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师在地图上划分2条线,让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70多万人丧生

​二战结束后,英国因在战争中大伤元气,日薄西山。加之世界各地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作为英国“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英属印度这块海外最大的殖民地逐渐有了独立建国的趋势。1946年,英属印度多地爆发工人,士兵起义,英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1947年,英国当局任命路易斯·蒙巴顿为印度总督,实施印度独立一事。原本英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是这样的:由印度教徒较多的地区组成印度斯坦、伊斯兰教徒较多的地区组成巴基斯坦、同时保留各藩王国,这三者共同组建独立的“印度联邦”的独立方案。

一律师在地图上划分2条线,让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70多万人丧生

然而在当时的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以真纳为领导者的穆斯林,极力鼓吹“二民族论”,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离,要单独建立起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伊斯兰国家。

双方虽经多次谈判商量,但未能获得共识,加上蒙巴顿总督也偏向各自建国。于是最终放弃了建立“印度联邦”联邦的计划,印度次大陆确定了建立两个国家的方案。后来,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和印度的国父甘地提出一个要求:日后两国的边界划分必须由对英属印度完全不了解的英国人进行,以保证划界人不带有倾向性。

一律师在地图上划分2条线,让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70多万人丧生

为了满足真纳和甘地的要求,英国当局在1947年6月,特意委任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前往印度,执行印度次大陆日后新建两国的边界划分。这位被秘书称为“一生中没有去过直布罗陀以东地方”的律师也非常敬业,把自己关在总督府近两个月,紧盯着一张“不太准确”的地图,在没有任何资料,也没有和任何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交流的情况下。

单纯的使用过时的人口普查报告和过时的宗教派系划分图,硬是在地图上划分了2条线。就这样,两个国家的国界“勘定”了,后来这2条线也被统称为“雷德克里夫线”。“雷德克里夫线”的实际距离超过了6000公里,将居住在超过40万平方公里内的9000万居民给分开了。

一律师在地图上划分2条线,让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70多万人丧生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塔宣布独立;次日,印度宣布独立。而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在8月17日才公布了他所谓的“裁决”——“雷德克里夫线”。因为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划的2条线打破原本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杂交的局面。

所以当“雷德克里夫线”公布时,印度次大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大规模人口流动,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伊斯兰教徒逃亡伊斯兰教徒地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区,其中不少都是强制迁移因而沦为难民。

最终1000多万人被迫背井离乡,前往陌生的地方寻求新的生存之地。这么多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潮,并发生了大规模的混乱,引起了灾难性的后果。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立,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冲突和暴动、屠杀以及报复。

一律师在地图上划分2条线,让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70多万人丧生

据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有70多万人在冲突中丧生。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位律师在地图上划分了2条线——“雷德克里夫线”。一条是现今巴基斯坦(原为西巴基斯坦)与印度的边界线,另一条是现今孟加拉国(原为东巴基斯坦)与印度的边界线。

整个印度次大陆的人,没有人对拉德克利夫划分的2条线感到满意。此后,又是因为这2条线(也就是“雷德克里夫线”),印巴双方发生了多次战争,死伤无数,东巴基斯坦也最终独立。在地图上画一条线竟会引发如此可怕的后果,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