的規定和土地公有化政策的推行,大部分土地被收歸國有。

1949年前後,姚繼武所在的部隊在河北宣化起義,接受和平改編,他隨後作為起義人員回到家鄉。1949年3月11日,隸屬於華北區的渾源縣進行土地、房產確權,對所有權人頒發土地、房產所有證,姚繼武的自留土地和西關街的“大興店”、“義成店”兩處店院,姚繼孝的自留土地和大石頭巷院、運城街院等兩處院子,都領到了《土地房產所有證》書。其時,地方黨組織經常召開各種會議,姚繼武被邀在參加一次會議時,因遲到被認為態度不積極,西關街的那兩處店院被收歸公有。新中國成立後,姚繼武離開家鄉,去了太原工作,夫人和兩個女兒只能留在渾源租住房子。

1952年前後,姚五先生的夫人不忍心大兒媳娘仨在他處寄居受窘,便讓次子姚繼孝將她們接回大石巷院居住,以方便照應。這樣,一家人又居住在一起。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姚繼孝、左秀芝老夫婦

三、住戶更迭的姚舉人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渾源開始工商業合作社和公私合營改造運動,一些有先見之明的老房主紛紛將房產折價賣掉。

大石頭巷8號院屬“東為主”的二進四合院,最好三處單體建築是二進院的五間東房、三間北房、三間南房。五間東房是院內主建築,房屋高大,雙坡硬山頂,有一正脊四垂脊,氣勢恢宏,尤其中間三間更是醒目,門窗前置有穿廊而顯得卓爾不凡。姚繼孝審時度勢,考慮到二進院的三間北房採光最好、最好住,趕在運動之前能賣個好價錢,便以四五十塊銀元的價格將三間北房賣給李姓人家。

1954年前後,姚繼孝就將南城外運城街1號院賣了500塊銀元,歸於王姓人家。這樣,姚家產業就僅剩下大石頭巷8號院的這一處老宅院的其他房屋。

1955年5月,渾源縣人民委員會通過《城關鎮公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的文件規定:“公私房屋由鎮政府統一進行租賃管理,嚴格執行統一制定出租房價,按等分級規定標準,不得私自提高。”1958年,姚繼孝在大石頭巷的宅院共24間房,除了給他們留下必要的住房後,其他房間就由政府統一管理,租給沒有房屋居住的興安大隊村民,成為“經租房”。姚繼孝響應政策,除了自己家人居住的房間外,將其他房間悉數交給興安大隊統一管理,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房管政策的支持。

1959年、1960年的兩年間,“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大石頭巷8號院被徵用為興安大隊的大食堂,所有的住戶一律被清退出去,姚家人被分配在其他院子居住。1961年,大食堂停辦後,興安大隊創辦頭髮廠,8號院又被作為頭髮廠的廠址,又被佔了五年之久。

1966年,興安大隊頭髮廠停辦,院子空閒下來。這樣,姚家人和李姓人家重新搬回這處宅院,李家還住在二進院三間北房,姚繼武一家住在二進院三間南房,姚繼孝一家住在二進院南跨院。院內其他住房,則由興安大隊重新安置了住戶,很快院子裡就又住滿了人家。

姚繼武長期在太原工作,太原單位不能攜帶家屬,他只有在逢年過節時回家住幾天,與家人團聚。上世紀七十年代,姚繼武在太原退休,落葉歸根回到原籍住回大石頭巷8號院,這才和家人團聚,直至1981年去世。

1980年前後,縣房產局在縣城全面核查登記公產房,大石頭巷8號院也在核查登記之列。根據相關原則,院內居民獲得縣房產局頒佈的房租繳費證。姚繼孝除了二進院南跨院的那三間東房外,僅將那個南跨院一間南房留作孩子長大成家後之用。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大石頭巷8號老宅院平面圖

四、姚氏後人的追憶

在“文革”結束前的二十多年中,姚家子弟揹負著高成份,在社會上倍受歧視,在升學、就業、當兵、轉幹等等方面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因此,姚家後代之間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除了直系親屬外,基本上不來往,也很少談論家族往事。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姚繼孝長子姚澤民(1941—)、次子姚利民(1945—2017)還是小孩子時,常常來往於運城街宅院與大石頭巷宅院之間,他們一個時期的白天在大石頭巷院吃飯,晚上回運城街院睡覺。

1960年的一天,姚繼孝夫人(?—1999,左秀芝)和不足20歲的長子姚澤民走到南城門外的馬路上。經過運城巷的時候,那裡連著頭道巷、二道巷、三道巷等幾條南北小巷,三道巷和運城街交接處的那座氣派的磚瓦房院就是賣出去的姚家老宅院。以前,姚繼孝夫人住地那處宅院多年,現在卻已經屬於外姓人了,物是人非。她指著那座房子,對兒子說:“這就是咱家的老院子,做過面鋪,你們小的時候在這裡住過,被你爹賣出去了。”說話間,掩飾不住對往昔繁榮勝況的追憶和唏嘆。半個世紀以後,退休教師姚澤民想到母親說話時的這一幕,還像昨日一樣清晰,印象尤為深刻。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姚澤民探訪三道巷舊居(2018)

2018年9月的一天,姚澤民特意尋訪那座記憶中的老宅院。走到南城外的運城街上,他辨識著一個個門牌號,看到“運城街”早已改名為“運城巷”了。當看到一座古色古色的磚瓦房時,他激動地轉著這座房子轉來轉去,總覺得似曾相識。進院入屋打問,見到一位八十多歲的王姓老者,居然是他父親當年將這所院子賣給這位王姓老者的父親,現在,買賣雙方的兒子都是八十高齡上下,他們在這樣的場合下晤面,這種時光穿越的交錯讓人不勝感慨。王姓老者說:“我爹說院子是向一個姓姚的財主買的,他城裡的家在老井圪洞那邊住。”姚澤民笑著說:“我們的老院子(大石頭巷8號)離老井圪洞巷子就幾步遠,對著哩。”

姚澤民從屋裡出來後,站在院子裡來回打量,院子是一座“五正三配”的四合院,5間北房是磚瓦房,雙坡五脊硬山頂,顯然斑駁破敗,但畢竟是主房,還能看到昔日繁華的影子。其他3間東房、3間西房、3間南房就只是單坡土胚房,形似殘垣斷壁,倍感蒼涼。小門樓為磚制的道士帽式,位於院子東南方向,朝東開門,進院後正對著南房東山牆,牆上原有照壁一面,現在已拆毀無存。最讓人覺得哭笑不得的是,五間北房本是一座單體建築,卻將北半部分又賣給李姓,整座房子由此分為兩家所有。五間北房的進深達8.5米,原本就從中間隔開成為南、北兩部分,南半部分五間的門窗朝南開,是院內北房,北半部分五間的門窗朝北開,是臨街鋪面。現在,原院子主體部分的門牌號是南關街三道巷1號,分離出五間北房的北半部分的門牌號是南順街運城巷10號。南、北五間房雖為一體,但可以分開為兩家獨立的門戶,因此才有這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姚利民則記著另外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他為老街坊王念祖打掃房的情形。渾源地處塞北,天氣寒冷,當地居民靠燒煤來做飯和取暖。一年下來,白白的牆壁便會被煙氣燻得發暗;三年過後,牆壁顏色更加汙黑,就到了非粉刷不可的地步。這時,房主就需要打掃房子,將買到的白土加水攪勻,用白土水將屋內牆壁粉刷,以保持牆壁乾淨。三年打掃一次房已成為渾源人的生活慣例。

1971年,住在大石頭巷的王念祖已是九十歲的高齡老人,他是渾源有名的大知識分子。其時,他家需要打掃房子,最困難的是粉刷高處牆壁時,需要人踩著凳子上去,拿著刷子伸長手才能夠得著,是一項很費體力的活兒。王念祖的子女都在外地,留在渾源的孫女們顧不過來,只好請街坊們幫忙刷牆。

“文革”時期,姚繼孝家庭的經濟非常拮据,他育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這些半大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經常因吃不飽飯而發愁。姚繼孝和王念祖都住在大石頭巷內,兩家離得不遠。王念祖要打掃房子,姚繼孝家的孩子便被請去幫忙,只為能賺到一、二元勞務費,更為能吃一頓飽飯。

姚利民是姚繼孝的次子,那時他剛結婚不久,就有過為王念祖老先生刷牆的經歷。那天,他為王老先生粉刷完牆壁後,得到一頓煮掛麵的犒賞,整整吃了多半束兒掛麵,吃得又香又飽。多年以後,姚利民已成為渾源中學的語文教師,想起往年那一幕,還覺得那次的白水煮掛麵,是一頓令人難忘的美味佳餚。不過,姚利民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先生的本名叫王藎臣,更不知道這位老先生是他二爺爺姚德厚的同年舉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姚家還有不少人住在大石頭巷老宅院裡,那處院子共有24間房,他們住著其中7間。姚繼孝老夫婦住在二進院南跨院三間東房,姚利民一家住在南跨院一間南房,姚繼武一家住在二進院三間南房。以後,姚繼孝這一輩人先後謝世,姚利民一家遷出他居。再以後,從大窪村學校退休的姚澤民回到城裡,他們夫婦和孩子們在大石頭巷院短暫居住過幾年,又分別遷出他居。如今,這所老宅院已無姚家人居住。

現在,大石頭巷8號院的住戶,有的是向縣房產局租賃的經租房,有的是直接向姚家後人租住的。

五、古城小巷的遺存

歷經百年滄桑,大石頭巷8號院完全淪為混居的大雜院。儘管如此,這所靜謐的老院仍會不時引起路人關注。

偶爾,有遊客漫步在古城小巷,看著那雄偉而衰敗的門樓和精美的墀頭、雀替,頓覺眼前一亮,往往會露出豔羨的目光問道:“這裡是誰的院子,那麼漂亮?”

恰好從院子裡迎出來一位老街坊,就會得意地笑著回答:“那當然,

這可是人家姚舉人院!

(本文作於2018年8月。感謝姚文勝先生、姚傑宇先生提供資料。)


渾源古院落調查報告|姚舉人院(人文篇)

大石頭巷8號 — 姚舉人院


韓眾城,山西渾源人,文史學者。其代表作《此邦猶是舊山河》,三晉出版社2018年初出版,被譽為“山西近代史研究的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